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薺

臭薺

臭薺(學名:Coronopus didymus (L.) J. E. Smith)是十字花科,臭薺屬一年或二年生匍匐草本植物。全草有臭氣,通常鋪地生,高可達80厘米,莖直立,基部多分枝。葉片為一回或二回羽狀全裂,裂片線形或狹長圓形,先端急尖。總狀花序,花極小,白色,萼片具有白色膜質邊緣;具白色長圓形花瓣或無花瓣;果瓣半球形,表面有粗糙皺紋,種子腎形,紅棕色。果實成熟時沿中央分離而不開裂,種子細小,卵形。3月開花,4-5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台灣、湖北、江西、廣東、四川、雲南。歐洲、北美、亞洲也有分布。為生在路旁或荒地的雜草。

臭薺是麥田、玉米、大豆多種作物的雜草之一,生長於人工草地,通過生活力的競爭,消耗養分,影響作物與草坪的生長。2006年昆明環保局通報臭薺為外來入侵植物。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主要價值,主要危害,物種危害,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一年或二年生匍匐草本,高5-30厘米,全體有臭味;主莖短且不顯明,基部多分枝,無毛或有長單毛。葉為一回或二回羽狀全裂,裂片3-5對,線形或窄長圓形,長4-8毫米,寬0.5-1毫米,頂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無毛;葉柄長5-8毫米。
花極小,直徑約1毫米,萼片具白色膜質邊緣;花瓣白色,長圓形,比萼片稍長,或無花瓣;雄蕊通常2。短角果腎形,長約1.5毫米,寬2-2.5毫米,2裂,果瓣半球形,表面有粗糙皺紋,成熟時分離成2瓣。種子腎形,長約1毫米,紅棕色。花期3月,果期4-5月。

產地生境

原產美洲熱帶。中國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台灣、湖北、江西、廣東、四川、雲南有分布。歐洲、北美、亞洲也有分布。為生在路旁或荒地的雜草。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

主要價值

【藥用部位】臭薺全草。
【主治】民間用於治療單純性骨折。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敷。
臭薺臭薺

主要危害

臭薺為旱作物地中常見的雜草。對貧瘠乾旱的土壤有一定的耐受性,通過競爭作用,消耗養分,影響作物、草坪的生長。
臭薺臭薺

物種危害

20世紀30年代在江蘇南部發現,隨農作物引種、糧食貿易等活動無意引入。種子成熟後,隨鳥類、鼠類及風力等因素的影響而傳播、擴散。作為外來入侵植物對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外來入侵植物與栽培植物爭奪光照、養分和水分,降低作物產量,從而對農業生產帶來直接的危害,二是有些種類通過形成大面積單優群落,占據該地物種生態位,使該地物種失去生存空間,降低物種多樣性,並使物種組成發生變化而給該地生態環境的穩定造成一定危害,臭薺是農田或果園中較多的常見雜草,影響果樹和作物的正常生長發育,造成減產。

防治方法

對於外來入侵植物的防控,應採取以下幾種措施:
①加強外來植物的檢疫,嚴把進口檢疫關,防止外來有害植物入境,這是最為關鍵的一環,此外要謹慎引種並加強對引進的外國物種的管理,儘快建立引種法規,嚴格執行引種程式。
②應加強對異地有害植物種類、分布、危害的調查,研究其生物學特性和入侵機理,為其防除提供科學依據。
③研究其可利用的一面,積極開發,變害為寶,不少外來入侵植物,也具有一定的利用價值。
④要採用多種積極有效的方法對那些已經產生危害的種類進行控制,將其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人工物理法:人工物理法主要為以人工拔除、火燒等方式進行清除,化學法主要是施用化學藥劑治理。
農業防治:深翻播種,防治向農田擴散為害。
化學防治:用二甲四氯、闊葉散等除草劑防治。除草劑一號即4氯苯取代硫尿,是一種根部內吸兼有觸殺作用的除草劑。在麥子播種後,每畝用50拓的可濕性粉劑200-300克,如水60千克噴霧,對臭莽等雜草,防除效果達85%以上。使用除草劑一號必須注意下述幾點:
  1. 用藥時間:除草劑一號對麥苗葉片有觸殺作用,以播種後出苗前用藥為宜。
  2. 播種質量:露籽麥較多的田塊,使用除草劑一號容易發生藥害。因此,散播麥播種後應提高耙地質量,減少露籽麥。
  3. 土壤濕度:土壤乾旱不能發揮藥效,因此,用藥後如果碰上天氣乾早,應及時抗旱。
  4. 藥劑應均勻噴霧,以防局部用藥過多發生藥害。除草劑一號的藥效能維持三個月以上,一般麥田只需用藥一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