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旺寺

艾旺寺

吐蕃時期寺廟。位於康馬縣薩瑪達鄉沖堆村西北900米,沖巴涌曲河北岸。始建於8~9世紀。坐西朝東。面積925平方米。圍牆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37米,南北寬25米,高3米,牆上砌石塔108座,北面圍牆正中開有9米寬大門。圍牆內殿堂平面布局呈“凸”字形,南為正殿,東西為配殿,中間為長17米、寬12米的庭院。

殿堂與圍牆之間為迴廊。殿堂外牆體均塗飾紅色顏料。正殿殿堂東西長11米,南北寬5.5米,牆周砌有一周石台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艾旺寺
  • 地址:康馬縣薩瑪達鄉沖堆村
  • 始建:8~9世紀
  • 面積:925平方米
文物,寺廟外形,結構,艾旺寺造像藝術風格,

文物

正面台座上殘存7尊泥塑釋迦牟尼造像,正中釋迦牟尼像高2.3米,兩側釋迦牟尼像高3米,今殿內還遺有5尊殘破的釋迦牟尼頭像。正殿塑像文雅清秀,廣袖寬袍,輕盈質樸,受漢地文化影響十分明顯,泥塑雕像具有雲岡、龍門石窟中北魏至唐代佛教造像風格。東配殿殿堂南北長7米,東西寬5米。原有泥塑造像19尊,其正面有1尊彌勒佛像、4尊菩薩像,南北兩側各有5尊菩薩像,殿門兩側各有1尊菩薩像和1尊力士金剛像。今殘存11尊菩薩像和2尊力士金剛像,且均有不同程度破壞。東配殿塑像的服飾具有波斯薩珊王朝服飾的特徵,泥塑與中亞寺廟中塑像也十分相似。西配殿殿堂南北長6米,東西寬5米,正面有一神龕,西配殿四周牆壁上原有許多泥塑浮雕,但大部分被毀,僅存固定木楔和部分龍女、飛天等殘雕像。艾旺寺正殿與東配殿塑像身後均無背光,是一種時代較早的特徵。寺廟內雕塑匯集了漢地、印度、于闐不同的藝術風格。1966年艾旺寺頂部被拆毀,殿內佛像、壁畫等均受到破壞。1996年被列為西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艾旺寺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研究價值,特別是泥塑佛像具有典型的唐代風格,在西藏屬罕見。由於自然侵蝕,加之年久失修,這座古建築損毀嚴重,2003年康馬縣籌集資金對艾旺寺進行了搶修。

寺廟外形

寺廟正殿呈長方形,殿內面積60.5平方米(東西長11米,南北寬5.5米)。牆周砌有一圈石砌台座,高0.8米,寬0.8米。正面台座上供有七佛泥塑像:無為螺髻,面相長方,額間有白毫,纖眉修長,眼帘下垂,雙目微閉,鼻樑高挺,薄唇小嘴;身著雙領下垂大衣,右肩敷搭偏衫塑圓形頭光,直徑0.9米;頭光正中為六出花瓣狀圖案,每一花瓣有一朵菱形狀花朵,圖案之外有一周連珠紋,再外為一周卷草紋。正中的釋迦佛像為結跏趺坐於佛座之上,高2.3米;兩側的佛像均善跏趺坐於佛座之上,高3米,整個造像端莊沉靜。

結構

寺廟內東配殿面積35平方米(南北長7米,東西寬5米)。殿內原有泥塑造像19尊,其中正面供奉彌勒佛像1尊和菩薩像4尊,南北兩則各供有菩薩像5尊,殿門兩側各供有菩薩像1尊和金剛力士像1尊。現僅布菩薩像11尊和金剛力士像2尊。菩薩站立,皆高2.2米,形象與服飾相同,僅相互之間的表情有細微變化,服飾的卷褶形狀有所不同,手印各自有別。菩薩身後有桃形頭光,素麵。菩薩像臉長方,額前有一排垂髮,額中有白毫相,長收彎曲,眼斂下垂,眼睛微張,鼻樑挺直,翹嘴,面帶微笑。菩薩身著無領小開胸長袖長袍,袍上飾大朵的圓形團花,圖案中心為一朵8瓣團花,團花外環繞4束向兩側捲曲的類似雲紋的花束,再外為一周連珠紋。菩薩腰束帶,腰帶雕飾蛇皮或鱷魚地紋,上綴雕花方牌,下垂瓔珞,瓔珞上雕獅頭、幼獅和神鼠;長裙下擺多卷褶,十分厚重;足踏短靴,立於蒲團之上。金剛像頭顱物大,上身赤裸,一手握拳上舉,一手向身側平伸,肌肉發達;下身著短裙,纏蛇為帶;雙腿呈弓箭形,姿態威猛剛勁。一金剛足下踏一裸體側臥女妖。其像高1.9米,肩寬0.6米,兩足間距1.1米。西配殿,面積30平方米(南北長6米,東西寬5米),正面有一神龕依牆而建,龕內原供有泥塑佛像,現已毀;神龕高3米、寬2米,龕上雕塑有“S”形卷草紋和菱形花朵。西配殿四周牆壁上原有許多龍女、飛天、晰蠍等泥塑浮雕,現大部分被毀。

艾旺寺造像藝術風格

艾旺寺原信寧瑪派,後改奉格魯派。正殿塑像文雅清秀、廣袖寬袍、輕盈質樸,受漢地文化的影響十分明顯,具有雲岡、龍門石窟中唐代佛教造像的風格;東配殿泥塑與中亞寺廟中塑像十分相似;西配殿神龕、浮雕的印度風格也十分明顯,可以說艾旺寺的雕塑匯集了漢地、印度、于闐三咱不同的藝術風格。
艾旺寺地處日喀則地區康馬縣薩瑪達鄉薩魯行政村,坐落在仲巴涌曲河西岸,艾旺普山腳下,建築面積約為925-~:YZ:,坐南朝北,依山而建,從東面右側的大門進入中心轉經廊道後,在北面圍牆中央開有一扇門,可進入院內,直對中心佛殿,在長方形的圍牆內以“品”字形建有3座佛殿,分為中心主殿和東配殿、西配殿。據當地人說,佛殿原為2層,目前僅存底層,3間殿堂的圍牆連成一個方形圍牆,圍牆外間距2米左右砌有高約3Z:的石材圍牆。牆頭有規律地建造有]08座佛塔,規格大小、樣式一致。所有建築物均由片石砌成,並塗有一層藏紅色的塗料,留存下來的造像全部為彩塑。1966年,佛殿的屋頂全部被拆毀,所有現存的彩塑像暴露在風雨下長達30年之久,至今仍保存較好,顯然是當地較為乾燥少雨的氣候所致。艾旺寺於1995年得到了當地民眾和國際友人的初步修繕,之後西藏自治區有關部門投入經費,對其進行了較全面的修繕和實施了保護措施,並於1996年正式列為西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安排有2名僧人專門看管艾旺寺,得到了較好的保護。
3座佛殿內均有彩塑遺存。第一殿無量壽佛殿(即東配殿)位於中心佛殿的左側,坐東朝西,中央為無量長壽佛,左右兩邊為十六菩薩,高度在3米左右,殿門右側塑有馬頭明王,左側塑有不動明王或金剛手,造像是用木樁上綁定白瑪草塑大形後,草泥、細泥逐步塑造而成,整體保存較好,只是造像的頭飾及多數造像的上肢基本受損而留存無幾,塑像飾有桃形頭光,未配身光,佛像眼瞼細長、厚重,前額寬大、突出,胸膛寬闊,鼻子細小,鼻孔輪廓分明,雙唇彎曲,頂髻高聳、厚大,手掌寬厚,手指微屈,造像身著平板翻領長袖長袍,對開的領面上裝點有排列整齊的團花飾紋,袍面上也飾有同樣的團花飾紋,採用了浮雕手法,很明顯是用同一件模具反覆翻制後貼附上去的,多層圓形團花的外圍飾以連珠紋,中心小圓內塑有一朵八瓣花,袍面的每個圓形團花外環繞有3個鎖形卷草紋裝點,衣褶繁密流暢,裝飾厚重,長袍的兩側均設有開口,並塑造有繁密而富有規律的雲卷形衣褶,在長袍的袖口和衣角上裝飾有曲線形卷草紋樣。腰系帶有馬蹄形卡口的蛇皮腰帶,帶面上裝點有鏤空雕花的正方形飾片,腰帶兩側裝飾有五串掛帶,掛帶均帶圓形卡口,掛帶裝飾紋樣豐富,在帶面頂端和中央各飾有一頭獅子趴伏狀的高浮雕,下方飾有依次排列的兩個獸面,掛帶下方以浮雕手法刻畫有一條非常寫實的魚形圖案,足登陰刻雲紋的長靴,為俗裝。這種服飾在古代中原漢地稱之為“胡服。在殿堂門口兩側分別塑有一尊馬頭明王和不動金剛或金剛手的塑像,動態幅度較大,獨具特色的是未著虎皮裙而著布裙,腰系蛇帶,在大腿上象徵性地搭懸著一張薄薄的獸皮,獸面朝前。總體來講,菩薩類塑像的頭部與軀幹的比例不夠勻稱,動態僵硬,裝飾紋樣細緻、繁密且雕工精緻。顯然,當時的工匠對於這種服飾的造像塑造技術比較嫻熟,但絕不可能是中亞一帶的工匠,因為到公元12世紀時中亞(包括于闐)的佛教藝術早已衰亡。
第二殿為坐南朝北的中心殿(即正殿),在殿內的中央位置塑有獅子寶座,上供有盤腿而坐的釋迦牟尼,主尊兩邊各有6尊塑像,東、西牆邊各有4尊塑像、北牆面殿門左右各有3尊塑像。除主尊外均為倚坐像,塑像的高度均在5米左右,在每尊佛像的佛腳下塑有束腰蓮花寶座。殿門的右側砌造有一尊靈塔,據說為寺院的建造者拉吉曲江的靈塔,高大坐像軀幹部位的大形是用片石砌成的,肢體大形有木架和白瑪草塑成,用草泥、細泥塑造了具體形狀。其中,背靠南牆的7尊塑像保存尚好之外,其餘14尊塑像已經蕩然無存,根據固定在牆壁上的木樁和殘存的寶座上可以感受到當年的壯觀景象,造像高大莊嚴,由於該殿堂屋頂近30年被掀開而暴露於風雨中,因此已無法辨認佛像的名號,從殘存的造像樣式來分析,流線型的衣褶塑造可以推斷定為唐代曹家樣佛像風格的模仿,藏區稱“漢式旃檀佛像,樣式;塑像的坐式也吸收了漢地旃檀佛像常見的倚坐式動態設計。“漢式旃檀佛像”在藏族人心目中的地位如同拉薩大昭寺主尊釋迦牟尼聖像,在這裡雕塑家顯然是試圖體現漢式佛像風格特徵。
第三殿釋迦降魔殿(即西配殿)位於中央殿堂的右側,坐西朝東,殿內中央神龕和四面牆上殘存部分動物殘肢之外基本蕩然無存,神龕樣式屬於典型的印式神龕,神龕頂上的佛塔還保留著扁圓的早期持征,由此可以推斷塑造的泥塑是印度風格。曾親眼目睹過原物的杜齊教授也斷定其為印度風格的造像。
從艾旺寺幾組現存佛像的面相塑造特徵和衣褶塑造手法來看,顯然是同一細雕塑師塑浩的不同塑像風格。不同造像風格的主要區別在於怫像所著服飾樣式的不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