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群

芝罘群

趙家驤1950年創名,1967年山東省地質局805隊公開發表,命名剖面位於山東煙臺市約8km芝罘島的模落石—黃石坡—大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芝罘群
  • 外文名:Zhifu Gr
  • 階代碼:Pt1zf
  • 地區代碼:19
沿革,特徵,備考,

沿革

1950年,趙家驤將煙臺市北幾個島嶼出露的以石英岩為主的變質地層命名為芝罘組,置於“粉子山系”頂部。1961年粉子山系改稱為粉子山群之後,仍將其作為頂部組。山東地礦局區調隊(1990)、紀壯義(1993)將該組改稱為芝罘群,自下而上分為老爺山組和兵營組。

特徵

出露於煙臺市芝罘島、崆峒島及其附近島嶼。自下而上為:1. 老爺山組 主要岩性為(含礫)白雲鉀長石英岩、(含礫)鉀長石英岩,鏡鐵白雲鉀長石英岩,其次為鏡鐵石英岩、白雲石英片岩、白雲片岩。厚度約763.73m。含鏡鐵礦層。2. 兵營組 主要岩性為石英岩夾鉀長石英岩,頂部夾白雲石英片岩及蛇紋大理岩。厚度約868.08m。該群一些變質岩中含有十字石、藍晶石、夕線石等特徵變質礦物,變質作用類型屬中壓相系以低角閃岩相為主的區域動力熱流變質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弱。其總體上呈現為向南西傾斜的單斜層,局部可見兩期褶皺變形構造,早期為緊閉同斜褶皺,晚期為不對稱褶皺。該群粒序層、斜層理等原始沉積構造發育,原岩主要為一套高成熟度的碎屑沉積岩,在其中、下部含有較多的鐵質成分,頂部為細碎屑岩及碳酸鹽岩,屬於濱海、淺海相沉積產物(山東地礦局,1992)。兵營組石英岩的碎屑鋯石U-Pb一致曲線上交點年齡為2171Ma(紀壯義,1993),為芝罘群的最大下限年齡。與上覆新生界呈不整合接觸。

備考

編撰者: 金文山、王沛成
作者1: 趙家驤
年份1:1950
系名: 古元古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