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恭受

舒恭受,是江西宜春靖安太史第人,字再萸,號後庵。先後任浙江西安、嘉善、鄞縣知縣,石浦同知,主持定海政事,署理寧波府知府等。生於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是鴉片戰爭時在浙東組織民眾抗擊英軍的一位愛國志士。

基本介紹

  • 本名:舒恭受
  • 字號:字再萸號後庵
  • 出生時間: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 主要成就:鴉片戰爭時在浙東組織民眾抗擊英軍的一位愛國志士。
人物簡介,道光二十一年,道光二十一年,人物評價,

人物簡介

其父舒懋官出身進士,曾任廣東新安縣知縣、佛岡廳同知,為官清正。舒恭受在其父教育薰陶下,幼時勤奮好學,敦品勵行,胸懷大志,常以報國安民為念。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中舉,二十五年為進士。道光二年(1822年)補應殿試,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即候補之翰林官),留館繼續肄習學業,次年散館。道光三年,選調浙江衢州府西安知縣,任滿調署嘉善縣。道光十八年七月調任鄞縣知縣。次年赴京考績,因政績卓著由吏部保舉,受到道光帝接見。由於鄞縣系寧波府駐地,海防前線,道光帝又命他於同年二月回任。
舒恭受回任鄞縣知縣時,適逢中英鴉片戰爭爆發。道光二十年(1840年)六月初四日,英艦26艘馳侵舟山洋面,次日定海失守。鄞縣與定海縣僅一水之隔,危在旦夕。知縣舒恭受團練鄉勇,募集漁船數百艘,分布隘口,組織漁民準備與入侵之敵決戰。由於英軍探得鄞縣防寧嚴密,不敢冒險進犯,雙方相持半年多。後因定海鄉民包祖才設計誘捕到英陸軍上慰軍官安突德,英方要求釋回,中方則以英軍撤出定海為交換條件,迫使英軍於11月6日撤走一半,才解除對鄞縣的威脅。舒恭受因守土禦敵有功,被保升為石浦同知。

道光二十一年

(1841年)元月,英軍全部撤出定海。定海鎮總兵葛雲飛、壽春鎮總兵王錫朋和處州鎮總兵鄭國鴻率兵4800名,重建定海防務。這時,清廷少有的主戰派裕謙來到浙江主持軍務。他奏請朝廷,升定海縣為直隸廳,同時從石浦調來舒恭敬主持政事,協助防寧。時定海初復,百端待理,舒恭受組織民眾在廢墟上修築城堡,清理洋面,重建家園。9月26日,英艦29艘進犯定海,葛雲飛等3總兵帶領官兵死守疆土,與入侵的英軍激戰6晝夜,終因力竭而身亡,壯烈殉國。在這場殘酷的戰鬥中,舒恭受竭盡全力支授守軍。時值連日大雨,官兵們日夜立於泥淖之中,還時有廝殺,無法為炊。他帶領官員衙役把齋饃食餌及時送到陣地。後因浙江提督餘步雲貪生怕死,坐在鎮海不援救,以致於10月1日定海再度陷落。
當葛雲飛等3總兵壯烈殉國後,舒恭受登城指揮固守。這時英侵略軍四面合圍,進逼城下,他憤然墜城全節,然而未死,被人救活。他清醒後轉念一想:“既然被人救治,就留下這有用之軀,再為國效力,將功補過,有何不可?”然而,清廷不問功過是非,以定海失守之由,要將他和林則徐、鄧廷楨一道謫貶新疆伊犁。後經大臣劉韻珂力諫,舒恭受才免遭放逐,令其留在寧波隨營效力。

道光二十一年

(1841年)10月4日,浙江黑水黨首領徐保、張水火、錢大才等在定海尋得殉難總兵葛去飛、鄭國鴻忠骸,冒險渡海護送至寧波府。10日,鄞縣前哨鎮海縣陷落。13日,英艦4艘駛至寧波城外三江口靈橋下,“城內文武官出西南兩門,一時俱遁”,700名英侵略軍不戰而得該城。1842年3月,清廷派到浙江辦理軍務的奕經,抵達鄞縣北面的慈谿,圖謀收復定海、鎮海、寧波3城;同時奉旨錄用舒恭受。舒恭受對奕經說:“黑水黨是卑職在鄞縣團練鄉勇時,民眾自發組織起來的武裝抗夷(英)組織。他們能把兩位總兵的忠骸送回,可見足智多謀。請大帥令其黨徒,分伏在寧波城內外,待英軍出,狙擊之”。於是,奕經下令:“斬黑鬼(印度附庸兵)一首級,賞銀100兩;斬白鬼(英軍)一首級,賞銀200兩;生擒者加倍。”舒恭受下海向黑水黨人傳達,黑水黨眾說:“黨銀何足貴,恥辱孰可忍?”徐保精選善於技擊的黨徒60餘人,分作4隊,潛隱在寧波城效,自備農具與短劍,日則參雜田間耕種,察看英軍營壘崗哨。夜則集隊馳襲,毀崗殺哨;余者仍操八槳船,游弋於甬江水面,進退出沒,偷襲英艦,斷其給養。兩個月內,黑水黨在陸上水中擒斬英軍數百人。如他們暗伏在城外牆邊,手執長藤做成的環,聞城上英巡邏者過,故意怪聲驚叫,引其倚堞俯視,速擲藤環套住其頸,拉下城垛,再用布帕塞住嘴。後面的軍士誤認為前者失足,叫來同夥引頸下視,又盡被藤環套住而墜城。……被黑水黨人打得暈頭轉向的侵略軍,其頭目夜不敢外出,並經常調換臥室,唯恐有人升屋揭瓦入室割頭而去。次年4月,侵略軍終於滾出了寧波,隔兩日,又撤出了鎮海。

人物評價

英軍撤退後,舒恭受負責督辦監造炮船事務,為鞏固祖國海防不遺餘力。道光三十年(1850年)二月初一日,終於浙江公寓,享年61歲,歸葬本縣新興都(今高湖)中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