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分化

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也稱為自我分辨、自我辨別,是由家庭治療的代表人物鮑恩提出的,是鮑恩理論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論,理智和情感在心理上的分離以及將自我獨立於他人之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我分化
  • 套用學科:心理學
簡介,作用,

簡介

自我分化也稱為自我分辨、自我辨別,是由家庭治療的代表人物鮑恩提出的,是鮑恩理論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論,依照Bowen的家庭系統理論,可以從內心分化層面與人際關係分化層面來界定自我分化。在內心 層面上,自我分化是指個體將理智與情感區分開來的能力,即在某個特定的時刻個體是受理智還是受情緒支配的能力。在人際關係層面上,自我分化是指個體在與人交往時能同時體驗到親密感與獨立性的能力。
自我分化包括兩個過程:一是把自我從他人那裡分化出來,另一個是分辨理智過程和感受過程。

作用

自我分化的核心是一個人與父母的關係,一個健康的人能夠不斷地與父母進行情緒上的分離,鮑恩用“未解決的情緒依戀”來形容親子之間的那種緊密的、完全共存的無法分離的低分化的依戀狀態,這種依戀狀態主要來自三個方面:(1)父母自己及其家庭遺傳的未解決的依戀程度;(2)父母在婚姻中造就的依戀方式和行為;(3)父母和家庭在生活中關鍵時期和體驗的焦慮程度,以及對焦慮的解決方式和處理方式。
自我分化良好的個體在與人相處時能夠維持獨立自主與情感連結的平衡。他們在與人相處時能夠保持一個清晰的自我感,能夠處理好“我”的位置,面對壓力時也能夠堅持自己的觀點,而不去迎合他人的期望。因此,這樣的個體在與人相處時能保持靈活的距離,能分化情緒和理智,堅持自己不被別人的感受所控制。
自我分化水平較低的個體,其行為只能依據情緒反應,容易依賴他人,容易產生融合狀態,在處理問題時極容易受外界的影響而缺乏理性的判斷。尤其當面臨壓力時,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人可能會採取兩種極端的適應模式:一是迴避他人,以避免因害怕失去自主性而產生的焦慮感;另一種是通過親近、依賴他人,來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