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州行宮

興州行宮

興州行宮,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大屯滿族自治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興州行宮
  • 地理位置: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大屯滿族自治鄉
  • 保護級別:河北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河北省人民政府
  • 編號:Ⅳ—3—48
  • 所處時代:清
2001年2月7日,興州行宮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北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洲行宮位始建於清朝順治八年,歷經康熙、乾隆年間兩次擴建,包括宮殿區、貞節牌坊、觀音茶三部分,總面積1.2萬平方米,是一座有相當規模的建築群,興洲行宮是古北口外唯一倖存的清代早期行宮,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和文物價值,是研究大避暑山莊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1年被省政府定位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康熙皇帝北上圍場狩獵,曾兩次下榻於此。大屯鄉興洲村內有興洲城古城遺址,興洲河西岸,距灤平縣城約15公里,海拔高度475米,承豐公路貫穿南北。
清順治七年,順治皇帝巡典灤平,敕命設立興洲等23個皇莊,直屬皇宮內務府,負責為宮廷生產御用糧米、畜禽、蛋奶等食材。隨後,興洲行宮開始肇建。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北巡木蘭圍場,曾90次巡典灤平並多次駐蹕興洲行宮。在這裡,康熙皇帝策馬射獵、讀書理政、沐浴和風暖陽,品味天然美饌,留下了道不盡的歷史故事,“興洲牡丹”就是皇帝與村姑的愛情見證,至今仍為人們津津樂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