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技術

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技術

《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技術》是2006年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莊釗文。本書在對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力求給出客觀的、定量化的、系統的、實用化的識別效果評估技術。

基本介紹

  • 書名: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技術
  • 作者:莊釗文
  • ISBN:9787118046038
  • 頁數:270
  • 出版社:國防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10-1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自動目標識別技術在現代戰爭中占據重要地位,然而,對識別效果的評估遠遠落後於實際需要。
全書分10章:首先介紹相關背景,通過分析待研究的問題找出識別效果評估工作思路,明確識別效果評估理論與技術的體系結構;分別給出識別條件的測度方法和識別效果評估指標體系;其後,運用模糊綜合評判、模糊積分、模糊聚類分析、測度論和李雅普諾夫穩定性理論分別建立了適用於不同背景的評估模型;最後研究了評估工作流程、評估模型的選取原則,給出了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實例。
本書可以作為信息通信工程專業研究生教材,亦可供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研究人員、項目管理人員、技術維護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自動目標識別技術
1.2 自動目標識別的效果評估
1.3 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的發展及現狀
第2章 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的體系結構
2.1 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的核心任務
2.2 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的理性要求
2.3 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的體系結構
第3章 參照信息
3.1 參照信息的含義及其選取原則
3.2 基於信號分析的參照信息
3.3 基於目標類別可分性的參照信息
3.4 參照信息的定標
第4章 識別效果評估指標
4.1 識別率測試結果
4.2 識別效果評估指標的選取
4.3 評估指標的計算方法
4.4 樣本容量
第5章 基於模糊綜合評判的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模型
5.1 引言
5.2 基於經典模糊綜合評判的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模型
5.3 基於多級模糊綜合評判的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模型
5.4 基於變權模糊綜合評判的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模型
5.5 目標重要程度不同時的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模型
5.6 綜合評判因素權重的自學習
第6章 基於Suge腫模糊積分的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模型
6.1 引言
6.2 Sugeno模糊積分法用於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的細化模型
6.3 多重模糊積分用於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的模型
6.4 修正的多重模糊積分及其用於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的模型
6.5 目標重要程度不同時的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模型
6.6 sugeno模糊積分因素權重的自學習
第7章 基於模糊聚類的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模型
7.1 引言
7.2 模糊聚類分析用於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的細化模型
7.3 基於攝動的模糊聚類方法在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中的套用
7.4 灰色模糊聚類分析方法在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中的套用
7.5 動態聚類分析方法在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中的套用
7.6 聚類分析方法用於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的自學習問題
第8章 基於測度論的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模型
8.1 引言
8.2 識別結果衍生出的一些變數
8.3 基於測度論的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的約束條件
8.4 基於測度論的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模型
第9章 基於李雅普諾夫穩定性理論的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模型
9.1 引言
9.2 自動目標識別系統識別效果的動態模型
9.3 自動目標識別系統識別效果動態平衡的約束條件
9.4 基於李雅普諾夫穩定性理論的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模型
第10章 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實例
10.1 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模型的選取原則
10.2 自動目標識別效果評估的工作流程
10.3 效果評估實例中的基本設定
10.4 目標運動情況下的識別效果評估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莊釗文,1958年6月生,福建南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973”國家案例重大基礎研究項目“新機理新方法研究”,技術首席。1994年入選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1996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層次培養對象。自1985年以來,主要從事雷達、精確制導等電子系統中的實時信號(信息)處理與自動目標識別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實時信號處理、雷達目標自動識別等方面提出了多個新概念、新理論和新方法、並套用於工程實用化研究中。已完成20餘項武器裝備和國防科技預研重大科研項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全軍及部委級科技進步一等獎8項、二等獎5項,多項成果直接套用於武器裝備系統中,為這軍武器裝備建設和國防科技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發表論文12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9部(含合著),其中《模糊模式識別》獲第七屆中國圖書獎,《電磁特徵抽取與目標識別》獲獎。已培養博士21人、碩士40餘人,其中1人獲2001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2次獲湖南省優秀博士論文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