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本陸軍一式47毫米反坦克炮

舊日本陸軍一式47毫米反坦克炮

日本陸軍一式47毫米反坦克炮為日本帝國陸軍戰爭後期的主力反坦克炮,1942年9月後,反坦克炮開始配發至各軍獨立速射炮大隊,主要作為專門反坦克任務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生產了約2300門。

一式47mm速射炮主要用來射擊裝甲目標,該炮為根據偌門坎事件中繳獲的蘇聯45mm反坦克炮發展而來,威力更大,並被97改中戰車採用,稱為1式47mm戰車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舊日本陸軍一式47毫米反坦克炮
  • 研製時間:1937年
  • 國家:日本
  • 用途:反坦克任務
舊日本陸軍一式47毫米反坦克炮簡介,基本數據性能,口徑,必要性,特殊改進,穿甲能力,部隊配備,技術數據,

舊日本陸軍一式47毫米反坦克炮簡介

日文名稱:一式機動四十七粍速射炮
舊日本陸軍一式47毫米反坦克炮
該炮為日本帝國陸軍戰爭後期的主力反坦克炮,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生產了約2300門。
日本陸軍第一款正規反坦克炮為昭和9年(1934年)生產的94式37毫米反坦克炮。但是受限於金屬材質以及炮彈裝藥的因素,在穿甲能力上比起同時期國外同口徑的反坦克炮來說算是十分差勁的產品;雖然前線單位對這款反裝甲武器有批評的聲浪,但是由於日本陸軍面對的敵人中國在裝甲部隊上沒多少威脅,因此高層對換裝新型反坦克武器並沒有非常積極。雖然沒有量產新的反坦克炮,但是陸軍內部仍然在嘗試製造比九四式更強的反坦克炮;除了增加現有炮彈的裝藥量以外,新型穿甲彈以及比現有口徑大的反坦克炮也同時進行開發,

基本數據性能

口徑

在昭和12年(1937年)製作出了"試製97式47公厘速射炮",實驗炮口徑47公厘,初速730米/秒。昭和14年(1939年)諾門罕戰役爆發,在這場戰爭中日本主力94式反坦克炮面對蘇聯軍主力BT坦克以及T-26輕坦克的結果讓日本軍方極為絕望,他們所擁有的反裝甲武器無法在遠距離貫穿對手輕坦克的正面裝甲,只能在近距離攻擊側面裝甲才能有效擊穿。

必要性

在此戰役後,日軍高層體認到新型反坦克炮的必要性,以試製97式反坦克炮為基礎,另外參考了從中國方面擄獲的義大利制47公厘反坦克炮以及蘇聯制45公厘反坦克炮的設計,在昭和16年(1941年)開發出新型反坦克炮,命名方式與以往裝備一樣以皇紀紀年(1941年=皇紀2601年)為準,因此命名為“一式機動四十七粍速射炮”。不過此裝備正式量產配發已經是1942年以後。1式反坦克炮與94式反坦克炮一樣採用了開腳式炮架,不過與以往反坦克炮不同的地方是此裝備一開始設計即考慮以車輛牽引(以往反坦克炮只考慮用馬牽引),因此採用了橡膠輪胎,在炮的名稱上特地加上“機動”兩字與以往裝備有所區分。

特殊改進

與94式反坦克炮一樣有配備榴彈,在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對軟性目標進行攻擊。
除了拖曳式以外,日本陸軍也將這門炮安裝在97式中坦克以及一式中坦克上,不過由於後作行程過長導致炮身無法塞進車身內,解決方式是將炮身鋸短為48倍徑解決後作行程過長的問題,作為交換條件,車載型的穿甲能力比拖曳式來的差。

穿甲能力

1式反坦克炮主要使用的彈種為一式穿甲榴彈(APHE)以及一式榴彈。一式穿甲榴彈彈頭重3.37磅,採用2號引信,含發射藥總重6.1磅。
一式穿甲彈穿甲力
舊日本陸軍一式47毫米反坦克炮
距離
裝甲版傾斜0°
裝甲板傾斜30°
470 米
70公厘
50公厘
1,000 米
50公厘

1,350 米
40公厘
30公厘
在射擊實驗中,一式穿甲榴彈成功的在1000米外貫穿M3輕坦克的正面裝甲,這成果對當時的設計人員有極大的鼓勵,由於這是日軍第一門可以有效對付敵方裝甲武力反坦克炮;但是一式反坦克炮真正投入實戰的時候盟軍主力已經是M4中坦克,對於這種新坦克一式反坦克炮的穿甲能力對其正面裝甲一籌莫展,因此在實際使用的時候大多是隱藏在半地下化陣地中,待坦克通過時射擊側面才能有效貫穿M4的裝甲。

部隊配備

1942年9月後,一式反坦克炮開始配發至各軍獨立速射炮大隊,主要作為專門反坦克任務使用。獨立速射炮大隊為軍職屬部隊,下轄三中隊,每中隊配備4到6門速射炮,每個軍至少會配發12門一式反坦克炮,不過一部分部隊配發延遲的因素,會有94式反坦克炮以及1式反坦克炮共用的狀況。

技術數據

  • 口徑:47毫米
  • 總重:800千克
  • 炮管長度:2,526.5毫米
  • 最大射程:6,900米
  • 炮口初速:830米/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