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五禽戲

自發五禽戲

自發五禽戲動功乃廣東氣功大師梁士豐所創。它自一九七九年問世以來,海內外學者達數十萬人之眾。並編著《自發五禽戲動功》一書於一九八一年出版。此功面世後功效顯著,療效迅速,受到海內外學者的歡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發五禽戲
  • 外文名:-
  • 人物:梁士豐
  • 問世時間:一九七九年
  • 書籍:《自發五禽戲動功》
簡介,特點,鍛鍊方法,演變規律,效應,

簡介

“五禽戲”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名醫華佗的“五禽之戲”,之後繁衍的流派甚多。功法的側重點有著眼於“內氣”、 “內”、“外”、“動”、“靜”、“剛柔”、“柔勁”、“導引 按摩”等等不同,風格各異。 自發五禽戲動功屬於五禽戲派生功法,但在練法上與傳統功法 有很大的差別,它屬於一種“自發運動”,是經入靜、放鬆、意守丹田等程式後,出現自發動作,如拍打、按摩、點穴,或近似虎、鹿、熊、猿、鳥等五禽的動作。功法具有動靜兼備、內外雙修的特點,是一門很好的性命雙修功法,也是一門丹道入門法。其意守、內視的方法都頗有特色。自發五禽戲動功是練功者先練靜功,運動內氣,靜極生動,引發外動,自發的表現類似虎、熊、鹿、鳥、猿的聲音、情態、外形和動作,以達到強身、保健、治病等目的。
梁士豐大師近照梁士豐大師近照

特點

其一是練功者可能自發產生虎,熊,鹿,鳥,猿等五禽動作。通過出五禽而補五臟經氣:出熊型補腎氣,治腎及骨痛,耳鳴等病症;出鹿型補肝氣,治 肝及眼,筋腱等病症;出鳥型補心氣,治心臟 及血管,舌等病症;出猿型補脾氣,治脾胃及肌肉,口腔等病症;出虎形補肺氣,治肺及鼻,皮膚等病症。
梁士豐大師近照梁士豐大師近照
其二是練功者可能自發產生循著自身經脈穴位及病灶自發而準確地進行拍打,點穴,按摩等動作。通過這種"外動",使練功者獲得通經活絡,祛除患疾的功效。
其三是當練功者如果沒有產生上述所說的"外動"時,還可能產生"內動",即體內有冷,熱,脹,麻等感覺。這種感覺的產生,是因為體內有內氣在運行。這種內氣運行如果遇到身體某部之病灶時,便會產生"氣沖病灶"的作用。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當病灶內不通之經絡被內氣衝擊而打通後,病者便康復。同 時,這種內氣運轉到一定程度時,便會循經而行進而自發打通大小周天,達到氣功家所稱之 "小周天通百病消,大周天通長命百歲"的奇特功效。因為這種"外動和內動"是無意識地全由內氣運轉而產生,所以它是屬於內功型的動功,因而治病強身的功效就十分顯著神速。

鍛鍊方法

練功前先要寬衣解帶,排除大小便以及除掉各種硬物,如手錶、眼鏡、鋼筆、硬幣等,以免練功外動時毀壞物體或碰傷身體。
一、練功姿勢:以自然站式為主,如體弱有病或不能久立者,可以採用平坐或仰臥式,或三者交替使用避免久立不能支持而產生頭暈心現象。
1.自然站式:兩腳開立,腳外側與肩同寬,腳尖平行向前,上體自然正直,微向前傾,兩手下垂,置於體前側,稍離開大腿,頭頸稍向前低,使鼻尖對自己肚臍。
2.平坐式:在高低適當的椅子上正坐,兩腳平放觸地,上身與大腿、大腿與小腿之間均成九十度角,兩下肢相距與肩同寬,平行向前,兩手垂於大腿兩側,小腿垂直於地面,頭頸正直,沉肩垂肘。
3.仰臥式:自然仰臥。
在三種練功姿勢中,站式易放鬆故易於發動,坐式則較難發動,臥式更難動。可根據練功者的身體狀況、習慣而選擇,亦可按病情需要,隨意擺自己感到舒適的自由姿勢來練習。
二、練功方法:擺好姿勢後,兩目輕閉。
1.用一隻手中指(男左手、女右手)按壓肚臍(臍內一寸即丹
田穴)四十九下,以使練功時意識能準確地集中在丹田部位。
2.默念口訣:“我心情舒暢,神態從容;我飄飄若仙,如入雲中;我氣血運行,經絡暢通;我意守丹田,靜極生動。”漸漸產生如騰雲駕霧的飄飄然的自我感覺。要注意練功的整個過程都要貫徹口訣的思想境界。當練到能發動以後,口訣可不默念,只存思想達到口訣的意境即可。
3.意想氣血自頭頂逐漸降至腳底,隨氣血下行時,所過部位都有好像棉花、海綿一樣輕鬆感,達到全身非常放鬆的意識,如此反覆進行放鬆三次(如練到能發動起來以後,則只放一次便可以)。
4.兩眼內視自己腳底的湧泉穴,整套功每作內視時,使意念做到好像氣血都注於該穴一樣,意守著它,男的默數七下,女的默數六下,稍停。
5.內視兩眼之間鼻樑的祖竅穴,默數三下(女的二下),稍停。
6.內視肚臍內,意守著默數七下(女的六下)。稍停。
7。內視肚臍,意想肚臍向後吸氣——不是口鼻吸氣,而是肚臍吸氣,分五段——即五下(女的六下),吸到丹田穴好像已貼住脊骨上的命門穴(其實只是意想,肚臍並沒有動,但如果動也可任其自然),稍停。
8.內視肚臍貼住命門,默數七下(女的六下),稍停。
9.意想肚臍向前呼氣,分五段——即五下(女的六下),呼至肚臍復原。
10.做完上述意念活動之後,就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肚臍內,默念與意想著“眼內視肚臍,耳內聽肚臍,腦內想肚臍”。此為 “三元歸一”。做到不注意自己的呼吸,眼耳口鼻都封閉著內向肚臍,稱為“四門緊閉”。如此反反覆覆地默念、意想,意識始終貫注於肚臍。久久守候,一直練至十五分鐘至半小時,甚至一小時,如果沒有產生“外動”就可以收功;若“外動”起來,則讓其自然地動,可以動半小時至二小時才收功。
11.收功法:首先想著自己要收功,若外動時則動作要停下來,把意識分散開來不再意守丹田,把意守部位移向腳底湧泉穴,動作便會慢慢停下來,然後意想肚臍內有氣,用意運氣自臍部左上角起向右、向下、向左、向上逆時針方向繞圈,繞臍而轉,由小到大轉三十六圈;大圈,上不過肋,下不超過髂骨和恥骨,即是在腹部的軟組織內轉圈;再反過來轉圈,由大到小,順時針方向轉三十六圈。轉完則把氣收回集中於肚臍內,然後把氣向全身慢慢放散開來,達於頭面手足(女性轉圈方向相反);最後搓熱兩手掌手背,以手掌擦面部至頭頂部和後枕三十六次。如果練站式,可接著緩緩徐步放鬆。

演變規律

一、按照上述鍛鍊程式練習至一定程度,就會產生不由自主的“外動”現象,這種“外動”是由於體內陽氣發動,衝動筋脈和關節而形成的。《內經》說:“清陽發湊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說明人體陽氣是走皮毛筋肉的外表和四肢的。外動起初是小動,往往是從患病關節或部位先開始動。漸至大動,再回復大動而停止。動作起初沒有規律,鍛鍊日久就有一定的規律性,會離發地自我拍打、按摩、點穴以及發生一些近似太極拳等“內家”拳的拳式動作,或發生一些平時習慣做的動作以及類似體操、武術、舞蹈等各種姿勢的動作,動作有快有慢,有剛有柔,千變萬化。有時會連蹦帶跳或隨地打滾,甚至有些平時自己做不出來的難度較高的動作,或是由於自身受疾病障礙而做不到的動作,也會在練功中自發地突然做了出來。還會自發地動出虎、鹿、熊、鳥、猿五種動物的形象和動作或聲音。而各人做出的各種動作,包括五禽動作,都是不盡相同的,所以沒有固定的圖解。但一般大致相同的是,發出虎形時,五指會抽搐起來形成五爪形,還會發出“呼呼”的聲音和老虎撲抓的動作;發生鹿形時,手指會收成鹿角狀,手從自己頭上兩側的角部伸出,並出現鹿的小跑小跳等形象;發生熊形時,則呈舉重的手勢,踏步慢走或隨地打滾的嬉戲形象;發出鳥形時,會如鳥飛翔輕飛柔和的形象,或發出鳥叫鶴鳴的聲音,或出現鳥翼(蘭花手。),鶴嘴的手型;發出猿形時,會五指撮攏成猿猴的撮鉤手型,做出攀樹摘果,或抓耳撓腮的形象,或發出猿啼猴叫的聲音。五禽各個形象還會表現出相應的臉部表情。有的人還發生喜、怒、憂思、驚恐、悲等情緒和聲音。按祖國醫學五行學說認為,五臟中的肺屬金,主悲哭;腎屬水,主驚恐;肝屬木,主惱怒;心屬火,主喜笑;脾屬土,主憂思。五禽戲又依次以虎、熊、鹿、鳥、猿相配。例如肺氣動則發生虎形,或有悲哭;腎氣動則發出熊形,或有驚恐;肝氣動則發出鹿形,或有惱怒;心氣動則發出鳥形,或有喜笑;脾氣動則發出猿形,或有憂思。這種理論的科學性究竟如何?有待專家的進一步研究闡明。在實踐中,練功時如果“外動”按五行相生髮出,就說明練者健康無病,或是疾病向愈或好轉;即:金生水,水生木,術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肺金(虎)→腎水(熊)→肝木《鹿)→心火(鳥)→脾土(猿)。若不按以上順序相應而出,而是相剋如:金(虎)→木(鹿)→土(猿)→水(熊)→火(鳥)這樣的相剋順序,就說明練者內有疾病,雖然由於五禽已出,病已開始好轉,但疾病未能痊癒。有些人練不出五禽,或是五禽中少出了一禽或兩禽甚至更多,則說明不出五禽的所屬五臟或與此有生克關係的臟腑有病,健康不正常。例如一位患風濕性心臟病十四年的人,練本功兩個多月,發出了四禽,身體情況雖然好轉,但還沒有發出鳥形(心,火),由此可知其病尚未痊癒;又有一胃病患者,練本功每次都少出了虎形,虎形屬金,這反映了木(肝、鹿)過旺克制著土(脾胃,猿)和木反刑金(肺,虎)。於是作指導的氣功師在患者練功時出完了鹿、熊、猿、鳥四禽之後繼續“外動”時,用腳踢了他兩腿上足少陽膽經的合穴陽陵泉,瀉了肝木之氣,患者便馬上出現了虎形,此後五禽盡出,胃病亦隨之漸愈。但有時由於練功日子淺,或每次練的時間不夠長,五禽動作也會不出來或未能全部發出,這就不算是病態的反映。假定產生“外動”現象一周以上還未出現五禽動作,則應把每次練功時間加長至一小時以上,這就可能會出現五禽動作。另一方面觀察患者練功時先動某個部位和抽、按、點的經絡路線和穴位,還可判斷出練者該經絡穴位所屬的臟腑或該部位存在疾病,根據病者氣沖病灶和發出“五志”情緒,亦可推想其疾病所主,從而患者某些潛伏的隱患也可能診斷出來。清代大醫陳修遠結合情志總結為:“肝怒聲呼心喜笑,脾為思念發為歌,肺金憂慮形為哭,腎主呻吟恐亦多”等等。
二、有的人在外動中先出現五禽,後出現拍打、按摩、點穴動作,亦有人與此相反而出現或交替出現,這都是正常的現象。
三、有的人練第一、二次就會動起來,亦有人練了較長時期甚至多年也動不起來,所見最長者十年才動出五禽。這是由於各人的入靜和意識集中於肚臍的程度不同,或因經絡敏感程度不同所致。另外,有些人本來已練習某種氣功並成了“定型”的習慣,改練本功就可能一下子不適應,需經相當長的時間鍛鍊,待適應本功後才能生“動”。上述各種情況,其關鍵還是在於能否意識集中於肚臍,越能意守丹田,則越容易發“動”。我們應特彆強調要注意 “意識集中肚臍(丹田)上”這點。“動”是必然的規律。遲早會發動起來的。
四、有的人在初練的一段時期內只有肚臍跳動或內氣運轉、氣沖病灶等“內動”的感覺,而無“外動”動作產生,這是“有內動就無外動”的規律,屬正常範圍。但經過相當時期的“內動”以後,一定會產生“外動”,這是“內動”推動“外動”的必然反映。
五、當發出了五禽戲之後,就會出現兩掌相合的合掌文經(或稱作達摩合十)動作,才進行收動,這也是一種規律。
六、當外動一段長時期以後,就會動極生靜。靜下來時除有內氣運轉,大小周天的感應之外,更進一步深化之時,還可達到虛無的意境,靜功上稱為虛靜功,或虛無功、清虛功。這時,大腦處於高度安靜境界,整個人好象己不復存在,只感到丹田或祖竅或湧泉這些主要穴位存在。練五分鐘虛無功就相當休息一小時的效應。國外訓練運動員的資料表明:練五分鐘的氣功,對恢復精神功能的效果,幾乎和採用一小時傳統恢復手段相同。
七、練功經靜極生動至動極生靜之後,最後能達到動靜合一的熟練程度。練功前先意識本次練功自己要練五禽動功,則練功時便自然發動;若意識是要練大小周天內氣運轉或虛無功,則練功時就靜止而不產生外動,這是“功夫老到、爐火純青”而達到動靜自如的境界。
八、練功至較長時期、身體好起來,但出現不思飲食、睡眠少、清心寡欲等情況而精神卻很好,這是達到道家氣功修煉中的 “三全三圓”(即:戒思慮神全,戒言語氣全,戒色慾精全。精圓不思欲,氣圓不思食,神圓不思寐)卓有成效的佳境。
九、練功相當時期後,內氣運轉達到一定功夫時,就將會自發打通小周天、大周天,在未通前則會先出現按大、小周天運行的路線進行不自主的拍打按摩。
十、小周天的循行路線是感到有內氣自背後陽經而上,面前陰經而下,只是在上身前後正中的任、督二脈及兩側的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等部位運行流轉;內氣起自會陰,循長強上尾閭、夾脊、玉枕、百會,向下經祖竅分兩股從眼下(鵲橋)至兩顴,各分兩股,一入口內,順舌頭下腹部至丹田,此時當氣至口內時,舌頭會自發地頂上上顎,使氣通過舌尖而下,達于丹田。此時若是苦尖沒有自發地頂上上顎,則練功者就會覺得氣不能通向下部,這樣就應有意將舌尖上抵上顎,氣便能通向下而達於腹部丹田。另一股氣則經重樓(鎖骨中部),順胸前而下至丹田,與上股氣會合而下返會陰。臨床上有例女性練功者初通小周天時,逆經而行,覺得當肚臍吸氣時,一股氣從任脈直上百會,然後由百會下玉枕、夾脊、尾閭達會陰。經用意識誘導使肚臍吸氣時下會陰,再從督脈而上,任脈而下,這樣就達到氣順小周天從陽引陰的路線而循環運行。一般練本功的人如能完全按程式去練,小周天是自發地打通的,亦無須誘導其循行路線。
十一、大周天的循行路線是在小周天通達的基礎上,當氣從會陰循督脈(包括兩側足太陽膀胱經)上至夾脊到大椎穴時,就分開三股氣;一股繼續上行循小周天運行;兩股則分叉向兩上臂的陽面而下(手三陽經),經手心勞宮穴,再從手和上臂的陰面而上(手三陰經),行至重樓與從頭面下來那股氣會合;又分兩股,一般氣直下丹田,在丹田由左向右繞臍、腰一周(帶脈),回丹田而下達會陰;另一股經兩腋下直下會陰,從會陰起,分兩股,沿兩腿後外側之足三陽經下達湧泉穴,再由內側足三陰經而上行返回會陰。以上的大周天循行路線是通過了全身的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練本功不必追求大小周天,只能聽其自然,倘若自然通了全身之氣而不是按上述循行路線而走(如上述小周天逆行一例),則可加之以意識引導使氣循上述大小周天順經而走。
注意事項
一、本功無須注意呼吸,讓其自然呼吸即可,但有人由於長期練習某種其它氣功,習慣於注意呼吸,如練本功較長時期後仍改變不了注意呼吸的習慣,這時可以把呼吸調整為意想肚臍呼吸,吸時意想肚臍吸氣向後(脊柱)收,呼時肚臍呼氣向前放出來(注意這只是意想,不是有意將肚臍收縮或放出,肚臍動或不動均聽其自然),此亦即“丹田呼吸”。
二、練習本功切勿主動有意識地去追求動,只能聽其自然,專心致意練下去,就會動於自發自然。即使暫時沒有產生“外動”,也同樣能收到練靜功的效果,起到使大腦皮層處於“保護性抑制狀態”,從而修復機體的各種功能的作用。若越是追求外動,則會造成意識分散,不能集中在丹田部位,這樣就更難發動,即使能發動,往往動完後會產生頭暈或發冷等弊端,這是應該注意防止的問題。
三、外動開始產生時,不要怕醜而不敢讓其發動,亦不要害怕,不要受所謂“外動”是“偏差”的觀點影響而不敢讓其發動,應讓它自發自由地動,值得注意的是,要學會控制,避免開頭不會控制,造成大動不能自制的弊病。控制的方法是:初動的頭幾次均不宜動得時間太長,以免大動不已,當動到20~30分鐘,就應該逐漸用意識誘導它慢慢停下來,即心中想:“我要停下來,我不想動了。”經過如此反覆的意念抑制,就自然會停下來,恢復到平靜狀態。如果初次動時,或拍打按摩起來很劇烈,這時就應有意識地控制,不要讓其動作做得大劇烈,要想著:“慢一些,慢一些。”同時不再意守丹田,而把意識降至湧泉守一會,又把意識分散開來,這樣動作就會和緩下來。練習本功應學會控制,這樣才會收到好的效果,而不出現偏差。
四、外動時,意識始終要集中注意於肚臍上,即“意守丹田”,不要分散到外動的動作上。否則,練功的功效就會大減。在實踐中,曾有一些人在習慣於“外動”以後,就不意守丹田而讓其外動。結果,練功一段時期,病情仍無好轉,後來注意守著丹田來外動,病情顯著好轉起來。
五、外動時出現跳躍而跳得劇烈,就要用意識向下想,兩手用意向下垂,把意守丹田部位移向腳底的湧泉穴,想著氣血下降至腳底,反覆默念“我不跳了,我不跳了”。這樣便能漸停下來。
六、外動時彎腰或蹲下站不起來,甚至隨地打滾,這都是正常現象。但為避免弄髒衣服和碰撞障礙物,此時應在動作過程中用意將兩手向上舉,把意守丹田部位向上移到頭頂百會穴,並移至上舉兩手的指尖,兩眼往上內視,不斷暗示“我要站起來”,這樣就能逐漸起立,所產生跳躍或隨地打滾的動作,都不必害怕,應讓其自然發動,注意運用意念控制即可。
七、外動時,若出現“內氣”猛烈向上涌的感覺,就應及時用意念引導氣向下降,使氣降至腳底湧泉穴,以防止氣向上涌,造成頭重腳輕而打筋斗或突然倒地的現象發生,特別是高血壓、冠心病的患者尤須注意這點“降氣”要領,假若是胃氣上沖或是肺氣上涌,則要把氣噴出,不需降氣。
八、外動時,若出現旋轉得厲害,這樣容易引起氣血上涌,造成頭暈或突然倒地,甚至導致功後頭暈頭脹等不適,因此應有意識地加以控制旋轉。首先想著要停下來,然後把意守移至腳底湧泉穴。若是向左旋轉的話,則意想著向右旋轉和停下來,兩手同時有意地向右擺,以幫助停止旋轉,這樣便能逐漸停下來,倘若經過多次如此控制仍然旋轉,就立即有意識地慢慢坐下來繼續練功,則旋轉便可停止。
九、外動時,切勿中途突然收功。若想中途收功不練,必須先以意識誘導,反覆默想“我要收功了,停下來吧”。待動作停止下來,再接收功法來收功,否則,可能出現全身發冷,或頭昏腦脹,或起雞皮疙瘩等等副作用。如果受到意外干擾停下來出現副作用的話,可在盡短時間內重新再練功,在練功中會出現拍打按摩或內氣運轉來自我解除。
十、出現“外動”以後,每次練功時就容易動起來。有的人不等做完開頭的意念,意守穴位等程式就任其發動,這樣收到的效果遠不如按程式做完後的發動,而且容易引起大動不能收功的弊病。在臨床實踐中,有一例就如此,結果四個多小時經幫助才能收功。同時,按照前人的說法和經驗,祖竅是上丹田,臍內一寸是中丹田,會陰是下丹田,湧泉是底丹田,百會是頂丹田,都是大小周天必經過的主要樞紐,若不按此程式意念與意守,以後則很難自發地能打通大小周天,因此,必須堅持做完開頭的程式,才讓其發動。
十一、練站功時若覺頭暈,應慢慢坐下來,繼續練習,以防止突然倒地。
十二、如果練功地方狹窄,障礙物多,外動時可在適當的時候微微張眼視察環境,步幅隨機控制,避免意外碰撞受傷。
十三、每次大動後,次日如果感到很疲勞則應休息一兩天才繼續練功,特別是體質差的人,要注意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不要操之過急,原則上以不疲勞為度。
十四、初練時若未有“外動”產生,練習的時間和次數都可適當增多,可於每日早、午、晚都練一次。當“外動”產生後,若只是小動,運動量不大,可每日練二至三次;如“外動”劇烈,則依上條而練。
十五、練功時間可於清晨、睡前、以及飯前後半小時或一小時以外的時間進行。總之,過飢或過飽均不宜練功。
十六、初練者不能控制自動動作之前,應選擇在平坦寬闊的地方練習,切勿在涼台,河邊,高處邊緣地方練習,以防發生事故。
十七、婦女經產期可將本功改練為靜功,意守丹田時只輕輕用意,思想上有所控制不讓其發動,則可變成是靜功的形式,即使動起來也只是小動而已,並無妨礙。
十八、若練完功後覺胸悶,可作逆式深呼吸幾次以解除。作法是:吸氣入胸中,隨呼氣時把氣下壓入丹田,吸氣時,兩手伸直,從體側手心向上徐徐舉至頭頂;呼氣時,兩手心向下經面、胸前向下壓掌至腹前,或下壓至地上。
十九、練功後,感到全身發冷,可作低位靜立半蹲1分至5分鐘,就能全身發熱而冷自除。動作是兩腳開立紮成馬步,大腿蹲平,兩手抱拳收緊於胸側。
二十、練功後若覺腹部脹滿,內氣不散,可用“肚臍內氣繞臍加力轉圈收功法”(見前),則脹氣便可解除。
二十一、練功後感到頭暈、乏力,這是由於練功時間太長,動後劇烈或旋轉太多之故。此時應靜坐意守腳底湧泉約10分鐘,再搓手擦面36次,並以拇指按壓兩側頭部的太陽穴,後枕風池穴和頭頂百會穴,每個穴位左右轉圈按壓36次;最後做“擊拍四肢”動作:以一隻手掌拍擊另一手臂,從上至下,前後左右皆擊拍均勻。然後兩手掌齊拍下股,從上至下,前後左右地拍打,症狀便可緩解至消失。
二十二、臥式練功,若練至入睡,則無須作收功法。
二十三、當練功至熟練地產生《五禽戲》之後,就可減去練功方法中的第1、2點,只存思想意境達到集中肚臍內一寸的丹田部位以及口訣的要求便可。但其他程式則必須做,不能減少,以免出現偏差。

效應

一、練功中若口中唾液分泌增多,這是練功取得效果的反應。應把唾液咽下,並內視其直下達丹田。
二、練功中有時會感到氣沖病灶而疼痛,此時應予忍耐,經多
次練功而氣沖病灶,病灶便有可能逐步消除。
三、練功中凡出現酸、麻、冷、熱、脹、痹、壓重、蟲行蟻
走、皮膚瘙癢,肌肉跳動、筋脈抽搐竄動,關節作響、精足陽舉等感應,是練功有效果的反應,正如針灸學上的“得氣”一樣,起到通經絡、活氣血的治療作用。故對產生這些現象不必害怕,亦不要有意地追求,如覺得難以忍耐時,練功中亦可有意地用手作局部按摩,使這些現象緩和下來。
大動不已的收功方法:本功按照規定的程式進行鍛練,絕大多數人便可自然地收好功。但有極個別的人由於經絡特殊敏感,或是有些人沒有完全按規定程式去練,就可能收不好功;有些人不是練本功的靜功,由“靜極生動”而引起大動不已,這就容易造成所謂“走火入魔”,嚴重者導致精神失常、舞蹈病類型,則急需採取如下方法,防止偏差出現,做到完全收功。 一、意念與意守升降收動法 當大動不已,不能收功停止時,青先要意識上不要害怕,思想鎮靜地按如下十方法進行:先是想著自己要求動作停下來,默念“我要停下來,我要收功了”,如此反覆多次。同時把意守部位由肚臍丹田穴降至腳底湧泉穴;稍停,守候約5秒至10秒鐘;然後把意守部位轉為頭頂百會穴;稍停,守候約5秒至10秒鐘,如上法把意守部位反覆升降數次(要注意,意守方法要兩眼內視該穴,意想著氣血都集注於意守部位上),這樣,動作便會慢慢停止;倘若還未能完全停止,就將意守部位移至肩井穴上,好象有一個重擔壓於肩上,動作便會自然停止,然後進行肚臍內氣繞圈,搓手擦面等法收功。 二、點穴強制收功法 假定上述方法還未能全部停止動作(此時必然是動作己大減和緩慢了),除繼續作意念,意守升降外,自己則有意識地用手按壓、抓捏肩井穴,或由別人按壓、抓捏肩井、天宗等穴位,這樣,動作便可停止。然後做肚臍內氣繞圈和搓手擦面動作收功。 三、逆呼吸收功法 若經上法動作停下來後,但還有些少余動,有時還想動一下才舒服,這時就可作逆呼吸收功法以調整;即是站式或坐式,兩手手 心向上,由體側向兩邊慢慢上舉,隨即兩腳跟徐徐離地,提起使腳尖著地,同時作深吸氣入胸中,當兩手上舉伸直至頭頂,兩掌心相對時,深吸氣已盡,不能再吸;就把兩掌經面前,掌心向下按至腹前,與此同時作深呼氣,兩腳跟慢慢降下落地。深呼氣時把氣下壓至丹田裡,如此反覆作幾次逆深呼吸,則余動便可解除。 四、內氣繞臍加力轉圈收功法 若以上收功法做完後,余動還未能完全停止,就重新做一次肚臍內氣轉圈,左右三十六圈。內氣轉圈時,腹肌有意用力地一收一放地配合內氣轉臍上和臍下,當收腹時氣向上繞臍,舒放腹時氣向下繞。若是意識未能控制和指揮腹肌的收放,就用右手按壓著腹部,左手蓋於右手背上,用手加輕力按繞臍周,余動即可停止。 五、辨證論治收功法 當上述各項收功法做完後,動作基本上能夠控制,但身體上某個部位還有微動或不適,此時則應根據辨證論治給予按摩點穴。如微動而且覺腰部酸痛,取崑崙、承山、委中、環跳、腰眼等進行點穴按摩,繼則點按華陀夾脊位置,運搖手足,然後讓練者睡覺半小時左右。這樣,所有外動產生大動不已者均可消除。在大動不已以後,應休息三天,停止練功。三天后重新再練,練功時必須完全按照程式去做,練至20分鐘,出現大動時便開始進行收功。這樣經過兩三次訓練後,便可自我控制自如地收功。 如您想了解更多的相關知識,請上網查詢或登錄部落格查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