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師一起讀歷史: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

與大師一起讀歷史: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

基本介紹

  • 書名:與大師一起讀歷史: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
  • 類型:傳記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1231574
  • 作者:顧準
  •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 頁數:224頁
  • 開本:16
  • 品牌:光明日報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與大師一起讀歷史: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由吳敬璉、孫冶方、朱學勤、林賢治、柴靜、易中天、袁偉時、徐友漁、丁東等一致讚譽!中國三代知識分子的精神偶像!中國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第一人顧準!從建國到十年動亂結束中國大陸唯一一個思想家,《與大師一起讀歷史: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簡體單行本首次推出!全書筆鋒犀利,激盪人心,作者在“冷冰凍的解剖刀”後面,可以感到炙人的滿腔熱情,而這一切記錄著他“一步一步從地獄中淌過來”的足跡。

作者簡介

顧準(1915-1974),我國著名的學者、思想家,經濟學家。1957年他發表了《試論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商品經濟和價值規律》,第一次提出了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實行市場經濟。後來,他兩次被打成“右派”,仍然堅持理想和信念不動搖。在逆境中,他寫下了《希臘城邦制度》、《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等著作以及大量的筆記,提出了“娜拉出走以後怎樣”——即“革命之後,政治和經濟往何處去”的問題。他被譽為“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偶像”“點燃自己照破黑暗的人”,對改革時期的社會思潮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學識淵博、言辭犀利只是顧準的外部特徵,作為思想家,顧準的內在特徵是對中國和世界歷史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言人所未言。
顧準改變了我的全部人生。
——吳敬璉
有人說,自進入二十世紀下半期以後,中國就再也產生不出獨創的、批判的思想家了。這話並不盡然,我們有顧準。
——李慎之
顧準則無可置疑的“就是”思想家。
——易中天
顧準的思想遺產是一座富礦……所有關懷中國社會和文化發展的中國人,“你無法不面對顧準”!
——袁偉時
黑暗如磐,(顧準)一燈如豆,在思想隧道中孤苦掘進。
——朱學勤
許多問題一經作者提出,你就再也無法擺脫掉。它們促使你思考,促使你去反省並檢驗由於習慣惰性一直紮根在你頭腦深處的既定看法。——王元化
那是一個會把人席捲而去的時代,他怎么能在風暴中趴在地上緊緊扣住這兩顆石子,而不被吹走,甚至連氣息都不沾染?顧準後來說過,這一年的生活讓他養成“讀史”的習慣。這種習慣的好處就是“樣樣東西都要自己學著去判斷”。
——柴靜

名人推薦

學識淵博、言辭犀利只是顧準的外部特徵,作為思想家,顧準的內在特徵是對中國和世界歷史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言人所未言。
顧準改變了我的全部人生。
——吳敬璉
有人說,自進入二十世紀下半期以後,中國就再也產生不出獨創的、批判的思想家了。這話並不盡然,我們有顧準。
——李慎之
顧準則無可置疑的“就是”思想家。
——易中天
顧準的思想遺產是一座富礦……所有關懷中國社會和文化發展的中國人,“你無法不面對顧準”!
——袁偉時
黑暗如磐,(顧準)一燈如豆,在思想隧道中孤苦掘進。
——朱學勤
許多問題一經作者提出,你就再也無法擺脫掉。它們促使你思考,促使你去反省並檢驗由於習慣惰性一直紮根在你頭腦深處的既定看法。
——王元化
那是一個會把人席捲而去的時代,他怎么能在風暴中趴在地上緊緊扣住這兩顆石子,而不被吹走,甚至連氣息都不沾染?顧準後來說過,這一年的生活讓他養成“讀史”的習慣。這種習慣的好處就是“樣樣東西都要自己學著去判斷”。
——柴靜

圖書目錄

序:“世界上有這樣的人不會感到寂寞”(王元化)
希臘思想、基督教和中國的史官文化
僭主政治與民主——《希臘的僭主政治》跋
附一:希臘的僭主政治(譯文)
附二:托馬斯“政治學”語錄
關於海上文明
統一的專制帝國、奴隸制、亞細亞生產方式及戰爭
歐洲中世紀的騎士文明
《馬鐙和封建主義——技術造就歷史嗎?》譯文及評註
資本的原始積累和資本主義發展
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
科學與民主
要確立科學與民主,必須徹底批判中國的傳統思想
直接民主與“議會清談館”
民主與“終極目的”
老子的“道”及其他
論孔子
評韓非
一切判斷都得自歸納,歸納所得結論都是相對的
辯證法與神學
附一:從詩到散文
附二:顧準傳略
跋: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柴靜)

後記

跋: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
柴靜
1952年,37歲的顧準被撤去上海市財政局長職務。
關於這次撤職,沒有檔案材料,只有一份當年2月29日新華社電訊稿的幾句話:“顧準一貫存在嚴重的個人英雄主義,自以為是,目無組織……屢經教育,毫無改進,決定予以撤職處分。”
人人穿黃布軍裝的年代,一個穿背帶褲,玳瑁眼鏡,在跟弟弟的通信中常常用“睥睨”二字的人,得到這個評語不奇怪。
他不是出身望族,12歲在上海會計師事務所當學徒養活一大家子人,15歲已經寫出中國會計業的最早教材之一,大家都承認,“整個大華東地區找不出他這樣有才幹的人”。
但是這個人“不服用”。中財部曾有意調他,但他堅持留在上海“一入閣只是盆景,長不成喬木了”。不光不去,他還不同意上級“民主評議”的運動式徵稅的方法,認為應該按法律規定的稅率來征,不光不同意,還連續寫文章來論證誰對誰錯。
他被撤後曾有人為他申辯,一位領導說“顧準不聽話,不給他飯吃”。
撤職當天,他一句話不說在辦公室坐了一個晚上,他的秘書陪著他坐了整整一個通宵,沒有暖氣,腳都凍痛了……天亮之後,他“使勁推開了門,走了出去”。
一個人在盛年時由狂熱汲於嚴寒,是什麼心情?
有相似際遇的同時代學者曾寫過:“我覺得我的精神暫時是破裂了。舉一個例子,我現在絕對不能聽我所深愛的音樂,因為它會引起我無可忍受的混亂的反應,我覺得,貝多芬的慷慨悲歌,莫扎特的無邪的遐思,現在對我都是不相干的。一個人在能夠喜悅或者能夠悲哀以前,首先必須自以為是正直的,是誠實的,然而我卻不能。”
撤職沒有具體原因,顧準連檢查都不知道該怎么寫,他想寫民主評議的事,被人叮囑“不要寫這個”,他連批判他的會議都沒權參加,市委簡報上的顧準檢查,是由他的繼任代寫的。
不聽話、不服用的結果,是被剝奪參與這個世界的權利。
那段時間裡他“別無一事……夜不能成寐,臥聽馬路上車聲雜沓,漸漸沉寂,到又有少數人聲的車輛開動的聲音時,也就是天色慾曉了。”
但他沒有同時代學者曾自我懷疑,當然有激憤和悲挫,但從他的日記來看,從來沒有過靈魂深處的破裂,他的獨立性保持終身。
他只是要求複查撤職事,被駁回,答覆是六個字——“此事已經解決”。
……

他在三里河的中科院大樓里工作過,我才知道他離我住的地方這么近,不過現在那裡看門的人根本不知道顧準是誰,住過哪間房子了。他的骨灰有一半就撒在我家附近的河裡,因為暮年時,他常常在這條河邊上漫步,他那時仍然穿著背帶褲,一直戴著一頂從舊帽子上拆下來的白布襯裡,沒人知道為什麼,也沒人間過,我猜他也許是為妻子服喪。不知道在這條河的邊上,在他的頭腦暫時歇息的時候,暮色四合中,他一個人走回去的時候,是怎么樣的無望和悲愴?
很多次從電腦前直起身,看到窗外那條河的方向,我都想起顧準——如果他有一個還算平靜的時代,有一張書桌,他將能創造出什麼?
知道了他的存在,人就沒有權力狂妄,也沒有權力虛無。他早就說過,歷史讓人不可能發牢騷。
但知道了他的存在,就像王元化說的,你也再不可能平靜,“許多問題一經作者提出,你就再也無法擺脫掉。它們促使你思考,促使你去反省並檢驗由於習慣惰性一直紮根在你頭腦深處的既定看法”。
我受益於他最深的,是他對人類永恆進步的信仰,去世前,他留給吳敬璉的話是“待機守時”——“總有一天要發生變化,發生變化時要拿得出東西”。
改革開放後,當吳敬璉成為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的先驅後,他說:“顧準改變了我的全部人生。”
在顧去世十年後,他的兒女們有機會看到了由他的日記和通信整理成的書稿。“人生只有一個父親,我們對這樣一個父親做了些什麼呢?”顧準的大女兒寫道:“為什麼我們都有強烈的愛國心,都願意獻身於比個人家庭大得多的目標而長期視為殊途?……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所接受和奉行的一套準則,為什麼容不進新鮮的,可能是更為科學的內容?究竟哪一部分需要審查,更新,以避免以後對親人以至社會再做蠢事?”
我們也是顧準的後代,能夠正視這些問題,才能無愧於顧準,才能說幾十年來,時代的確是在進步的,兩岸猿聲空啼而已。
顧準反對將任何人神化,他的思想也並非完美,但是將來的時代評價一個人,不會簡單地基於得失功過。
遇羅克說過,“所謂的不朽,就是在後代的心中引起共鳴。”

序言

“世界上有這樣的人不會感到寂寞”(王元化)
這不是一本為發表所寫的著作,而是作者應他兄弟的要求斷斷續續寫下來的筆記。時間是從1973年到1974年作者逝世前為止。我要說這是近年來我所讀到的一本最好的著作:作者才氣橫溢,見解深邃,知識淵博,令人為之折服。許多問題一經作者提出,你就再也無法擺脫掉。
它們促使你思考,促使你去反省並檢驗由於習慣惰性一直紮根在你頭腦深處的既定看法。這些天我正在編集自己的書稿,由於作者這本書的啟示,我對自己一向從未懷疑的某些觀點發生了動搖,以至要考慮把這些章節刪去或改寫。這本書就具有這樣強大的思想力量。
如果要我勾勒一下我從本書得到的教益,我想舉出下面一些題目是我最感興趣的。這就是作者對希臘文明和中國史官文化的比較研究;對中世紀騎士文明起著怎樣作用的探討;對宗教給予社會與文化的影響的剖析;對奴隸制與亞細亞生產方式的闡發;對黑格爾思想的批判與對經驗主義的再認識;對先秦學術的概述等等。這些文章都顯示了真知灼見,令人讚佩。作者的論述,明快酣暢,筆鋒犀利,如快刀破竹。許多糾纏不清的問題,經他一點,立即豁然開朗,變得明白易曉。我覺得,這不僅由於稟賦聰穎,好學深思,更由於作者命運多蹇,歷經坎坷,以及他在艱苦條件下追求真理的勇敢精神。這使他的思考不囿於書本,不墨守成規,而滲透著對革命對祖國對人類命運的沉思,處處顯示了疾虛妄求真知的獨立精神。他對於從1917年到1967年半世紀的歷史,包括理論的得失,革命的挫折,新問題的湧現,都作了認真地思索,這些經過他深思熟慮概括出來的經驗教訓,成為他的理論思考的背景,從而使他這本書成為一部結合實際獨具卓識的著作。讀了這本書我不能不想,是什麼力量推動他這樣做?請想想看,他很早參加革命,解放不久在三反整黨中就被打下去。“文革”前曾兩次戴上了右派帽子,一次在1958年,一次在1965年。據我所知,這是絕無僅有的。“文革”開始,唯一關心他的妻子自殺了,子女與他劃清界限。他斷絕外界來往,孑然一身,過著孤獨悽苦的生活。在異地的弟弟和他通信,他寄給他大量筆記。讀了這些凝聚著智慧和心血的文字,不得不使人為之感動。他的這些筆記是在十年浩劫的那些黑暗日子裡寫的,沒有鼓勵,沒有關心,也沒有寫作的起碼權利和條件,也許今天寫出來,明天就會湮沒無聞,甚至招來橫禍。這是怎樣的毅力!我由此聯想到歷史上那些不計成敗,寧願忍辱負重,發憤著書的人物。記得過去每讀司馬遷的《報任安書》,總是引起了內心的激盪,真所謂展卷方誦,血脈已張。為中國文化作出貢獻的往往是那些飽經憂患之士。魯迅稱屈原的《離騷》:懟世俗之渾濁,頌己身之修能,懷疑自遂古之初,直至萬物之瑣末,放言無憚,為前人不敢言。他指出達到這種高超境界是基於思想的解放,擺脫了世俗的利害打算。倘用他本人的話說,這就是:靈均將逝,腦海波起,茫洋在前,顧忌皆去。我想,本書作者在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大概也是一樣,對個人的浮沉榮辱已毫無牽掛,所以才超脫於地位、名譽、個人幸福之外,好像吐絲至死的蠶,燒燃成灰的燭一樣,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感與責任感,義無反顧,至死方休。所以,在造神運動席捲全國的時候,他是最早清醒地反對個人迷信的人;在凡是思想風靡思想界的時候,他是最早衝破教條主義的人。僅就這一點來說,他就比我以及和我一樣的人,整整超前了10年。在那時代,誰也沒有像他那樣對馬克思主義著作讀得那樣認真,思考得那樣深。誰也沒有像他那樣無拘無束地反省自己的信念,提出大膽的質疑。照我看,凡浸透著這種精神的所在,都構成了這本書的最美的篇章。
這裡順便說一下,抗戰初我曾在孫冶方和顧準兩人領導下從事文化工作,我為此而感到自豪。當看了顧準兄弟寫的回憶文章後,我才知道孫冶方於50年代提出價值規律是受了顧準的啟發。我感到幸運的是“文革”後我又見到孫冶方,並多次晤談。可是,我和顧準在1939年分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面,後來連音相也斷絕了。現在留在我記憶中的顧準仍是他20多歲時的青年形象。王安石詩云:“沉魄浮魂不可招,遺篇一讀想風標,不妨舉世嫌迂闊,故有斯人慰寂寥。”是的,世界上有這樣的人不會感到寂寞。我讀了顧準的遺篇,才知道他的為人。才理解他的思想。可是為時已晚,當他尚在的時候,儘管困難重重,我沒有去看望他,向他請教學問,終覺是一件憾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