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美學(自製美學:關於藝術與趣味的觀察)

自製美學

自製美學:關於藝術與趣味的觀察一般指本詞條

《自製美學》是由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 [美] 克萊門特·格林伯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製美學
  • 作者:[美] 克萊門特·格林伯格 
  •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 副標題:關於藝術與趣味的觀察
  • 譯者: 陳毅平 
  • 出版年:2017-5
  • 頁數:288
  • 定價:45.00元
  • 裝幀:平裝
  • 叢書:拜德雅·視覺文化叢書
  • ISBN:978756890468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什麼是美?一個古老而煩難的問題,從古至今都從不缺少思想的巨人為之爭辯不已。20世紀藝術批評巨匠克萊門特·格林伯格,在一個藝術與生活含混不清的時代里重新回到康德,以曉暢而通俗的語言參與美學大師的論爭。
本書收錄了格林伯格未曾結集的文章和1971年本寧頓學院系列研討會演講稿 ,反映了他對藝術趣味與品質的最廣泛見解。他堅持認為,儘管現代藝術家通過生產一些如此跳脫常理以至於無法被評價的藝術品來奮力逃避趣味的審判,但趣味仍然是不可抗拒的。他堅守藝術品質的標準,並認為去探尋一種媒介最具有挑戰性的要求是藝術家的責任,對此進行鑑別則是批評家的責任,而這兩者都是偉大藝術的必備條件。他討論審美體驗中期待和驚奇之間的相互作用,也討論偉大藝術所帶來的激動心情。《自製美學》使得我們可以審視批評家的心理是如何運作的,同時也會給他充滿爭議但又影響深遠的理論提供辯護(時不時還會給予反思)。查爾斯·哈里森的序言介紹了《自製美學》的寫作背景——格林伯格的藝術批評及20世紀批評的演變。

作者簡介

克萊門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1909—1994),20世紀下半葉美國最重要的藝術批評家,也是該時期整個西方最重要的藝術批評家之一。他的作品最簡明地闡述了193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晚期西方藝術評論的中心問題。他通常被認為是美國 “抽象表現主 義”的主要發言人,由於他的主要觀點代表了現代主義藝術理論的法典化,他便成了現代主義藝術與後現代主義藝術的分水嶺。著有《自製美學:關於藝術與趣味的觀察》、《藝術與文化》、《格林伯格藝術批評文集》(1—4卷)等。
譯者 陳毅平暨南大學翻譯學院教授。華中師範大學英語系本科(1989),天津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研究生(1995),武漢大學中文系博士(2004)。曾在武漢工學院武漢大學汕頭大學工作。多年從事英語和翻譯教學,主要研究興趣為語言學、語用學和翻譯。譯著主要有《海明威》(1997,第三譯者)、《英語名家散文》(1998,主編、翻譯)、《廢墟中的大學》(2008,第二譯者)、《平衡》(2015,第一譯者),在《英語廣場》等雜誌發表譯文70餘篇。

圖書目錄

總 序
前 言
致 謝
序言:藝術判斷
第1部分 文章
直覺與審美體驗
審美判斷
趣味會是客觀的嗎?
驚奇因素
判斷與審美對象
慣例與創新
對價值的體驗
審美話語的語言
小議審美距離
第2部分 本寧頓學院研討會 1971年4月6—22日
第1夜
第2夜
第3夜
第4夜
第5夜
第6夜
第7夜
第8夜
第9夜
附錄:“第一章”草稿
延伸閱讀
克萊門特·格林伯格的作品
其他作者的作品
索 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