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發明:近代道德哲學史

自律的發明:近代道德哲學史

《自律的發明:近代道德哲學史(套裝共2冊)》展示了近代道德哲學家對道德的理解是如何從作為服從的道德、作為自治的道德再發展到作為自律的道德,並一步步為人類爭得自己應有的價值與尊嚴的。它不僅闡明了康德道德哲學的核心問題以及他得出自己獨特的倫理學觀點的過程,而且還揭示出宗教思想、政治思想與道德哲學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錯綜複雜的交織關係。最後,作者還對道德哲學以及道德哲學史本身作出了自己的獨到理解。它不僅能讓讀者把握近代道德哲學史的發展脈絡,更能讓讀者見識思想交鋒中思想家們精緻入微的分辨力和洞察力。無論讀者是否同意其觀點,閱讀過程本身都是一種思想的歷練。

基本介紹

  • 外文名:The Invention of Autonomy:a History of Modern Moral Philosophy
  • 書名:自律的發明:近代道德哲學史
  • 作者:J.B.施尼溫德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頁數:817頁
  • 開本:16
  • 譯者:張志平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2635344, 978754263534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自律的發明:近代道德哲學史(套裝共2冊)》是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J.B.施尼溫德 譯者:張志平

圖書目錄

序言
致謝
關於引用和縮寫的說明
導論
一、近代道德哲學史的主題
1.道德哲學與社會變化
2.道德與自治
3.道德與宗教
4.道德、認識論和道德心理學
5.本書的組織結構
第一部分 近代自然法理論的興衰
二、自然法:從理智主義到唯意志主義
1.自然法理論的起源
2.聖·托馬斯的自然法道德
3.唯意志主義的意志和善
4.路德的兩個王國
5.路德的唯意志主義
6.加爾文人文主義的唯意志主義
三、撇開宗教:共和主義與懷疑主義
1.virtu與玩弄權術的君主
2.自治的共和政體
3.被重新發現的皮浪主義
4.蒙田:懷疑主義與信仰
5.蒙田的檢驗
6.一種蒙田倫理學?
7.沙朗:折衷的懷疑主義
8.戰爭與道德
四、重述自然法:蘇亞來斯與格勞秀斯
1.蘇亞來斯:法中的意志和理智
2.蘇亞來斯:法及其頒布
3.蘇亞來斯:守法的動機
4.格勞秀斯與宗教信仰
5.格勞秀斯難題
6.“即使我們應該承認……”
7.美德的不充分性
8.權利與共同體
五、走向極致的格勞秀斯主義:霍布斯
1.欲望和衝突
2.從心理學走向道德
3.實踐中的道德規範
4.霍布斯的唯意志主義
六、愛的道德:坎伯蘭
1.作為法的愛
2.愛作為法的地位
3.從自愛到仁愛
4.上帝、法和義務
5.道德中的合理性
6.無知與服從
七、最重要的綜合:普芬多夫
1.道德存在
2.道德善與自然善
3.自然法知識
4.完全責任與不完全責任
5.法與義務
6.普芬多夫唯意志主義的意義
八、近代自然法的崩潰:洛克與托馬修斯
1.洛克與格勞秀斯難題
2.道德科學的諸要素
3.作為科學的道德
4.洛克的唯意志主義
5.道德中的啟示與理性
6.洛克早期的自然法思想
7.公正和愛
8.經驗主義道德與唯意志主義
9.托馬修斯:拒斥唯意志主義
10.義務和忠告
11.對法和道德的區分
第二部分 至善論與合理性
九、近代至善論的起源
1.被基督教化的斯多葛主義:德·維爾和李普修斯
2.徹伯利的赫伯特:宇宙與共同概念
3.赫伯特:共同概念、道德和宗教
4.笛卡爾的唯意志主義
5.笛卡爾:無知與美德
6.笛卡爾:幸福、激情與愛
十、通向上帝之路(上):劍橋柏拉圖主義者
1.惠科特:作為宗教核心的道德
2.約翰·史密斯:完善、愛和法
3.莫爾:愛的公理
4.柯特沃斯:一種倫理學的形上學
5.劍橋柏拉圖主義與自由意志
十一、通向上帝之路(下):斯賓諾莎和馬勒伯朗
1.斯賓諾莎:無目的世界中的倫理學
2.智慧和善的生活
3.斯賓諾莎的社會
4.馬勒伯朗士:惡與上帝的普遍意志
5.秩序、美德和幸福
6.立下功德
7.馬勒伯朗士的道德
十二、萊布尼茲,反革新的至善論
1.最好的可能世界
2.自由以及為理由所決定
3.愛、公正和完善
4.反對普芬多夫:法和意志
5.反對普芬多夫:正當性與動機
第三部分 面向世界本身
十三、沒有拯救的道德
1.伽桑狄對伊壁鳩魯主義的重建
2.自由意志與上帝的不可理解性
3.道德與隱匿的上帝
4.尼科爾:利己的智巧
5.培爾:這位品德高尚的無神論者與宗教
十四、美德的重獲
1.美德與法
2.烏托邦中的美德
3.哈靈頓的“空心公民”
4.沙夫茨伯里的政治學
5.激情的多樣性
6.道德感受、唯意志主義和懷疑主義
7.美德、幸福以及完美無缺的公民
十五、嚴苛的道德:克拉克與曼德維爾
1.自由意志與行為理由
2.數學化的道德
3.理性的能動性與道德
4.最好的可能世界中的道德
5.道德和對基督教的需要
6.曼德維爾:道德的自然化
7.有違本性的道德
十六、愛的局限性:哈奇森和巴特勒
1.卡麥可:普芬多夫在蘇格蘭
2.哈奇森的仁愛道德
3.道德與情操
4.理性、動機和估算
5.巴特勒:人性的複雜性
6.良知
7.自愛、仁愛與道德
8.上帝與道德
十七、休謨:美德的自然化
1.作為情感科學的道德哲學
2.欲望、信念與行動
3.贊同法則
4.人為的和自然的美德
5.義務
6.休謨與古典共和政體
7.道德與宗教
十八、抵制無父的肚界
1.情感主義、懷疑主義和新理性主義
2.普里斯的直觀主義
3.直觀與動機
4.道德與保佑性看護
5.亞當·斯密:重述情感主義
6.被消解的道德哲學
7.里德:積極權能
8.捍衛顯而易見的直觀公理
9.自由與道德
10.里德的遺產
十九、自愛的高尚效果
1.聯想與效用
2.上帝與最大幸福
3.利己主義與改革:愛爾維修和霍爾巴赫
4.邊沁:創建世界自己的道德
5.薩德:腐化墮落的社會中的自愛
第四部分 自律與神聖秩序
二十、完善與意志:沃爾夫和克魯修斯
1.沃爾夫:對體系的需求
2.沃爾夫的心理學
3.沃爾夫的倫理學
4.對虔信派的評論
5.克魯修斯:自由意志的意義
6.自由與美德
7.道德與上帝意志
二十一、宗教、道德與改革
1.伏爾泰與唯意志主義
2.拉美特利:放任的無神論
3.狄德羅:沒有理論的道德
4.盧梭:道德的起源
5.人性的轉變
6.走向古典共和政體
7.沒有干預的保佑
二十二、自律的發明
1.走向道德法
2.論盧梭的影響
3.神正論與道德
4.神正論與自由
5.理性與情感
6.道德與兩個世界
二十三、道德哲學史上的康德
1.與上帝平等
2.從自治到自律
3.意志與欲望
4.自然法、義務與道德必然性
5.倫理學方法
6.美德、愛與完善
結語
二十四、畢達哥拉斯、蘇格拉底與康德:理解道德哲學史
1.蘇格拉底敘事
2.畢達哥拉斯敘事
3.啟示與理性
4.康德與畢達哥拉斯敘事
5.道德哲學只有一個目標嗎?
6.道德哲學的連續性及其嬗變
7.道德哲學的進步
參考文獻
1.資源
2.評論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聖經》引文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