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村南方茶葉市場

芳村南方茶葉市場

南方茶葉市場為“國家農業部定點專業市場”,,被廣州市政府確定為五個重點扶持發展的市場之一,被廣州市工商局評定為“消費者滿意市場”該市場成功舉辦了 2001年廣州市第二屆國際茶文化節和2002、2003廣州市茶博覽交易會暨優質茶評比大賽,“千壺千茶、萬人品茗”晚會盛況空前,入選基尼斯記錄。

市場茶葉品種繁多,有浙江龍井、黃山毛尖、武夷山岩茶、福建鐵觀音、雲南普洱、滇紅、杭州菊花、潮州鳳凰單樅、台灣高山茶等近千個品種。茶價錢以質論價,高低不一,從幾元的“大路貨”至上萬元的茶中極品任君選擇。還有與茶文化相關的精美裝飾工藝品:宜興、景德鎮、潮州等產地茶具;宋、明、清代茶家具、木雕、字畫等應有盡有,品種各異,琳琅滿目。遠銷美國、加拿大、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年交易額達15億元,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品種最齊全、輻射面最廣的集購物、觀光、旅遊於一體的茶葉集散地,成為傳播我國茶文化的重要視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寧茶
歷史淵源
芳村南方茶葉市場芳村南方茶葉市場
芳村南方茶葉市場
廣寧縣位於廣東省肇慶市的中北部,地處綏江中游,是全國綠化模範縣和林業生態縣,森林面積覆蓋率80%以上,是全國著名的竹子之鄉。
祖祖輩輩生活在山區的廣寧人,素有飲茶的傳統習慣,人人自小就知道茶葉是一種消滯、開胃、解暑、利尿、生津、止渴的健康飲料,奉行飲茶的養生之道。
廣寧縣茶葉栽培歷史悠久,茶葉品種多為武夷小葉種。清代光緒末年,茶葉每年外銷清遠、廣州等地達500多噸。民國1926年至1929年,全縣茶葉栽培面積41030畝,年產量543噸,各鄉鎮的茶行收穫甚豐,尤以江屯鎮義和茶行、恆興茶行、三益茶行、義和陸茶行的信譽聞名南街縣城和廣州省城。1930年至1949年,因戰事影響,茶葉滯銷,以致大片茶園丟荒,1949年全縣統計茶葉種植面積為15000畝,年產量僅60噸。1956年,廣東省政府指定廣寧縣為引種雲南大葉良種茶試點縣,在潭布鎮試種成功後,逐年在各鄉鎮推廣。至八十年代初,全縣種植茶葉面積16549畝,總產量435噸,平均畝產26公斤。最著名的廣寧茗茶是清桂茶場出品的“清桂綠茶”。
在國家計畫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年代,廣寧人經營茶葉的天賦得到了得天獨厚的發展,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做茶葉生意。當年的吳奕容、劉華章、劉洪波等人看準了廣州商業氣氛濃厚的商機,率先落腳於廣州芳村石圍塘、石溪,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下做起了茶葉生意,從而迅速帶動了鄉里鄉親走向芳村,使在芳村加工制茶、銷售茶葉的廣寧人越聚越多。與此同時,吸引了全國各地的茶商進駐芳村,漸漸自發形成了芳村茶葉集市。芳村茶葉市場形成、發展、壯大的歷史表明,廣寧茶人是芳村茶葉市場的拓荒者,是芳村茶葉市場的奠基人。
廣寧茶人一直有個茶葉之夢,為實現中國茶文化走向世界而奮鬥。因此,由李福真、吳世海等倡議發起,於2009年10月16日在廣州成立了廣寧茶貿易促進會(簡稱:廣寧茶商會),會員有600多人,明確宗旨與目標,秉承家鄉前輩的傳統美德,以專業、專注的敬業精神,團結合作,和諧發展,期盼早日實現廣寧茶人的共同夢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