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牆

舂牆

舂牆是民間人家建房子的一種建築方法,即用土來舂砌牆壁。過去莆仙人家建房屋就採用舂牆方式。舂牆是在基礎砌好後,在基礎之上舂牆成屋。其使用工具比較簡單,一副“牆合”用木板做成,大約8厘米厚,長2米,高70厘米。“牆合”一端用木筍穿插好固定,另一端為活動的。要接上牆頭,配上兩支大木錘,用來碓牆,還有一支木拍,剛開放牆合,牆體較為松疏,得用木拍反覆打擊,“噼噼啪啪”聲聞數里,使其堅固,牆壁光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舂牆
  • 分類:建築
操作細節,使用方法,運用範圍,

操作細節

舂牆使用的土要經過一番細緻的攪拌,即將紅土與另外的灰沙土、黑土等相攪拌,反覆用鋤頭翻動,曬上一定的水份。還要加入一些瓦片或小石頭,使牆體堅硬牢固。“牆合”按在牆上,將攪拌好的牆土倒進去,先用雙腳踩實,再用大木錘打實夯實。一橫又一橫地打夯,每一橫約打其四個點。一遍打夯後,又加入牆土,再進行一番打夯;又加入土,再打夯,一回“牆合”要經過三次進行打夯,然後開合,再往前接去。到了牆端又往上一層舂牆。農村的房屋一般蓋有兩層,最高的有三層,到頂端的三角尖位置約有11米之高。舂牆到門或窗之頂,得用小杉木架設上面,以減輕牆體對門窗的受壓。舂牆一般到兩層起,就得在牆合里加上一兩根木條,叫做牆骨,相當於現在的鋼筋,能增強牆體的拉力,使其更加牢固。
舂牆需要大批勞動力,一種是專門加工土料的,一種是肩挑牆土往牆合里倒,再一種就是打夯的工匠(師傅)。起初,搬運土料可以用手托上。到了一層(即樓板位置)就用凳子作墊,人站在凳子上把糞畚盛滿的土料,扔進牆合里。再高一點,就用樓梯,二人轉往。到了兩層高的牆,就得搭架子,鋪上木條,人肩挑土料,往上攀登。牆體舂到廳堂大約有7米高,按上一根杉木,稱為“燈架”,主要就得燃放鞭炮,分紅包給工匠。其它人分香菸及糖果等。到了頂端最高處,牆合得抬下來,按上脊屋杉木,這時稱為“完工”(方言叫“燒輝”),主人也得燃放鞭炮,分紅包分香菸糖果,以示慶賀。
“牆合”從牆頂下來時,應當披上紅布,穩當地安放在大廳一旁。

使用方法

民間建築使用這種舂牆方法,一般要在農曆八月至十二月間,因為下半年天氣乾燥,土壤容易曬吹乾,這種建築最怕下雨,陰雨天牆體不易乾,舂牆有危險,怕倒塌。所以遇到陰雨氣候就得停工。農村的這種建房,人員使用多,大都是鄰里自動獻出勞動力,無償勞作,互助聯盟。平原地區建房,因為土壤問題,往往採用預製土坯辦法。土坯舂牆,較之於土料舂牆安全,並且可以把閒散的時間準備土坯,在集中建房的那幾天,突擊舂砌,因為牆體全為乾的,可以一下子磊疊。

運用範圍

舂牆在陸豐地區作為建造房屋非常普遍,具體源於何時有待考查。舂牆是用固定好的長木框放好,然後往裡放入石料水泥沙,看起來比較乾涸,然後建築工人用舂椎將其舂實,極具地方特色。舂牆時還有歌謠,規定在舂的時候唱:招起來啦,啊出力啦,齊齊咯啊出力啦(閩南語)。這種建築特色直到出現了用磚砌才逐漸消失,現在已經普遍不存在這種建築方法了,但這種建築一直保留到現在,再過不久可能就會被拆掉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