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苴

芭苴是芭蕉的別名(更全面內容參見詞條“芭蕉”)。[科屬及形態]芭蕉科,芭蕉屬。常綠大型多年生草木。莖高達3~4米,不分枝,叢生。葉大,長可達3米,寬約40厘米,呈長橢圓形,有粗大的主脈,兩側具有平行脈,葉表面淺綠色,葉背粉白色。入夏,葉叢中抽出淡黃色的大型花。“扶疏似樹,質則非木,高舒垂蔭”,是前人對芭蕉的形、質、姿的形象描繪。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芭苴
  • 拉丁學名:Musa  basjoo
  • 別稱:甘蕉、板焦、板蕉、綠天、扇仙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芭蕉目
  • :芭蕉科
  • :芭蕉屬
  • :芭蕉
  • 英文名稱:Japanese  Banana
  • 氣味:甘、大寒、無毒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繁殖方式,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芭蕉科,芭蕉屬。常綠大型多年生草木。莖高達3~4米,不分枝,叢生。葉大,長可達3米,寬約40厘米,呈長橢圓形,有粗大的主脈,兩側具有平行脈,葉表面淺綠色,葉背粉白色。入夏,葉叢中抽出淡黃色的大型花。“扶疏似樹,質則非木,高舒垂蔭”,是前人對芭蕉的形、質、姿的形象描繪。

生長環境

芭苴原產東亞熱帶。性喜溫暖耐寒力弱,莖分生能力強,耐半蔭,適應性較強,生長較快。

主要價值

芭苴最適宜植於小型庭院的一角或窗前牆邊,假山之畔。不宜成行栽植,宜散點或幾株叢植,綠蔭如蓋,炎夏中令人頓生清涼之感。
芭苴和香蕉同屬一科,外形相似,但是果實不能食用,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主治
1、一切腫毒。用芭蕉根搗爛塗患處。
2、流動性紅色風疹。治方同上。
3、風火牙痛及蟲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熱含漱。
4、消渴,骨節煩熱。用芭蕉根搗汁,隨時飲一、二合。
5、血淋澀痛。用芭蕉根、旱蓮草等分,水煎服。一天服兩次。
6、腫毒初發。用芭蕉葉燒存性,研末,和生薑汁塗搽。
7、心痹痛。用芭蕉花燒存性,研末。每服二錢,鹽湯送下。

繁殖方式

用分株繁殖。當秋末蕉葉凋萎,剪去枯葉,壅士護根。殘留莖桿用稻草從莖桿基部向上包紮。到次年4月上旬再將稻草解除,當根上長出許多幼株時,可行分株繁殖。移栽時於坑中施入有機肥為底肥。

栽培技術

生長期間應隨時剪去黃葉,以燒徒耗養分,並影響美觀。同一地點,栽植過久,易產生愛滿不復現象,應更換栽植地點。平時不用特別仔細管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