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性瞼痙攣之肌切除術

基本介紹

  • 別稱:特發性眼瞼痙攣之肌切除術
  • 中醫病名:自發性瞼痙攣之肌切除術
  • 英文名稱:Excision of muscle of spontaneous spasm of eyelid
  • 就診科室:眼科
  • 常見病因:不詳
  • 傳染性:無
  • 傳播途徑:無
手術名稱,別名,分類,ICD編碼,概述,術前準備,麻醉和體位,手術步驟,術中注意要點,術後處理,述評,

手術名稱

自發性瞼痙攣之肌切除術

別名

特發性眼瞼痙攣之肌切除術;特發性瞼痙攣的手術治療;特發性瞼痙攣之肌切除術

分類

眼科/眼瞼手術

ICD編碼

08.9904

概述

特發性瞼痙攣是眼瞼輪匝肌及鼻眉間的降眉肌及皺眉肌非隨意性的攣縮,致病人不能睜眼,形成功能性失明。
由於特發性瞼痙攣的發病機制至今不詳,故仍沒有特效藥物治療。
手術治療的目的在於從眶周外部減輕或消除肌肉攣縮,解除因緊閉雙瞼所致的功能性失明,恢復視力。但其效果也不是絕對可靠的。
手術治療方法有兩種:①有選擇地切除面神經分支的顳支、顴支,降低其支配的眼瞼及眉毛肌的攣縮。由於不良反應嚴重,如麻痹性瞼外翻、眉毛下垂、流淚等,並有50%的復發率,已不被臨床採用。②次全切除眼瞼輪匝肌及眉肌,此法不良反應輕,復發率低,臨床多用。

術前準備

剃去頭髮,肥皂水刷洗頭皮,洗淨整個面部、雙耳。預防性抗生素及皮質類固醇的靜脈滴注(術前1d),有助於減輕術後腫脹及傷口感染的發生。

麻醉和體位

全身麻醉。

手術步驟

以冠狀及眼瞼成形切口為例。
1.第一步驟 降眉肌、皺眉肌、眶部輪匝肌的切除。
(1)畫出頭皮切口及中線標記,雙外耳道用濕棉球擰乾填塞,預防血液流入引起短期聽力障礙。手術野頭巾式縫合於預定切口之後。
(2)切口兩側至耳根下,正中至發緣線後3cm。
(3)切開皮膚及帽狀腱膜,術者及助手用手壓迫止血,並在傷口兩側緣上Dandy止血夾以銳及鈍性剝離製成冠狀瓣。
(4)暴露雙眶上緣及外側顴突骨膜,內側至眉間區鼻骨上面。眶隔不要打開。
(5)用Bovie電凝器分割切斷降眉肌、皺眉肌及眶部輪匝肌。
(6)頭皮及帽狀腱膜分層縫合。頭皮做數個垂直切口,以助估計頭皮切除的數量。頭皮下置引流管預防血腫、血清腫形成。
2.第二步驟 上瞼輪匝肌的切除。
(1)睫毛上8~10mm做瞼成形切口,銳性分離(向上、向下)其下的輪匝肌,該肌纖維直接位於皮下的不動。
(2)向上分割與眉間及眉毛肌切除的空隙相接,向下瞼板前3mm輪匝肌(近睫毛處)完整地保留,以提供術後閉眼之用。余眶隔前及瞼板前輪匝肌全部切除。
(3)完成止血後,皮膚間斷(帶瞼板)縫合,結紮不要太緊。
3.第三步驟 下瞼輪匝肌的切除。
(1)4-0絲線牽引下瞼緣以助分割。
(2)做下瞼成形術切口,略向外越過眶緣及顴弓,向下撕起皮瓣。
(3)所有眶部、眶隔前輪匝肌全切除,只保留瞼板前3mm輪匝肌,提供閉瞼時用。不要打開眶隔。7-0絲線間斷縫合。皮膚不要切除,預防術後收縮發生下瞼外翻。

術中注意要點

1.頭皮切口與毛囊成斜面或線狀,使術後禿頭到最低程度。
2.側面不切開顳筋膜,特別小心保護雙側顳淺動脈。它就在顳淺筋膜中,以保持術后冠狀瓣的供血。
3.術中眶上、滑車上神經、血管受損不可避免,術後頭頂部皮膚感覺麻痹,隨時間有改善但無法完全恢復。
4.術中用細針狀Bovie電凝器,既可切割又可止血。但皮膚不要過多電凝,以免壞死。
5.擴大手術野向外側放置拉鉤,用力要適當,避免損傷面神經分支。若切斷該神經分支則術後出現眉毛下垂,這是一種較為嚴重的併發症。
6.眼瞼皮膚儘量不切除,除非特別過多,預防傷口收縮後產生瞼外翻。

術後處理

1.疏鬆敷料置於前額及頭皮,用最小壓力在雙顳淺動脈區。為了術後觀察,包紮時眼眶部應外露。
2.床頭抬高20°,減輕組織水腫,間歇放冰袋於眼瞼上(術後48h內)。
3.注意冠狀皮瓣下血腫,引流條放1~2d取出。
4.每天抗生素眼膏塗結膜囊內,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酸酸鈣10ml加維生素C 1g,1/d,術後48h每日肌注止血敏250mg,抗生素靜脈滴注7d。
5.術後12~14d拆線。

述評

1.皮瓣下血腫、血清腫、皮瓣壞死、感染等的預防是術中止血徹底,勿電凝皮膚,術後給予抗生素治療。
2.前額、頭頂麻木、眉毛麻痹等術後併發症,術前應向病人講清,隨時間可逐漸好轉。
3.眼瞼腫脹可持續12周之久,適當理療可促進恢復。
4.術後眉毛不對稱,待瞼痙攣完全治癒後半年再考慮修復。
5.瞼痙攣仍未全消除時可在神經眼科及神經科醫師監督下,給予肉毒桿菌A毒素配合治療。但一定要比未手術前減量,間隔時間延長2~3倍,每療程治療次數也要減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