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劇

花兒劇

花兒劇主要流行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西海固地區和銀川市地區,也稱“花兒歌劇”、“花兒歌舞劇”,是一種集歌、舞、劇為一體的綜合性舞台戲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兒劇
  • 類別:綜合性舞台戲劇
  • 別稱:花兒歌劇、花兒歌舞劇
  • 流行區域寧夏的西海固地區和銀川市地區
  • 主要劇目:花海雪冤、雪原情、霧茫茫 等
簡介,花兒之鄉——臨夏,主要劇目,藝術特點,角色行當,相關文獻,

簡介

花兒劇流行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西海固地區和銀川市地區,也稱“花兒歌劇”、“花兒歌舞劇”,因其音樂主要來源於寧夏南部山區的回族民歌“花兒”而得名。1979年,銀川市文工團首次把民間敘事詩《馬五哥和尕豆妹》用花兒的曲調加以改編,並正式上演。同年,西吉縣文工團又創作並演出了《曼蘇爾》,1980年,又創作了《金雞姑娘》。
花兒劇

花兒之鄉——臨夏

臨夏,是花兒之鄉。花兒源遠流長,聞名遐邇,蜚聲中外。花兒為花兒劇的誕生,提供了豐厚的基礎。它的誕生,為我國的戲劇百花苑增添了一朵嬌艷醉人的藝術奇葩。同時,也把臨夏花兒這一具有濃郁民族風格和地域特色的民間藝術推向了一個更高的藝術層面,達到了民間藝術與戲劇藝術的完美統一。花兒劇的綻放,是各族兒女精心澆灌的成果,是全州廣大文藝工作者辛勤耕耘的結晶。在1984年,臨夏州文化局專門成立了花兒劇創作組。他們深入生活,蒐集大量素材,創作了一批較好的花兒劇文學劇本。如《恭喜發財》、《娑羅樹傳奇》、《喜鵲喳喳》、《米拉尕黑》、《瓜園情》、《花兒案》等.為參加全省調演,決定以《花兒案》為素材,重新結構編寫。集中人力,八易其稿,劇本脫稿時,更為《花海雪冤》自治州歌舞團於1985年12月首演該劇。這是第一次將花兒以大型戲劇形式搬上舞台,是我州向新劇種挺進,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動作。《花海雪冤》以濃郁的民族風格,優美的唱腔,動人的故事,別致的舞蹈,奇特的風情與習俗,幽默詼諧的語言,榮獲1985年甘肅省戲劇調演特別獎。1987年7月,應文化部邀請,進京演出。在北京演出期間,國家領導人及眾多戲劇家、藝術家觀看了演出。文化部隆重召開專題座談會,對演出作了全面的肯定。首都各大報紙紛紛發表專題文章,評介該劇的演出盛況和成就。著名作家、時任文化部部長王蒙指出:“《花海雪冤》的故事、音樂、唱腔、唱法、舞蹈都是民間的,民族性特彆強,給首都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花兒漫上首都、奇葩享譽京華”是花二劇轟動北京的真實寫照。

主要劇目

《花海雪冤》所邁出的步於是沉穩而堅實的。它揭開了自治州民族戲劇嶄新的一頁,為自治州戲劇的發展,開拓了一條燦爛的道路。
繼《花海雪冤》之後,又創作上演了《牡丹月裡來》、《雪原情》、《霧茫茫》等一批膾炙人口的大型花兒劇。2003年又創作出了一部取材於東鄉族美麗的民間傳說的大型花兒劇《月光寶鏡》,將於2004年立於舞台。

藝術特點

花兒劇是一種集歌、舞、劇為一體的綜合性舞台戲劇。
花兒以即興山歌為主,河湟花兒的曲調有快調和慢調之分:快調里的襯句教少,拖腔也相應減少,較為簡潔緊湊。慢調曲柔緩悠遠,曲首、曲中和曲尾亦大多使用襯句來拖腔,聲調音域範圍廣,多有起伏,其高音階區域用假聲演唱。劇本的唱詞以花兒的曲令為基調格式,並援引信天游等西北地方民歌等演唱形式和對仗等我國古典詩詞的修辭方式。花兒劇本的唱詞大多採用比興的修辭手法,並在段落中較多地運用疊字、疊句的手法,以及諸如“者”、“嘛”、“呀”、“哈”、“哎”等虛詞來做襯字。花兒的原有旋律是花兒劇的主要基調的花兒在演唱的時候,大多是採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來進行的對唱模式,其中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各分為相對應的兩段,一般是“比”在前半段,後半段(第三、四句)為興。在兩段中的上句各多為三、三、三句式,而下句則為三、三、二句式;並且一般上句多用單音節詞結尾,但下句一定要用雙音節詞結尾。河湟花兒的唱詞通常是一種單音節和雙音節相互交錯、奇偶句式交相出現的格律詩歌。在念白上則使用六盤山地區的方言。
花兒的唱詞在結構上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稱為“齊頭齊尾式”,一般是按四句一組,分為兩段。如《金雞姑娘》中的唱段:“四季里日月來又歸,比不上母親的勞累。小溪(者)彎彎流不盡,好似那母親的汗水。”;另一種稱為“折斷腰式”:也是四句一組,但在齊頭齊尾式的第一和第二句之間或第三和第四句之間,各有一個半截句,從而形成由五句或六句組成的長短相間的句式。如《曼蘇爾》中的唱段:“上去(嘛)高山望東海,亮閃閃,好一條美麗的彩帶,告訴給白雲捎過來,浪花里,放養的曼蘇爾穿戴。”
舞蹈是花兒劇的重要表現手段,它以回族民間舞蹈動作為主,並在此基礎上廣泛地吸收東鄉族、維吾爾族以及阿拉伯舞等的其他舞蹈形式加以融合。除了吸收如回族舞蹈《宴席曲》中的一些動作外還在民族的日常習俗如“禮拜”、“睹瓦”等形式中尋找舞蹈的餓藝術所在,並從中提取出不同的舞蹈語彙來表達,並在個別地方還大膽地借用了回族的民間傳統武術形意拳的某些動作。
花兒的演唱曲調稱作“令”,不同的曲調有不同的令名(曲牌名),象{三令}{白牡丹令}{大令}{尕馬兒令}等。它的唱腔則是在各種“令”的基礎上,進一步吸收了其他民族及其相關的戲曲和其他相近的宗教音樂加工而形成的,在保持原調色彩的基礎上又豐富了本身唱腔的音樂渲染力。當然,原初的花兒曲調一般只是一個個的小片段,後來,為了使劇本的演出更加適合劇本人物的感情起伏,諸多變化的需求,也逐漸嘗試運用吸取外來板式變化的手法,使演出更富有表現力,取得了的戲劇效果有較好的反響。例如《金雞姑娘》的演出就是在傳統的花兒的曲調(令)的基礎上,加進了戲曲的打擊樂,文場以板胡、高胡伴奏為主;武場伴奏樂器有梆子、堂鼓、鼓板等;道白則是採用了韻白的形式,使得整個演出風格更向戲曲形式轉變,豐富了表現能力。

角色行當

流行於寧夏地區的“花兒”有“山花兒”和“河湟花兒”兩種。其中,山花兒又稱乾花兒,以流行於南部山區和同心回族的聚居地區為主,除幾種主調外有較多的變體;河湟花兒則主要在回族聚居區流傳,深入勞動人民民眾,為人們喜聞樂道,其骨幹曲調有數十種,並帶有眾多變體。

相關文獻

中國戲曲志.寧夏卷/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寧夏卷》編輯委員會編.--北京:中國 ISBN中心出版,1996.--11,471頁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編.--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3.--659頁
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1668頁
劇種·劇目·劇人:中國傳統戲曲知識簡介/麻國鈞等編著.--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0.--14,311頁.--(北斗星大眾文化叢書)
中國戲劇史/徐慕雲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28頁.--(蓬萊閣叢書)
六盤山花兒兩千首:西部情歌/徐興亞主編;寧夏固原縣文化館,中國民協寧夏分會編.--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9.1.--248頁
西北花兒精選/雪 犁,柯 楊編.--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8.--428頁
新中國地方戲劇改革紀實 /葉炳南主編.--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2冊(1276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