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大楨

舒大楨

舒大楨(1900-1985),化名蘇怡,男,苗族,湖南麻陽縣錦和人,自幼聰穎好學,酷愛文學藝術、習武,懂拳腳功夫。

民國11年(1922)秋,舒大楨考入北京大學。11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共青團,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北大黨支部書記,經過幾年戎馬生涯之後,他棄武從文,撰寫進步文學作品,民國19年4月以筆名蘇怡編寫電影劇本《最後之愛》,由天一影片公司拍攝。之後,第曾編寫和執導《大義滅親》、《蘭谷萍蹤》、《傀儡美》、《青年中國》、《游擊隊員之歌》、《日出》、《黃金萬兩》等多部電影,揭露舊社會的黑暗,宣傳抗日救亡。

1949年8月,應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特邀,舒從香港赴北京全國第一屆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國電影家協會常務理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舒大楨
  • 民族:苗族
  • 出生地:湖南麻陽
  • 出生日期:1900
  • 逝世日期:1985
  • 政治面貌:黨員
早年經歷,建國之後,

早年經歷

民國11年(1922)秋,舒大楨考入北京大學。11月加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北大黨支部書記。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任國民黨改組委員會委員。民國14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舒任治喪委員會外賓招待組副組長。16年,國民黨內蔣介石集團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舒冒著槍林彈雨救出中共黨員夏之栩、鄭綺紅。在與敵人搏鬥中,他見陳毅(中共中法大學黨支部書記)將被敵人大刀砍中,奮不顧身衝過去,猛一腳將敵人踢倒路旁水溝,拉起滿身血污的陳毅衝出險境。是年秋於北大畢業,南下廣州。初在黃埔軍校政治部宣傳科工作。旋任軍校第一團政治部指導員。此後,棄武從文,執筆著述,撰寫進步文學作品。19年4月以筆名蘇怡編寫電影劇本《最後之愛》,被天一影片公司拍攝。次年1月被天一影片公司聘請為專職編劇。受聘期間,連續創作、出版《芸蘭姑娘入《蘭谷萍蹤入《東劫匕二女子入《一夜豪華》等電影劇本,為早期左翼電影文藝作品之精華。23年7月為香港全球、麗影、南洋等影業公司編導電影故事片《新青年》、《海底撈針》、《做人難》、《神鞭俠》等,揭露舊社會的黑暗。26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舒與香港電影界同仁鄺笑山、林坤山等人成立華南電影界賑災會,繼又聯合南洋6家影片公司,攝製全國各界民眾奮起抗日的電影故事片《最後關頭》(粵語)。舒任執行導演、總剪輯。27年,參加宋慶齡、何香凝在香港發起的中國福利會,任香港婦女慰問抗戰軍人募捐籌款遊藝會的組織領導工作。上海淪陷後,舒以滿腔熱血編寫電影劇本《大義滅親》、《傀儡美人》等,反映人民奮起抗日、反對賣國投降。29年受聘於中國電影製片廠。在此,他導演電影故事片《青年中國》、《游擊隊員之歌入《日出》、《黃金萬兩》,宣傳全民抗日救亡。35年4月7日,舒與司徒慧敏應鄧穎超、廖承志特邀,赴重慶中共代表團住所。在住所,中共代表團肯定他的工作。12月返香港繼續電影藝術創作工作。

建國之後

1949年8月,應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特邀,舒大楨從香港赴北京參加全國第一屆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舒從主席台前走過,陳毅急忙走下台來與他握手道:“你這個蘇怡,你還活著?!”舒大楨答道:“我的陳老總喲!你也沒有死嘛!’他倆人在主席台前握手、擁抱。戰友重逢,分外親熱。此次大會,舒當選為中國電影作家協會常務理事。
1950年1月,舒大楨在香港組織文藝慰問團赴廣州等地慰問演出,深受軍民歡迎。是年當選為華南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委員。1952年1月從香港回廣州定居。後相繼擔任《周末晚報》總經理、副社長,廣州市文化局副局長、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職。1985年4月10日,舒大楨病故,終年85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