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榮大鬧清風寨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以其高超的藝術筆觸為讀者勾勒出許許多多栩栩如生的古代英雄形象。《花榮大鬧清風寨》選自於《水滸傳》第三十三回《宋江夜看小鰲山 花榮大鬧清風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榮大鬧清風寨
  • 源於:《水滸傳》
  • 作者:施耐庵
  • 人物:花榮
原文節選,原文出處,作者簡介,

原文節選

當晚宋江和花榮家親隨體己人兩三個,跟隨著緩步徐行。到這清風鎮上看燈時, 只見家家門前,搭起燈棚,懸掛花燈,燈上畫著許多故事,也有剪彩飛白牡丹花燈, 並芙蓉荷花異樣燈火。四五個人,手廝挽著,來到大王廟前,看那小鰲山時,但見:山石穿雙龍戲水,雲霞映獨鶴朝天。金蓮燈,玉梅燈,晃一片琉璃;荷花燈,芙蓉燈,散千團錦繡。銀蛾鬥彩,雙雙隨繡帶香球;雪柳爭輝,縷縷拂華幡翠。

村歌社鼓,花燈影里競喧闐;織婦蠶奴,畫燭光中同賞玩。雖無佳麗風流曲,盡賀豐登大有年。當下宋江等四人在鰲山前看了一回,迤投南走。不過五七百步,只見前面燈燭熒 煌,一夥人圍住在一個大牆院門首熱鬧。鑼聲響處,眾人喝采。宋江看時,卻是一 伙舞鮑老的。宋江矮矬,人背後看不見。那相陪的體己人,卻認的社火隊里,便教分開眾人,讓宋江看。那跳鮑老的身軀扭得村村勢勢的,宋江看了,呵呵大笑。
只見這牆院裡面,卻是劉知寨夫妻兩口兒,和幾個婆娘在裡面看。聽得宋江笑聲,那劉知寨的老婆,於燈下卻認的宋江,便指與丈夫道:“兀那個黑矮漢子,便是前日清風山搶擄下我的賊頭。”劉知寨聽了,吃一驚,便喚親隨六七人,叫捉那個笑的黑漢子。宋江聽得,回身便走。走不過十餘家,眾軍漢趕上,把宋江捉住,拿了來,恰似皂雕追紫燕,正如猛虎啖羊羔。拿到寨里,用四條麻索綁了,押至廳前。那三個體己人,見捉了宋江去,自跑回來報與花榮知道。

原文出處

本文出自《水滸傳》第三十三回(七十回)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內容圍繞在梁山泊聚義的英雄好漢。又名《忠義水滸傳》,一般簡稱《水滸》,作於元末明初。作者歷來有爭議,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一說施耐庵作、羅貫中編次。根據民間流傳的宋江起義故事加工定型。全書敘述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梁山泊英雄聚眾起義的故事,再現了封建時代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到失敗的全過程。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沖魯智深等英雄形象。是中國古代優秀長篇小說之一。中國明代長篇小說。又題為《忠義水滸傳》,通行本簡稱《水滸》。
一般認為是施耐庵著。關於它的作者,明人記載不一。郎瑛《七修類稿》中說:“《三國》、《宋江》二書,乃杭人羅貫中所編。予意舊必有本,故曰編。《宋江》又曰錢塘施耐庵的本。”高儒《百川書志》載:“《忠義水滸傳》一百卷。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李贄《忠義水滸傳敘》中提到作者時,說是“施、羅二公”。此外,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和王圻《稗史彙編》都記羅貫中作。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則說是“武林施某所編”,“世傳施號耐庵”。綜上所說,明人大致有三種說法:施耐庵作、羅貫中作和施、羅合作。現在學術界大都認為施耐庵作。施耐庵生平不詳,一般認為是元末明初人。吳梅《顧曲麈談》記施耐庵即元末劇作家施惠,不甚可靠。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江蘇興化地區陸續發現了一些有關施耐庵的材料,如《施氏族譜》、《施氏長門譜》和《興化縣續志》所載的《施耐庵墓誌》和《施耐庵傳》等。但這些材料相互矛盾處不少,且有明顯不可信處,因此對於這些材料的真偽問題,學術界意見頗不一致,多數研究者持懷疑態度,尚待進一步研究。

作者簡介

施耐庵原籍蘇州,於元貞二年(1296)生於興化,舟人之子,十三歲入私塾,十九歲中秀才,二十九歲或三十歲中舉,三十五歲中進士。三十五歲至四十歲之間官錢塘二載。後與當道不合,復歸蘇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歲,張士誠據蘇,徵聘不應;與張士誠部將卞元亨相友善。後流寓江陰,在祝塘鎮教書。七十一歲或七十二歲遷興化,旋遷白駒場、施家橋。朱元璋屢征不應;最後居淮安卒,終年七十五歲,為洪武三年(137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