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城裡村

舊城裡村

舊城裡村由舊城裡、 小王樓2個自然村組成。位於王廟鎮魚台縣城西南部,惠河南岸,三面環水。 全村占地總面積122公頃,其中耕地面積51公頃,河灘面積20公頃,水產面積43公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舊城裡村
  • 總人口:998
  • 戶數:240
  • 經濟總收入:19.5萬元
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概況

舊城裡故名“黃台”。唐元和四年(809年) ,魚台縣治遷於黃台。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黃水毀城,縣治遷出,劉、李、張等諸姓百姓仍留居舊城,因而得此村名--舊城裡。
全村地處黃淮海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水源豐富,發展農業、水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境內盛產小麥、水稻,養殖名、優、特水產品12種。該村是全省高效水產養殖強村之一,是中華絨鰲蟹、中華鱉繁育基地。植被面積48.8公頃,覆蓋率40%。
境內交通便利,皮店至李閣縣級公路穿境而過,北靠惠河,建有舊城裡碼頭。
2000年, 全村共有240戶,總人口為99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1‰。現有劉、張、李、董、陳、王、沙、魏8個姓氏,其中劉姓最多,李、沙姓村民為回族。
194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4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9.5萬元,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10萬元,人均純收入3250元。一、二、三產業比為60∶9.7∶30.3。2000年全村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入總額520萬元,全村純收入325萬元。
2000年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位居全縣十強。 1996年4月, 被山東省水產廳授予“高效水產先進單位” 稱號。1997年3月,被濟寧市政府授予“科技先進村”榮譽稱號。 1999年8月,被濟寧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授予“綜合治理模範村”稱號。20 00年3月,被濟寧市政府、濟寧市人事局授予“濟寧市模範村民委員會”稱號。

大事記

唐元和四年(809年),魚台縣治由方與故城遷於黃台。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魚台縣治遷出,改村名為“舊城裡”。
1949年,村內進行土地改革。
1952年3月, 村民沙振河組織10戶村民成立全村第一個農業生產互助組,走互助合作道路。
1955年,全村成立3個農業生產互助組。
1957年,洪水淹沒全村,95%的房屋倒塌。
1958年7月,劉召德加入中國共產黨,是該村第一名中共黨員。
1959年12月,王廟公社在舊城裡村建立水產部,全公社集體養鴨、養魚、養海狸鼠。
1960年2月,舊城裡村民全部外遷。
1961年3月,舊城裡村民全部返回,開始農業生產。
1965年3月,成立中共舊城裡村第一個黨支部,劉召德任書記。
是年5月,改造澇窪地,旱田變水田,開始種植水稻。
1970年,建立全縣第一個村級排灌站。
1972年,糧食單產突破千斤大關。
1974年,購買全公社第一台24馬力拖拉機。
1976年,建成全縣第一處村級聯中。
1981年,建變壓室2處,安裝30、50、100千伏變壓器各1台,全村通電。
1985年,全村進行宅基規劃,拆遷房屋260間,通街道2條,全長1100米。
1986年,投資15萬元建成15間、占地1500平方米的教學樓。
是年,改造澇窪地,開挖魚池28公頃。
1989年11月,投資23萬元打機井17眼。
1990年3月,投資5.5萬元建成村委會大院。
1993年6月,中共山東省委書記姜春雲到該村視察水產養殖。
是年8月,村內道路鋪設柏油路面,全長2500米。
1997年,全村進行農電網改造。
是年3月,建成55公頃螃蟹、甲魚養殖基地。
是年10月,中共山東省委書記吳官正到該村視察水產養殖。
1998年8月,成為全縣第一批小康村。
1999年,投資17萬元架設自來水管道,全村飲用自來水。
2000年5月,建立程控電話交換室,建成電話村。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新中國建立前, 糧食畝產不足40公斤。1952年3月,沙振河回響黨中央的號召, 帶領10戶農民成立了全村第一個互助組。1955年,全村先後辦起了3個互助組。糧食畝產量達到150公斤。
1965年至1977年,投資4萬元,投工5000個,動土1.2萬立方米,建成海北排灌站,抽水配套動力129馬力。 改革耕作方式,改造澇窪地,把旱田全部改為水田,選用優良品種,使畝產突破了千斤大關,總產量達到60萬公斤。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村民的生產積極性。1983年糧食單產750公斤,比1978年增長250公斤。為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經濟效益,全村統一購進優質稻種(豫梗6號) 進行更新換代。每年向國家提供優質商品糧12萬公斤。 2000年糧食單產突破1100公斤大關,總產量達到860噸。2000年農業總產值為426萬元,其中漁業收入340萬元。
第二產業 工業: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支部抓住發展機遇,於1986年先後投資4萬元, 建起水泥板預製廠、鋁拔絲廠,從業人員35人。2000年創產值39萬元,利稅8萬元。
建築業:1986年,投資12萬元組建村建築隊。2000年底,建築業從業人員25人,實現總產值30萬元。
第三產業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村黨支部為加快集體經濟發展和村民致富的步伐,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充分利用舊城裡村緊靠惠河的優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1982年,在惠河橋東建起沙石裝卸碼頭,年創收20多萬元。該村充分利用靠近惠河、皮李公路的優勢發展運輸業。1985年,成立了裝卸運輸服務隊,備有載重車輛15輛。1998年,投資150萬元,購買了10部141型大貨車,組建長途運輸隊,常年駐上海、寧波等地, 從業人員25人,實現總收入80萬元。2000年底,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60人,實現總產值215萬元,實現利稅73萬元。
特色產業 舊城裡村地勢低洼,水草資源豐富,發展水產養殖有得天獨厚的條件。1959年12月, 王廟公社在舊城裡村建立水產部,全鄉集體飼養鴨、魚、海狸鼠。1986年, 全村改造低洼地,開挖魚池28公頃。此後,村黨支部、村委會帶領民眾,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不斷拓寬養殖空間,提高養殖技術,並不斷向名、特、優、稀、新方向發展。舊城裡村成為濟寧市著名的養殖專業村,被評為省級“高效水產先進單位”。2000年全村有普通魚池43公頃,螃蟹、甲魚等特色魚池54公頃,漁業收入達340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建國前,民眾文化科技落後,學齡兒童入學率10%。建國後,逐步改善辦學條件。1976年投資1.5萬元對國小進行擴建改造,告別了土台子、黑屋子的歷史,達到了校舍、課桌凳、操場、院牆、大門、廁所六配套。1986年投資15萬元建起了高標準教學樓。 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了100%。先後有16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其中大本6名,大專8名。1990年3月投資5.5萬元辦起了文化大院。多年來,對文化科技事業不斷投入, 先後派100多人到濟南、濟寧等院校、科研部門參加培訓。1995年被魚台縣人民政府授予“文化科技先進村”稱號。
人民生活 建國前,大多數村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年人均糧食僅40公斤,人均純收入不足30元。 建國後,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 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6年全村人均糧食270公斤, 人均純收入41元。1978年人均純收入300多元。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0年人均純收入3250元,人均年末存款餘額2000元。全村擁有各種機動車輛112輛,其中141大卡車10部,各種機車50輛。程控電話120餘部,彩色電視機260餘台,並全部實現閉路化。
村莊建設 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多以土磚木結構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3平方米。 建國後,逐漸以磚石結構代替。80年代後,大多以鋼筋、水泥預製件為主建房。1985-1990年間,村民在新規劃區建起220戶標準房。1993年先後開通了村內2條大街1300多米, 並逐步實現了硬化、美化和綠化。1990年投資15萬元建起了高標準的村委辦公室。2000年人均住房面積40平方米。村民劉召文、李丙成建成三室一廳住宅樓。
集體福利 1999年3月, 村民用上自來水。對五保戶在吃水、用電、治病等方面給予免費照顧。村衛生室設有高壓消毒鍋、診斷床等設施,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能急診。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1958年7月,劉召德加入中國共產黨,是該村第一名中共黨員。1965年3月, 成立了中共舊城裡村第一屆黨支部,劉召德任書記。1980年,成立第二屆黨支部,李克才任書記。1985年,成立第三屆黨支部,李克祥任書記。多年來,黨支部加強自身建設, 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連續7年被評為市或縣級先進基層黨組織。 1994年7月,被中共濟寧市委組織部授予“紅旗黨支部”稱號。支部書記李克祥1993年當選為市人大代表,1995年被評為縣勞模。2000年,村黨支部被魚台縣委授予“優秀黨支部”稱號。黨支部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4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 1952年3月,沙振河組織村民成立全村第一個農業生產互助組。1955年成立3個互助組。1956年建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李保祥任社長。1958年9月,成立王廟人民公社, 設立舊城裡村生產大隊,劉傳芹任大隊長,下設3個生產小隊。1986年12月建立舊城裡村民委員會, 設委員5人,劉傳平任主任,劉心敏任文書,下設5個村民小組。 1999年4月,新一屆村民委員會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委員5人。主任劉召平,副主任張保全,文書劉心敏,委員劉召義、馬忠英。民兵連長劉召義,治保調解主任劉召義,婦女主任馬忠英。自1990年以來,村民委員會連續十年被評為濟寧市、魚台縣模範村民委員會。1998年8月,舊城裡村被評為魚台縣首批小康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