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聖教寺塔

興聖教寺塔

興聖教寺塔,俗名“方塔”,坐落在上海市松江區的方塔園內。此塔在公元1068—1094年間(宋代熙寧至元祐年間)建於興聖教寺——該寺建於公元949年(五代後漢乾祐二年),在元代被毀——內,故名興聖教寺塔。於1975-1977年經歷復原大修。塔為樓閣式磚木結構,高42.5米,四面九級,因塔的平面呈四方形而俗稱方塔。該塔大出檐,瘦塔身,沿襲了唐代磚塔的建築風格,被認為是江南造型最美的塔之一。另外,它保留了大量宋代原物,為江南古塔建築所罕見。1996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塔風貌,歷史沿革,修復工程,附帶文物,周邊景致,交通信息,

古塔風貌

興聖教寺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松江區中山東路南側方塔園內。此塔建造於公元1068~1094年間(北宋熙寧元祐年間),以後歷代均有修葺。
興聖教寺塔興聖教寺塔
仰觀塔身外形,古樸秀美,高聳入雲。頂部由復盆、相輪、寶瓶等組成高達8米的塔剎。有4條鐵索從尖頂分別系向9層的四角塔檐,名“浪風索”。塔檐翹角處系有銅鈴,名曰“驚鳥”,上下計有36隻。風吹銅鈴,叮噹聲,悅耳動聽,響徹方圓數里。登高九層外廊,憑欄俯瞰,全城景色,盡收眼底。
塔的形制結構繼承了唐代磚塔的建築風格,磚木結構,樓閣式,平面呈正方形,故俗稱“方塔”。塔總高42.5米(一說為42.65米),共9層,底層每邊寬6米,向上逐層收縮,層高也隨之降低,塔內各層有木梯。塔身各面均有磚砌圓形壁柱,柱上裝有木製斗拱來承托木構的瓦屋檐。磚身外壁每面建磚制柱劃分為3間,正間設壼(kǔn)門,入內為方室。磚身各層外均有腰檐、平座、欄乾,底層在圍廊中置扶梯,穿過磚身中的踏步進入第二層,其餘各層皆在方室內置樓板和木梯。第八層設橫木交叉,承托塔心木,長13米,穿出頂層8.20米,套上鐵制的塔剎,以覆盆、露盤、相輪、寶瓶等組成。塔上的木構件多為宋代原物,第七、八、九層則是清代改砌的,形制與下面幾層不同。在塔基下還發現有地宮一座,安放有石匣1個,銀盒石匣2個,匣內藏有宋代錢幣42枚、銅菩薩坐像和臥像各1尊。
從方塔七層南眺從方塔七層南眺
興聖教寺塔是江南地區造型最美的古塔之一,為人們了解唐代佛塔的形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圖冊來源:;名片圖片來源:。)

歷史沿革

公元949年(五代後漢乾祐二年),邑人張仁舍宅建興聖教寺。1068~1094年間(北宋熙寧元祐年間),寺僧希階、如納、如禮等募建此塔。1284年(元至元二十一年)僧人行高募款修葺。1302年(元大德六年)狂風吹落塔剎相輪,毀欄乾,僧清裕募款修理,時有任叔實撰《修興聖塔記略》,述其始末。元末,寺遭兵燹,殿宇全毀,而塔與鐘樓獨存(現在方塔西面有一塊巨石,據說是當年興聖教寺大雄寶殿柱子下的柱礎)。1370年(明洪武三年),寺僧在塔旁建懺堂,額曰“興聖塔院”。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塔又坏於狂風,僧安哲、正傳等重修,1415年(永樂十三年)釋心泰撰《重修塔記略》。1447年(明正統十二年)巡撫周忱捐款重建。1573~1619年間(明萬曆年間)為募款修塔,僧大振斷臂以示虔誠。1660年(清順治十七年)、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和1821~1850年間(道光年間)均曾修葺——據塔中所載,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更換了塔剎與塔心木,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為保護塔心木在柱外包了一層柏木。該塔在清代被譽為江南造型最美的塔,清代《松江竹枝詞》有一首專記方塔:“巍巍樓闕梵王宮,金碧名藍杳靄中。近海浮屠三十六,怎如方塔最玲瓏。”
原興聖教寺柱礎原興聖教寺柱礎
1860年(清鹹豐十年)鐘樓及塔院俱毀。1937年(民國26年),城隍廟殿宇大部分遭日軍轟炸焚燒,而塔與廟前照壁幸免於難。興聖教寺塔歷經百年時光以及炮火的洗禮,至20世紀五六十年代已損壞嚴重,底座走廊和塔內各層木結構已大部分毀壞,樓梯僅剩一級,塔身向西北傾斜約54厘米。
興聖教寺塔旁的碑刻——清代竹枝詞興聖教寺塔旁的碑刻——清代竹枝詞
1975~1977年,上海市政府撥款重修該塔。1978年,上海市園林局以方塔為中心,在其周圍征地闢建方塔園。
1962年9月7日,興聖教寺塔(方塔)由市政府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修復工程

1955年7月,當時松江縣文教科採取了保護性措施。
修復前殘破的方塔修復前殘破的方塔
1963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全面勘查該塔的結構和損壞情況,同年10月,清理地面,確定塔身圍廊廊柱的地位以及歷代修繕時所用磚瓦等。1973年4月,擬訂《松江興聖教寺塔修繕方案》,於1975年開工修繕,1977年5月竣工,使用經費20餘萬元。
修復前,方塔各層木構件,從二層到九層,存斗栱177朵,保存宋代原物111朵,占62.7%,以松木製,華栱用足材,卷剎柔和,符合宋《營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的規定,第七、八、九層斗栱全部為清乾隆年間修繕時更換。撩檐枋、羅漢枋等亦有一部分為宋代原物。塔剎與塔心木均為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更換,此事在塔剎上有鑄,在塔心木上亦有鐫刻。1846年(道光廿六年)修理時,因塔心木損傷,在柱外包一層柏木,柏木上對此事有記載。
在市文管會指導下,松江文化部門組織力量,以“不改變原狀’為原則進行復原大修。凡宋代原構件以及元、明、清代修補件,未損壞的全部保留;損壞的予以修補、加固;殘缺的照原樣修復;找不到原樣的則參照江南地區同時代的塔型,結合此塔的風格特點,予以重製。
重修時,因塔剎及塔心木損壞嚴重,換去腐蝕的塔心木,重裝塔剎,補換相輪。塔剎由塔心木、銅葫蘆、相輪鑄件、浪風索等組成,高7.85米。相輪鑄件共29件,重約5噸。塔心木長15米餘,重約900公斤,因年久滲水,腐朽嚴重。此次修繕,重鑄更換八角龍頭露盤1個,相輪5個,鐵箍筒7個,仰蓮覆盆1個,並新換了塔心木。恢復各層扶梯、樓板、平座、腰檐和“尋杖式”欄桿,重建了圍廊。對歷代遺存的木構件,都採用間苯二酚縮水甘油醚調製的高分子封護加固劑塗抹,其餘木構件都用桐油塗刷多遍。經過加固塗刷後的木構件,既能防蛀、防腐,又增加了強度和承力,而木紋清晰,保持“古舊”的風貌。
修復後的方塔修復後的方塔
經過修復後的方塔,造型美觀,做工精巧。尤其是斗拱、壺門上的月梁及磚身上的撩檐枋等,十分古樸秀美,其中斗拱保存宋代原物60%以上,為江南古塔建築所罕見。

附帶文物

除了興聖教寺塔本身的文物價值之外,人們於20世紀70年代對其進行整修期間,還在塔中發現了很多其他的文物。
在方塔第三層西面外檐柱頭鋪作與補間鋪作間的栱眼壁上,發現有彩色佛像畫二尊,結跏趺坐,面部已較模糊,經鑑定為宋代繪法。
1974年由上海博物館考古組清理方塔地宮,在底層地面正中部分,揭開1.5平方米的方磚,露出地宮券頂,地宮為磚砌方室,內置石函,器身下部浮雕雙龍、雲氣,兩端刻雙獅。蓋上置銅佛一尊,面北結跏趺坐,旁散置唐宋錢幣41枚。石函內有漆匣,以帛包裹,已腐,匣內有銅臥佛一尊,左右有兩銀盒,盒內藏舍利和動物化石,底部鐫“蔡溥舍銀造匣追薦亡妻俞氏超生”,“郭椿年舍銀匣追薦亡母趙氏超生”,漆匣底還有錢幣97枚。錢幣有唐開元通寶和北宋政和、宣和通寶、南宋建炎通寶,均藏上海博物館。

周邊景致

1978年,當時的松江縣政府在興聖教寺寺址開始興建占地182畝的園林(方塔園),以方塔為中心,四周組合古代建築文物群。園林設有北、西、東3個園門。從北門進內遠遠可見巍然雄峙的方塔立在廣場上,來到塔邊,心胸頓覺開闊。北面臨塔可見一座明代照壁,是具有藝術價值的磚刻建築物。上面精雕細琢有走獸、樹木、花卉和珍寶物等。中間刻一巨獸,長著鹿角、獅尾、龍鱗、牛蹄,張著大口,露著尖齒,睜著銅鈴般的雙眼,呈現兇猛的動態,從其挺拔的雙角看,酷似龍的形象。圍繞這隻巨獸的其它動物和花卉、寶物,會使人想到古代神話中的意境。據說這個怪獸叫“貪”,它貪得無厭,什麼東西都要吃。有一天它在海邊看到紅日,兇猛撲去,終於墜海而亡。這是一個富有寓意的故事。“照壁”在古時是作為殿宇大宅前的屏障,這座照壁是明代松江府城隍廟的照壁,1370年(明洪武三年)建於塔南興聖教寺院廢基上的城隍廟的遺物。抗戰期間廟宇遭毀,僅存這方照壁。
方塔北側的照壁方塔北側的照壁
方塔北邊的天妃宮方塔北邊的天妃宮
方塔園北面有一座宏偉的殿宇,原是上海河南路橋北境的天后宮大殿,建於1883年(清光緒九年),是天后宮僅存的一座建築物。因處在狹窄的環境,被一校舍包圍,為保存古蹟,遷建在方塔園中以恢復古建風貌。天后即天妃,相傳是北宋時福建莆田人林願的第六個女兒。林願當時為都巡檢。據傳天后照井梳妝,一神道出來交她一個“銅符”神物,因此而神化。她閉眼見到父親和哥哥出海遇難,哥哥海上遭劫,父親生還。後果應驗。死後,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被宋徽宗敕封為神,後又晉封為“聖妃”。從此歷代相沿下來,成為護航之神。
矗立在方塔園中央的方塔,南臨一泓碧湖,北屏一牆照壁,周圍小山綠樹環擁,塔頂伸出四根鐵索,連線檐角,線條優美,世人稱之“浪風索”。塔檐四角懸有銅鈴,曰“警鳥”(一作“驚鳥”),風吹鈴響,悅耳動聽,恍若漫遊仙境。
從南側大草坪隔湖北望方塔從南側大草坪隔湖北望方塔

交通信息

地址:松江區中山東路235號方塔園內。
上海方塔園地址
公交路線:乘松梅專線(梅隴西南汽車站--松江)、滬松高速(上海體育館--滬杭高速--松江)、滬松線到松江樂都路汽車站後再轉乘松江4路可至方塔園;在汽車東站可乘松江2、4、7、11路到達方塔園。
自架車路線:內環高架--滬閔高架--莘莊立交--G60滬昆高速公路--松江出口--榮樂中路--榮樂東路--方塔北路--中山東路--方塔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