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燈巷

花燈巷南起慶春路,北至缸甏弄,長353米。明名花斗巷、顧大斗巷、花兜巷,清名花燈巷,1966年曾名紅燈巷,1981年復稱花燈巷。2001年建東河錦園時拆除,地名消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燈巷
  • 別名:紅燈巷
  • 位置:杭州市
《杭都雜詠》載:花燈巷,在瓦子巷西北,宋時菜市瓦子為此地,今則街南呼瓦子巷街,北仍稱花燈巷。清陳春曉有《花燈弦管》一詩緬懷當時菜市瓦子的風情,詩曰:“街分南北踏燈行,徹夜笙歌沸舊城。樓閣參差花十里,魚龍變幻月三更。西行火樹鰲山疊,一曲雲璈鳳管鳴。曾是昔年歌舞地,繁華銷歇夢難成。”南宋京城臨安瓦子勾欄最多時達23處,諸妓如賽觀音、孟家蟬、吳憐兒等,以色藝擅一時,家甚華侈,唐安安最稱富盛。又如金賽蘭、范都宜、倪都惜、潘稱心、呂雙雙、胡憐憐、沈盼盼、普安安等,皆以歌曲得名。至於唐安安,理宗曾於元夕召入禁中;潘稱心本為賈似道所狎。君相荒縱如此,能不亡乎?詩曰:“一條古巷繞河濱,燈火城東夜夜春。媚柳嬌花羞不語,聚時瓦舍結良因。”
朱文藻(1735—1806),字映漘,號朗齋,仁和(今杭州)人。清學者。他隨父居花兜巷。性穎異,弱不好弄,讀書刻苦,手不釋卷。著有《續禮記集說》、《碧溪草堂詩文集》、《東城小志》、《皋亭小志》等,輯《兩浙軒錄》。
王錫,字百朋,仁和諸生,著有《嘯竹堂集》。百朋為毛奇齡所賞,朱彝尊稱其集句詩為天造地設,自然渾成。生平寡交遊。朱文藻舊居城東花斗巷,屋後隔圃正對廳事三楹,即王錫住居。其後人有王千大者,以治眼科為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