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苫鼓

花苫鼓

花苫鼓是陝西地區傳統民間舞蹈之一,是陝南一種在八仙桌(方桌)上表演的兩人小歌舞形式。流傳於秦巴山區漢江兩岸的安康旬陽漢陰石泉紫陽寧陝等地。

關中地區的大荔大荔縣石糟鄉九龍村、八魚鄉阿壽村一帶也流傳活躍。

花苫鼓是有著濃厚的傳統文化特色的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苫鼓
  • 性質:陝西地區民間舞蹈之一
  • 區域:流傳於秦巴山區漢江兩岸
  • 出處:《叫板鑼鼓》、《開場鑼鼓》
名稱解釋,來歷傳說,表演說明,角色動作,鑼鼓音樂,表演過程,

名稱解釋

原來的“花”指的是婦女們針黹作品,主要是傳統形式手工刺繡的服飾小件,如青年婦女穿的十帶裙、小孩子們的圍涎、裹肚等;而苫字指的是覆蓋、遮被的意思,鼓就是用來擊響發聲的鼓;所以這三字合起來就是指用婦女針黹之花圍飾打扮起來的鼓樂隊。
花苫鼓花苫鼓

來歷傳說

一說:明崇禎年間,當地有位姓李的武舉,後官居尚書。此人剛直不阿、為官清正,後因除掉一個十惡不赦的貪官,得罪了上司,被奸臣誣陷,慘遭殺害,死後葬於九龍村,村民們為緬懷他的功德,就敲起花苫鼓以表紀念。
另一說:古時有次逢旱,禾苗即將枯死,縣令率百姓祈雨求神,並許願只要下雨解旱,願將親女薦獻神靈。言畢出廟,大雨傾盆,百姓喜之,而縣令的愛女卻被大蠍子精擄去。百姓為感謝縣令為民祈雨獻女,即在當地修廟以示緬懷,每到農曆二月二這一天,村民們就打著彩傘、抬著神樓、敲著花苫鼓,組織各種社火進行祈雨還願。
還有第三種傳說;大荔縣古稱“同州府”,縣南有唐時沙苑城舊址。唐代“安史之亂”時,玄宗的女兒長樂公主落難,躲在沙苑,染上重病。當地有位老者,人稱“東方真人”,其女被稱為“莫愁女”。父女倆將當地野生植物沙苑子熬制湯劑,醫好公主的病。後有個貪官吳來,為了獻媚朝廷,迫使東方真人獻出秘方,東方真人被迫害致死。莫愁女親自跑到長安向長樂公主哭訴其父慘遭殺害的經過。公主為感激東方真人的救命之恩,來到沙苑除了貪官,並賜給莫愁女花傘一把,從此,當地敲擊花苫鼓時,要打各色彩傘,以懷念長樂公主。這些傳說,使花苫鼓更增添了豐富的傳奇色彩。

表演說明

角色動作

丑角動作有〔雙扇掌〕、〔繞掌〕、〔樁步〕、〔蠍子步〕、〔行禮步〕、〔後撤步〕、〔踏步扭肩〕、〔左包腿〕等8種;旦角動作有〔轉扇〕、〔繞合扇〕、〔碎步〕、〔小顫步〕、〔倒插扇〕等6種。雙人動作有〔圓場轉扇〕、〔一纏腰〕、〔二纏腰〕、〔三見面〕、〔三碰頭〕等14種。

鑼鼓音樂

《叫板鑼鼓》、《開場鑼鼓》、《落板花鼓》等。
演唱花鼓調有《拜場花鼓》、《賣雜貨》、《恨爹娘全不為兒女著想》等。
另外,由於各地風俗習慣不同,因此各地的花苫鼓演奏、舞蹈的方法也會有些許差別。

表演過程

表演花苫鼓時,女子擊鼓、男子擊鑔敲鑼伴奏,另有數十名小娃娃打著彩傘站在鼓手左側進行游轉。花苫鼓表演分行進和場地兩種形式。行進表演時,隊首有一位老者手舞花稈指揮,女鼓手兩人一組,面相對站在隊伍中間,單數者邊擊鼓邊退,雙數者邊擊鼓邊前進,然後單數進,雙數退。馬鑼、大鐃相間成一排排面向鼓手站右側,社鑼、彩傘相間成一排面向鼓手站左側。表演時人數不限,一般為十至十二面鼓,社鑼/、彩傘、馬鑼、大鐃均與鼓數相等。
場地演出,又稱落場。表演時,舞花稈者站在圓圈中心指揮,鼓手與敲大鐃者面向舞花稈者圍成兩層內圈,馬鑼、社鑼、彩傘依次面向里圍成三層外圈,共成為五層圓圈,面對舞花稈者邊擊邊舞,堪稱是民間刺繡工藝品的流動展覽。花苫鼓節奏沉穩,舞步單一,多以雙槌同時擊鼓。隊形變化嚴謹、對稱。一隊隊彩傘,五光十色,更增添了表演的地方特色和演出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