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自愛自強

自尊自愛自強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許別人的歧視,侮辱。是一種健康良好的心理。自愛, 寧願將愛戀指向自己而不指向他人。自強。指自己努力向上。自我勉勵,奮發圖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尊自愛自強
  • 拼音:zì zūn
  • 基本解釋:自我尊重
  • 漢字:自尊
自尊,自愛,詳細解義,基本概述,自強,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自尊

詳細解釋:
1. 自我尊重。
禮記·表記》:“不自尚其事,不自尊其身。”《韓非子·詭使》:“重厚自尊,謂之長者。”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三》:“ 纏 ( 纏子 ) 墨 者,蔑 董 ,自尊其教,固不足憑。”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由於習慣--她孤獨慣了,加上自尊,因此,她一直不為人注意地坐在人們的背後不發一言。”
2. 自加尊號。
史記·楚世家》:“ 楚 熊通 怒曰:‘王不加我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為 武王 。”《漢書·高帝紀上》:“ 羽 矯殺 卿子冠軍 ,自尊,罪二也。”
個體由肯定的自我評價引起的自愛、自重、
自信及期望受到他人、集體、社會尊重與愛護的心理。

自愛

【詞目】自愛
【拼音】zì'ài
【英文】[self-love]
【基本解釋】
1. [self-love]
2. 愛自己
3. 寧願將愛戀指向自己而不指向他人
4. 對自己的幸福或利益的關心
5. [regard for oneself;self-respect]∶愛護自己的身體;珍惜自己的名譽

詳細解義

1. 自己愛護自己;自重。
老子》:“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史記·高祖本紀》:“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願季自愛。” 唐 韓愈 《答劉秀才論史書》:“仆雖騃,亦粗知自愛。” 明 方孝孺 《與訥齋先生書》:“違遠日久,願見之心甚於饑渴。冬寒,惟萬倍自愛。”
2. 自己喜愛。
劉長卿聽彈琴》詩:“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宋 蘇軾 《東坡》詩:“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基本概述

自愛就是向自己敞開胸懷,使自己能感受周圍和自身的一切;自愛就是願意接受自己所做的一切,不加任何評論或批判;自愛就是給自己以足夠的重視與關注,以使自己能常常和自己接觸;自愛就是讓自己這樣地生活,說出自己受感動的東西,說出自己覺得重要的東西,使自己越來越為自己和別人所看見;自愛就是做自己生活以及所經歷、所領悟和所發現的事物的主人,並對其承擔責任;自愛就是我怎么樣對自己很重要,但這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而不是別人的價值來判斷的;自愛就是不要脫離世界其他部分去觀察自己,體驗自己,而要把自己作為整個世界的一部分來理解;自愛就是給自己一個生活方向:“我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
自愛就是直面自己,與自己進行溝通,就是你對自己來說是很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幸福。通過傾聽自己,感受自己,追蹤自己,放棄對自己的控制,從而表達自己,表現自己,有助於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多地認識自己。你是否自愛,取決於你的感覺如何。你千萬不要孤立自己,你尋找與別人的共處,你知道你需要通過他們來認識自己以往的人生經歷。當你熱愛自己時,你就是強者,當你不愛自己時,你倒不如說就是個弱者,你表現自己越少,你認識自己也就越少。如果你願意尊重自己,別人也會尊重你。因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認為,這個世界只有他一個人。
[regard for oneself;self-respect]∶愛護自己的身體;珍惜自己的名譽

自強

【詞目】自強
拼音】zì qiáng
釋義】自強
(1)指自己努力向上。自我勉勵,奮發圖強。
禮記·學記》:“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2)指國家自力圖強。
《宋史·董槐傳》:“外有敵國,則其計先自強,自強者,人畏我,我不畏人。”
解放後,中國人民繼承了自強不息的傳統美德,在毛澤東“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號召的鼓勵下,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我們也必須發揚自強美德,去適應日趨激烈的競爭。
自強道德規範,也就是孔子反覆強調的“求諸己”。所謂的“自強不息”,所謂的“求諸己”,主要強調以下內容:

第一

自強首先要求自立,確立靠自己不靠別人的觀念,與一味依附別人的奴化心理徹底決裂,與依賴別人恩賜的僥倖心理劃開界限,把爭取個人利益和幸福,放在自己努力的基礎上。自己的利益自己爭取,不求別人代辦,不求別人恩賜。這是因為,由別人爭取來的利益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個人利益,由包打天下情結形成的依賴關係,最終將轉化為依附關係,而形成新的奴役關係。所以,自強規範不但要求自己,也要求別人不越俎代庖。自強要求的自主,是自己對自己負責,自己承擔對自己的責任,自強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當然,我們說的自主絕不是自我封閉,而是強調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自身,主要責任在自身。在爭取自身利益上,友誼和援助是次要的,是輔助性的。同時,也只有做到自立自強,才能贏得友誼和援助。

第二

自強的規範要求自信,自己對自己有信心,充分認識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自信的人才能自主,才不對別人抱有幻想。依附於別人的人,往往是缺乏自信的人。信心就是力量,力量來源於信心。人因為失去信心而自我萎縮,人也因懷有信心而自立自強。自信不是自高自大,孤芳自賞,自信是建立在對自己全面認識的基礎上的。自信不是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而是對自己克服困難的勇氣、信心和毅力的信任,是對自己會做得儘可能好的信任。自信的本質是一種自我宣誓式的決心。自信不是對別人不信任。相反,充分信任同志,充分信任環境的人,才會有真正的自信。對周圍條件和環境的充分認識和了解,對友誼和支援的尊重,是建立自信的條件。懷有自信心的人,才會堅持自主意識,堅持對自身潛力的開發。自強規範依賴自信心的支持,自信心是自強規範的必備要素。

第三

自強規範必然要求自勉,自己勉勵自己,自己鼓舞自己,自己激勵自己。也就是自己激發自己的積極性,自己作為自己的動力源,自己開動自己,自我發動。無論是自主還是自信,必然要落腳到行動上,落腳到積極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上,落腳到充滿希望、精神激昂的人生開拓中。有為的人生哲學,樂觀的人生態度,積極的開拓行動,昂揚奮發向上的精神,才是“自強不息”的真正含義。不悲觀,不頹廢,不自棄,調動自己整個生命中蘊含的活動能量,去進行人生的創造。

第四

自強規範要求自責。自責就是自我責備,勇於承擔責任。在社會生活中,有成與敗,有得與失,有榮與辱,有幸與不幸。自強規範要求把成敗、得失、榮辱、幸不幸歸因於己,不怨天,不尤人,從自身方面找原因。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這樣的道理雖然人人懂得,已成常識,但是在具體到個人際遇的問題上,特別是遇到不稱心、不如意的境況時,有的人就會怨領導,怨同事,怨客觀條件,把個人的挫折歸因於客觀環境,或者由怨而恨,移怒於人,疑人偷斧,徒生猜忌;或者由怨恨轉為消沉,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甘墮落而不自知,從而自毀前程。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怨天尤人,是對困難的畏懼和怯懦,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和不信任,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這樣的認識歸因,會使自己產生挫敗心理,自我萎縮。自強的人,必是勇於自責的人;勇於自責的人,才能做到自強。
自強的規範不只是個人修養的規範,它通常在三個層次上使用。
第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
第二,自強的規範在團體的層次上使用。每一個單位要做到自強不息,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第三,自強規範在個人品德中使用,在人生征途中應做到自強不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