芷溪花燈

芷溪花燈

芷溪村花燈有300多年的歷史,游花燈是為了祈福,同時也可以增進親友鄰里的感情。如今,村民們還通過花燈宣傳計生國策、家風家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給花燈賦予了時代的內涵。

蓽路桃弧輾轉遷,南來遠過一千年。方言足證中原韻,禮俗猶留三代前。芷溪花燈,是福建省客家古村落芷溪的傳統民俗活動,源自姑蘇,保留了古蘇州的花燈技藝和鑼鼓音樂,三百年來代代傳承著“紙包火”的奇蹟。

一襲鳳冠霞帔,鑼鼓聲響;一段蓮花碎步,玉簪華髻;這就是芷溪古老村落昭穆相承的精神紐帶。

花燈整體以竹篾為骨架,裱糊通草紙,內置晶瑩剔透琉璃杯。一個花燈的製作涉及涵蓋了雕刻印刷、繪畫剪紙、金屬塑作、紡染漆藝、服飾製作、竹木器編織扎制等傳統手工藝。

優選山茶籽去殼 生榨、曬、蒸、煮、精心炮製,行走在古屋巷子間,文雅四溢;文雅肆意。

芷溪遷出的後裔楊成武上將觀芷溪花燈錄像後,即致信稱讚其“有特色舉世無雙,很驚險樂在其中”。

芷溪花燈是中國傳統農耕時代的文化遺產,客家先民承載的精神財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芷溪花燈
  • 外文名:Zhi creek lanterns
  • 源地:姑蘇
  • 年代:康熙四十三年(1704)
  • 村落美譽:國際生態環境和諧美村鎮100強
  • 花燈名譽: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歷史由來,出案規則,順序,規則,工藝特點,結構,組裝,配件,隊伍配樂,隊伍,配樂,花燈宴席,

歷史由來

花燈長龍花燈長龍
芷溪花燈由清康熙年間在蘇州做官、娶蘇州人氏為妻的楊燕山從蘇州傳入,逐漸由小變大,從少到多,從掛燈到游燈,活動亦更加豐富多彩。芷溪花燈保留了古蘇州的花燈特色,以宮燈為主燈,外圍配上花籃、紗燈、牡丹燈、鱉魚燈,畫上字畫或裝飾羅漢、古裝人物等,用特製玻璃杯裝好蒸過的茶油、花生油和煮曬精選的燈芯點燈,形成“紙做燈、油點燈、紙包火”的特色。

出案規則

順序

芷溪花燈
芷溪有一萬多人口,按祖例,由黃、楊、邱、華四姓輪流為頭出花燈,輪到人口多的姓氏時花燈可達百餘個。每年的芷溪游花燈活動從正月初一開始,除了初五和初八不游外,一直游到正月十五才告結束。其中,初一至初七為“游庵廟”,只游到村裡的庵廟中,祈福風調雨順;初九開始為“游四方”,要游遍全村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宗祠祖屋,不但鍛鍊腳力,還為新年外出創業者壯行,更為增進全村四姓感情,推動鄉村和諧安康。
背園楊姓——閣康邱姓——邱坑、店背、水井背邱姓和華屋華姓——楊背楊姓——背園楊姓——閣康邱姓——邱坑、店背、水井背邱姓和華屋華姓——黃姓,按一年一輪流,八年一循環。

規則

芷溪花燈
1、出遊時間為正月初一到初四、初六、初七、初九到十二,正月十三到二十及四月初八。
2、正月初五、初八為忌日,一般不游。
3、正月初一到初四、初六路線只敬奉洪福公王、天后聖母和邱坑公王,花燈宴前後均為葷菜。
4、正月初七為“齊燈”日,所有花燈必須出遊,路線與前幾天一致,上午要備好三牲、香、燭、紙、炮到洪福公王神座前敬奉,花燈宴前後為葷菜。
5、正月初九到正月十二稱“案日”,正月初九到十一路線為“游四方”,不再敬奉神明,背園、寨上、草坪、閣康、邱坑、店背、水井背和黃楊兩姓的全部老屋都要游到,此3天需齋戒,花燈宴前後均為素菜。
6、正月十一為“正日”,一般全部花燈都會出遊,常配有龍燈、古事。
7、正月十二為“還禮”日,路線隨意,主要任務是到親朋好友家“還禮”,花燈宴為出燈前吃素,歸後吃葷。
8、若至正月十二安排不完,正月十三至二十(百花生日)均可安排,路線隨意,花燈宴前後均為葷菜。
9、四月初八隨意出遊。
芷溪花燈

工藝特點

結構

花燈上半部外圍由六盞鰲魚燈,(“龍生九子,鰲占頭”。古代讀書人希望通過科舉考試金榜題名、獨占鰲頭。)六盞鳳鸞燈,(鳳凰嘴裡銜著步搖,鳳冠上鑲戴著各色絨球。)六盞小宮燈構成;下半部以六角宮燈為主,配置蓮花燈、牡丹燈等; 五盞為一聯,共十二聯,六十盞;最底部為金絲裙擺,蓮花輕移間搖曳生姿,雍容華貴。內里又分上下兩層走馬燈。走馬燈上繪有亭榭樓台戲文典故,花鳥魚蟲木偶佳人。雙層走馬燈的順時針,逆時針運轉是整個花燈的點睛之筆,轉輪與轉軸的契合要張弛有度,轉輪下點燃的琉璃杯要提供充足的熱能,引起空氣對流,熱空氣上升才能使走馬燈轉動。才子佳人才能隨之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1896年,電影傳入中國。在這之前芷溪花燈里的走馬燈一直都是周邊鄉民的“電光影戲”。
芷溪花燈
作為一種傳統民間藝術,芷溪花燈主要分上下兩部分,共99盞火。上部分稱“寶蓋”,為里外、上下各三層的六角一體閣樓,閣內為各類人物造型,繪花鳥魚蟲,寫吉祥祝語,蓋頂鑲瑪瑙,共35盞火。上層為5個牡丹花燈5盞火,內層6盞火;中層為6個鳳鸞燈6盞火,內層6盞火;下層為6個鰲魚燈6盞火,內層6盞火。中層和下層各連一廂走馬燈,“上火”後二者反向旋轉,鳳頭鰲首綴五彩細珠。下部分為花燈主體,分里外三環,共64盞火。中軸2個燈,上為寶傘紗燈,互鄰並排3盞火,下為花壺燈1盞火(過去為垂直層疊的3盞火,因技術問題改為1盞火,但原先3盞火亦稱1盞);中環為6串30個燈30盞火,一般為六角宮燈,也有牡丹燈或花缽燈;外環為5串30個花籃燈30盞火。

組裝

主體部分小燈均由細鐵絲上下提調組成,寶蓋用11根粗紅棉線(9寸6根、7.5寸2根、4.5寸2根、4寸1根)繫於弓形竹桿頂端(桿連線埠一般用大紅紙花或插花裝飾)。

配件

1、火螺子:細鐵線彎成螺旋狀作為燈芯支持架,150個左右。
芷溪花燈
2、琉璃杯:必須透明,150個左右。
3、燈芯:細紅棉線,150個左右。
4、燈油:無煙植物油,主要用棕油,茶油或花生油亦可。
5、花燈雨傘1把。6、檔風草蓆1番。
7、領路提燈1對或2對。
8、牌板燈若干。

隊伍配樂

隊伍

每個花燈需開道1-2人,領路提燈2或4人,鑼鼓隊6人,抬燈師傅6人以上,抬傘1人,抬席2人,提琉璃杯2人,其他若干人,大致30人左右。若有牌板燈或十番可達40-50人。

配樂

1、蘇州鑼鼓:使用鼓、銅鐘、銅鑼、大鈸、小鈸、蘇鑼6種民間樂器,樂譜分為兩段,重複演奏。
芷溪花燈
2、十番音樂:使用笛子、秦琴、三弦、二胡、板胡、京胡、大胖胡、小胖胡、板眼、碰鈴和鑼鼓等民間樂器,有固定的樂譜。

花燈宴席

出門前稱“點心”,一般菜餚比較簡單。花燈歸到家中方為正宴,看燈賓客齊座,菜宴上佳,講究山珍海味,
席間燃放煙炮助興,主菜上畢,猜拳聲起,常至深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