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山書院

興山書院

興山書院,又稱馨山書院。是莆田市北部山區創辦最早的一所書院,位於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西北邊與永泰、涵江、城廂交界的游洋鎮境內的興角山腳下,是明初為了紀念南宋文天祥和岳飛而建。屢經劫難而數毀數修,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被列為仙遊縣文物保護單位。

興山書院最後一次重修於清朝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1883年重修完工。占地三畝六分,依山勢而築,分下、中、上三層成梯進式建築。其前門、中殿以中軸線作縱深布置物以中央正殿禮堂為中心,自外而內,屋舍井然,進深互變,高低錯落,主次分明。四周二十間教室、宿舍和邊門、角門、鐘樓、鼓樓等護厝把整座書院包圍得嚴嚴實實,就像一個大“回”字形,具有客家土樓的傳統氣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興山書院
  • 外文名:Xingshan College
  • 又稱:馨山書院
  • 含義:是莆田市北部山區創辦
書院簡介,建築特點,

書院簡介

興山書院,又稱馨山書院。是莆田市北部山區創辦最早的一所書院,位於仙遊縣西北邊與永泰、涵江、城廂交界的游洋鎮境內的興角山腳下,是明初為了紀念南宋文天祥和岳飛而建。屢經劫難而數毀數修,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被列為仙遊縣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特點

從書院前方廣場拾五級大條石而上,即為書院正門牌樓的走廊。正門牌樓為16根圓木一字排開地支撐著正門護厝的屋面。雖然正面牌樓為統一的牆面,但屋檐是以中央大門為中心,兩邊以5個單體屋面構成6個歇山角,單檐筒瓦宮殿頂,舉架平緩,出檐深遠,左右對稱,遙相呼應,氣勢磅礴。正門牌樓洞開著三個大門,為木質結構,三個大門兩旁分別相嵌兩個圓形視窗,像老虎的眼睛一般。相傳該書院為虎穴,因其背靠大山,意會為下山虎。傳說書院剛建不久,便有遠在四五里之遙的美林村裡的牲口無緣無故地失蹤或半夜的虎嘯聲,使村里雞犬不寧……儘管傳說不足為信,但如今的書院大門沒有全部開啟、平時也只開著兩個角門供人出入卻是事實。
書院正門牌樓的屋架結構頗有特色。在這16根柱子下各安裝一個小石凳。其上橫空挑出的斗拱環環架住柏枋。斗拱上的斗枋像蓮花一樣累疊向上,牢牢支撐著屋架。上下檐的斗拱雄健,用材碩大,殿內除小梁外還用四道柱頭枋繞周交結成框架,排列疏朗,美觀大方,大大增強了建築物的牢固性。斗拱、梁、檁條等構件歷歷在目。補間鋪作的櫨斗下設駝峰,置於柏枋上,雕有吉鳥善獸,布置有序,十分生動,組成一個牢固優美的整體,極富裝飾美感。
從正門進入書院,中央由一條青石踏就的小路穿過一片段預告園,迎面上了五個台階,便有築就了一丈見方的平台,凸顯而出,環顧四周,為古代私塾老師教訓學子之地。其後再上一個台階便是書院的正殿——大禮堂。著名的中共仙遊縣第一個支部即於1927年4月成立於此。至今仍留有老一代革命家許集美書寫的“中共仙遊縣第一個黨支部遺址”手書的匾額懸掛於正殿大門上方。
縱觀整座書院建築,是由中軸線依山勢分三級而築。雖地域限制,但由於建設者的巧妙設計與精緻施工,使整個建築群在形體組合中富有變化。書院正殿以下建築群簇擁著中央正殿高聳的殿閣,在整體總平面採用沿中軸線排列上升的趨勢,形成布局的統一,給人視覺的震撼。
書院正殿的屋頂為兩層,且都用重檐生角,其單檐頂,曲線優美,宋瓦剪邊。正殿檐下置碩大斗拱,安裝木板門三扇,板門上以圓形窗欞嵌入作為裝飾,前檐立6木柱,柱面上浮雕刻著蟲草、飛禽等圖案,式樣大抵與正門風格無異,給人的感覺比其實際要高大。
正殿的牆體基礎徹上條石,上面夯上沙、土、石灰(三合土)為牆體材料。正殿正後方原置佛龕兩座,昔日分別供奉著文天祥和岳飛像(文革中被毀)。大殿正上方懸掛著明初留下“文武聖神”匾額。殿內有直徑50厘米的12個磨礪光滑的石凳石柱上分別立起12根高大筆直的杉木柱子。柱子上方將出斗拱之際,用藤椅層層圍住,既作裝飾品之用,又可防出斗拱時,杉木因乾燥而裂痕。斗拱像蓮花狀依次層疊架梁,其斗拱、柏枋、小梁、小檁、楔子等,疏朗有序,美觀大方。間隙還用或圓或方或橢圓狀的小木格作飾物,加上或斗枋、或小檁、或小檐上精雕細刻著花草、蟲鳥、飛禽、走獸和伎樂等圖案,形象逼真,美輪美奐,與大殿東、西、北三壁下部內外砌石護腳上刻著蓮藕、梅花、玉竹、青松、蘭花及人物等圖案,造型各異,繪畫線條柔美,風格典雅。此殿在立體布局上富於變化,空間高大,進深遠闊,端莊嚴肅之中又顯露出活潑生動的性格,是明清時代建築的典型風格。
從正殿沿兩邊青石踏道繞到兩邊護房走廊,再往上方越五個台階,就到了書院第三級建築物——牌樓,是書院最高建築物。原有的4個教室(昔日為私塾學室)。愛鄉台胞張承璜先生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此興辦承璜第三中學後,把它改建成一座三層20間磚混結構的現代化師生宿舍樓,改變了原來古樸古香的建築風貌。書院兩邊護房由於歷經數百年的延用和改造,鐘樓、鼓樓、角門、教室、廂房等,歷史風貌也早已今非昔比。為了保護歷史文物,中共仙遊縣委於2008年、2009年度按原有的風貌的基礎上重新建設了8間平房,建築風格依舊為歇山角,單檐筒瓦、宮殿頂,舉架平緩,出檐深遠,東西對稱,上下呼應,氣勢磅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