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奧爾弗斯的十四行

1921年夏,里爾克隻身一人來到了瑞士小城米索,這個地方後來也被世人永遠銘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致奧爾弗斯的十四行
  • 創作年代:1921年
  • 作品體裁:詩歌
  • 作者賴內·馬利亞·里爾克
  • 創作地:瑞士米索
  • 創作靈感:女兒的病逝
作品原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只有誰在陰影內
也曾奏起琴聲,
他才能以感應
傳送無窮的讚美。
只有誰曾伴著死者
嘗過他們的罌粟,
那最微妙的音素
他再也不會失落。
倒影在池塘里
許常模糊不清:
記住這形象。
陰陽交錯的境域
有些聲音才能
永久而和暢。

創作背景

在這座小小的城堡里,里爾克完成了兩部聞名世界的組詩《杜伊諾哀歌》和《致奧爾弗斯的十四行》。1922年元旦,孤獨中的詩人收到朋友克諾普夫人的來信。在信中她述說著她年僅二十歲的女兒維拉·烏卡瑪·克諾普病逝的噩耗。正是維拉早亡給了里爾克創作的靈感,寫下這不朽的傑作《致奧爾弗斯的十四行》。

作品鑑賞

先看詩作第一節,我們注意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這節詩由一句話構成,中間包含一個讓步的句式,“只有”什麼,“才能”什麼。下一節詩和這節如出一轍,都採用了相同的結構方式。所以前兩節適合放在一起進行闡述。詩人提到“只有誰在陰影內/也曾奏起琴聲/他才能以感應/傳送無窮的讚美”。“陰影”到底指什麼?為什麼只有在陰影內才能以感應,傳送無窮的讚美?詩人並沒有闡明,似乎以“陰影”隱喻死後留得琴聲的遺響在人間。而在第二節中,詩人又提到“罌粟”這個意象,“罌粟”本為令人迷醉之物,可以讓人達到一種迷狂的狀態。在此,詩人用它與死亡的結合傳達出一種更加神秘的氣息。當他(她)擁有了像“罌粟”一樣“最微妙的音素”,他(她)再也不會失落,他(她)也真正理解了生命的含義和永恆的存在。依據古希臘神話記載,美少年納喀索斯面對流淌的河水自我欣賞,顧影自憐,最終投入波中化為水仙花。本詩最後兩節化用這個典故,似乎以納喀索斯比喻維拉這個早夭的少女,喻指死後的生命在生死交融的境域永生/)同時,又以生死合一與以生命換取不朽之美的寓意,象徵著美與生命超越生死的界限常留世間。

作者簡介

賴內·馬利亞·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奧地利詩人,20世紀最偉大的德語詩人。早期的創作具有鮮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亞民歌風味。1897年遍游歐洲各國後,他改變了早期偏重主觀抒情的浪漫風格,開始寫作以直覺形象象徵人生和表現自己思想感情的“詠物詩”。對資本主義的“異化”現象表示抗議,對人類平等互愛提出烏托邦式的憧憬。里爾克的詩歌儘管充滿孤獨痛苦情緒和悲觀虛無思想,但藝術造詣很高。代表作品詩集《生活與歌曲》、《祭神》、《夢幻》、《耶穌降臨節》 、《圖像集》、《祈禱書》、《新詩集》、《新詩續集》、《杜伊諾哀歌》和《獻給奧爾甫斯的十四行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