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劉言潔書

《與劉言潔書》是清代文學家戴名世創作的一篇論文。這篇論文是戴名世揭示的為文之旨,力主“率其自然”。論文論述為文之道實非易事,戴名世認為沒有不讀書而能工者,而應該是不僅能讀書而且能棄書,專注其思,有自己的見解,只有這樣才能寫出好文章。這篇論文直抒胸臆,淋漓恣肆,犀利潑辣。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與劉言潔書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戴名世散文選集
  • 文學體裁:論文
  • 作者:戴名世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與劉言潔書1
言潔足下。仆平居讀書2,考文章之旨,稍稍識其大端。竊以為文章之為道,雖變化不同,而其旨非有他也,在率其自然而行其所無事3,即至篇終語止而混茫相接,不得其端4,此自左、莊、馬、班以來5,諸家之旨,未之有異也。
蓋文之為道,難矣。今夫文之為道,未有不讀書而能工者也,然而吾所讀之書而吾舉而棄之,而吾之書固已讀,而吾之文固已工矣6。夫是一心注其思,萬慮屏其雜,直以置其身於埃壒之表7,用其想於空曠之間,游其神於文字之外8,如是而後,能不為世人之言,不為世人之文,斯無以取世人之好9。故文章者,莫貴於獨知。
今有人於此焉,眾人好之,則眾人而已矣10,君子好之,則君子而已矣。是故君子恥為眾人之所好者,以此也。彼眾人者,耳剽目竊,徒以雕飾為工,觀其菁華爛熳之章11,與夫考據排纂之際12,山其有惟恐不盡焉,此其所以枵然無有者也13。君子之文,淡焉泊焉14,略其盯畦15,去其鉛華16,無所有,乃其所以無所不有者也。仆嘗入乎深林叢簿之中17,荊榛礙吾之足,土石封吾之目,雖咫尺莫能盡焉。余且悄揣焉懼跬步之或有失也18。及登覽乎高山之顛,舉目千里,雲煙在下,蒼然茫然,與大無窮19。頃者游於渤海之濱20,見夫天水渾淪21,波濤洶湧,惝恍四顧22不復有人間。嗚呼!此文之自然者也。文之為道如是,豈不難哉?
仆自行年二十,即有志於文章之事,而是時積憂多愁,神氣荒惑,又治生不給23,無以托一日之命24。自以年齒尚少,可以待之異日,蹉陀荏苒25,已逾三十,其為愧悔慚懼,何可勝言。數年以來,客游四方,所見士多矣,而亦未見有以此事為志者,獨足下好學甚勤,深有得於古人之旨,見不以仆為不才,而謂可與於斯文也者26,仆何敢當焉?偶料檢篋中文字27,自丙辰至於丙寅28,十年間所著,有《蘆中集》、《問天集》、《圍學集》、《岩居川觀集》,為刪其十之二三,匯為一集,而以請正於足下。足下以為可存,則存之;不然,即當削去。行且入窮山之中,躬耕讀書,以庶幾稍酬曩昔之志29。然而未敢必也30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劉言潔:劉齊,字言潔,為人正直,有文名,與戴名世、方苞俱為摯友。
2.平居:平時,平日。
3.率其自然:循其自然之情,不矯揉造作。行其所無事:《孟子·離婁下》:“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言大禹治水,採取疏導的辦法,即順應水的自然之勢,因勢利導,而無事於人工的堵截湮塞。戴名世引用這句話,意在強凋散文創作應該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自然抒發,而不要斧鑿雕削。
4.端,端倪。此處引伸為痕跡。
5.左:左丘明,一般人認為是《左傳》的作者。莊:莊周。馬:司馬遷。班:班固
6.“然而”三句:謂為文固然要讀書,但對所讀之書要能消化融會,使之成為自己的東西,不要讓書本束縛自己,不要生搬硬套甚至抄襲剽竊,能讀書而又能棄書,才能寫好文章。
7.埃壒之表:塵世之外。坎壒(ài):塵埃,引伸為塵世。
8.“游其神”句:與戴名世《答張伍兩生書》意同。
9.好(hào):喜愛。
10.“眾人”二句:言眾人喜歡他,他也就成了和眾人一樣的人了。
11.菁華爛熳之章:華美的篇章。菁華,華茂。
12.排纂:編排,編纂。
13.“此其”句:指有些人寫文章,自己的東西很少,儘管動筆則儘其所有,寫出的文章還是空洞無物。枵(xiāo):空虛。
14.泊:同“薄”。
15.町畦(tīng qí):原意為田界,引申為程式法度的限制束縛。
16.鉛華:鉛粉,古代女子的化妝品,這裡指語言的雕琢粉飾。
17.叢薄:草木叢生之處。
18.跬(kuī)步:半步。
19.與:助詞,無意。
20.頃:不久前。
21.渾淪:混沌。這句形容天水相接,渾然一體。
22.惝(chǎng)恍:迷濛。
23.治生:謀生。
24.無以托一日之命:一天也不得安生。託命:託身、寄身。
25.磋陀(cuō tuó):空度時光。
26.可與於斯文:可以從事於文學之事。與:參預,從事。
27.料檢:整理檢查。
28.丙辰:康熙十五年(1676年),戴名世時年二十三歲。丙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
29.曩昔之志:指前邊說的“年二十,即有志於文章之事”。酬:實現願望。
30.未敢必也:不敢肯定能夠事現。

白話譯文

言潔足下。我平時讀書,考察文章的要旨,稍稍識得文章的主要精髓。我私下認為文章的作法,雖然變化不同,然而它的要旨沒有其它的,就在於循自然之情而不矯揉造作,抒發思想情感,到文章結束都是自然天成而不刻意雕琢,這從左丘明、莊周、司馬遷班固以來,各家文章的要旨,沒有與這不相同的。
文章的作法,是很難的了。文章的作法,沒有不讀書就能擅長的,然而我讀書又能全都丟棄書,對所讀之書能消化吸收,融會貫通,這樣我的書本已讀通,我文章當然就會精妙了。一心一意去思考,萬般思索摒除雜念,讓身體置於塵世之外,讓思想遨遊於空曠天地之間,讓文章的內在精神呈現於語言文字之上,這樣以後,就能不說世俗之人的話,不寫世俗之人的文章,這就無法獲取世俗之人的喜愛。所以文章的寫作,沒有不貴在獨抒性靈,別出心裁的。
如果有一個人在這裡,世俗眾人喜愛他,他也就成了和世俗眾人一樣的人:君子喜愛他,他也就成了和君子一樣的人。所以君子把被世俗眾人喜愛當作是可恥的事,就是因為這。那些世俗眾人,模仿因襲,只是把雕飾詞句作為擅長的事,看他們那文辭華美的文章,跟那考據編纂文章一樣自己的東西很少,這就是雖然在動筆時用其所有,唯恐不盡,但寫出的文章還是空洞無物的原因。君子的文章,追求淡泊,摒棄那程式法則的束縛,除去那虛浮粉飾之,無所有,才是真正的無所不有。我曾走入樹林幽深草木叢生的地方,荊榛阻擋我的腳步,土石遮擋我的眼睛,即使很近的地方也不能到盡頭。我就慢慢地摸索,害怕有半步的閃失。等到登上山頂欣賞,抬眼千里之外,雲煙盡在腳下,天地一片蒼茫,寥廓無際。一會兒就能遨遊在渤海邊上,看見那水天相接,渾然一體,波濤洶湧。四面一看,恍惚不再有人間。啊,這就是文章的自然天成呀!文章的作法像這樣,難道還不難嗎?
我從二十歲開始,就有志於文章寫作的事,然而那時我有諸多憂愁,精神沮喪,加上生計沒有著落,無法讓一天得以安生。只是自己認為年齡還小,可以等到他日來做,時間就這樣白白地流逝了,不覺就已過了三十歲,那內心的慚愧、悔恨、害怕,又怎麼能說得盡呢。多年以來,我客游四方,遇見的讀書人很多,卻也沒有遇見把文章寫作的事作為志向的人,唯獨你甚是勤奮好學,深得古人的為文要旨,見你不認為我沒有才能,而且說我可以從事文學之事,我又怎么敢當呢?偶爾整理翻檢箱中的文章,從丙辰到丙寅,是這十年問所寫的,有<蘆中集》、《問天集》、《圍學集》、《岩居川觀集》,刪去其中的十分之二三,匯成一集,用來請你指正。你認為可以保存就保存,不然就丟棄。我將進入山林之中,躬耕讀書,大概略微可以實現我以前的志向。然而不敢肯定就一定能夠實現。

創作背景

這篇散文寫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戴名世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舉秀才以來,曾兩次應鄉試不第,心情抑鬱,思想消極,心緒如麻,矛盾重重,羞懼交加。悔恨十年辛苦學文,卻未聞古道,毫無所獲;一心想考中科舉以為親榮,又悔此種作法違背了古聖賢之道;退而想做農夫,又怕力不能任;最後還是請求劉言潔在其家鄉謀一學館教學。這篇散文寫的就是這一時期戴名世的複雜心情。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與劉言潔書》是戴名世關於散文創作的一篇重要文論。
文章的第一段,作者開宗明義指出:“竊以為文章之為道,雖變化不同,而其旨非有他也,在率其自然而行其所無事。”以“自然”作為為文之旨,是自東漢初年王充以後的歷代許多文學家和批評家所強調的重要藝術觀點。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是散文創作要表現作者的真情實感而不應矯揉造作,無病呻吟;其二是作品本身應自然天成,不事雕琢,作家不應模仿和因襲。這篇文章的論述就包括這兩個方面。
想做到“率其自然”,把文章寫,作者認為應讀書,“今夫文之為道,未有不讀書而能工者也”。這裡的“讀書”就包含了學習前代作家,學習前人的創作經驗的含義。但作者同時又強調讀書而又能棄書,善於學習而又不機械模仿,才能獨抒性靈,獨出心裁,強調“文章者,莫貴於獨知”。這就是第二段所闡發的內容。
第三段中,作者進一步就“率其自然”的為文之旨進行闡釋。反對以“雕飾為工”,以“菁華爛熳”為美,主張淡泊,主張“去其鉛華”。這樣擺脫了形式上的束縛,作者的真情實感就能得到淋漓盡致的抒發,創作時就能進入無拘無束的創作境界,作品也就能顯示出雄渾磅礴的氣勢。而要達到這樣的境界絕非易事,需要長期積累,善於學習,堅持不懈,數十年如一日。
戴氏“行年二十,即有志於文章之事”,苦心孤詣,以自己豐富的作品實踐了自己的理論主張。戴名世的散文大多直抒胸臆,自然質樸,而又於淡泊之中呈雄奇之勢,具有登山望遠,臨海觀濤的恢弘境界,顯現出雄健壯闊的風格。

名家點評

合肥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黃季耕《中華歷代名文評賞》:“作者在文章的末段,聯繫自己作品實際,讚許劉言潔深得古人之旨。戴氏之文,大都直抒胸臆,洞見心靈,憤世之情極為強烈,批判的鋒芒時有流露,淋漓恣肆,犀利潑辣,自然明潔中寄意深沉,淡泊質實中開闊雄奇,他的作品正是其理論的實踐。”

作者簡介

戴名世(1653~1713年),字田有,一字褐夫。號藥身,又自號憂庵。安徽桐城人。曾補正藍旗教習,授知縣,不就,歸桐城南山。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中進士,進京任翰林院編修,參加編纂《明史》,時已五千七歲,後二年冬,御史趙中喬參劾他的《南山集》中有“狂悖”之語,下幾卿議棠,查出集中歷數晚明諸政權年號,以其眷戀“前朝”,不承認清朝“得天下之正”而被問罪,康熙帝親自下令處斬,株連三百餘人,文南山集砂亦披禁毀。戴名世足桐城派前孕時期的重要作家,理論與創作均對其後的桐城三祖發生了深刻影響。《南山集》囚被禁毀,現傳《南山集》為後人所輯,已非原貌。其代表性作品有《芝石記》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