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殿廟

芳殿,土名木勺棚,在清水鄉夾層靈山高石壁下,一脈勺柄狀伸出,群山簇擁,鶴立雞群,氣象軒郎。初為棚庵,1934年,雙溪王氏春榮隨夫居此,採茶花蕙草治病救人,施清茗淡飯來者不拒,設道堂,吃長齋,銖積寸累,廣做善事。1986年無病而終,謂之仙逝,1988年,鄉民將其遺體塑身,建廟祀之,四方信徒稱其像為“靈山媽媽”。2002年3月,中科院王錚教授在考察時將靈山媽媽譽為靈山睡美人的化身。

芳殿廟分三殿,串斗式木質結構,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正殿葛仙殿,望葛仙公像,東殿地母殿,供地母娘娘像。西殿觀音殿,神龕上端坐靈山媽媽像。殿楣楹聯,字型剛柔兼備,奇逸酣暢。殿側有新建的齋堂,禪房和數十間客房。每逢靈山媽媽誕辰日,閩浙贛皖,數千香客紛至沓來。尤以浙江新安江一帶信徒,百餘人乘專車專程頂禮膜拜,每年兩次,年年如此。

芳殿廟與石城古剎上下毗鄰,幽林仄徑,佛道相依。平日裡,鐘鼓噌吰,丹氣熏蒸,鞭炮聲不絕於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芳殿廟
  • 占地面積:500平方米
  • 門票價格:免費
  • 創建時間:1988年
芳殿,土名木勺棚,在清水鄉夾層靈山高石壁下,一脈勺柄狀伸出,群山簇擁,鶴立雞群,氣象軒郎。初為棚庵,1934年,雙溪王氏春榮隨夫居此,採茶花蕙草治病救人,施清茗淡飯來者不拒,設道堂,吃長齋,銖積寸累,廣做善事。1986年無病而終,謂之仙逝,1988年,鄉民將其遺體塑身,建廟祀之,四方信徒稱其像為“靈山媽媽”。2002年3月,中科院王錚教授在考察時將靈山媽媽譽為靈山睡美人的化身。
芳殿廟分三殿,串斗式木質結構,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正殿葛仙殿,望葛仙公像,東殿地母殿,供地母娘娘像。西殿觀音殿,神龕上端坐靈山媽媽像。殿楣楹聯,字型剛柔兼備,奇逸酣暢。殿側有新建的齋堂,禪房和數十間客房。每逢靈山媽媽誕辰日,閩浙贛皖,數千香客紛至沓來。尤以浙江新安江一帶信徒,百餘人乘專車專程頂禮膜拜,每年兩次,年年如此。
芳殿廟與石城古剎上下毗鄰,幽林仄徑,佛道相依。平日裡,鐘鼓噌吰,丹氣熏蒸,鞭炮聲不絕於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