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渙古城遺址

臨渙古城遺址,安徽省淮北濉溪縣西南35公里臨渙鎮,古城牆環臨渙一周,平面呈正方形,總長約5690米,現高5-7米不等,牆體夯築而成,城外有護城河

2006年5月25日,臨渙古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渙古城遺址
  • 地址安徽省濉溪縣西南35公里臨渙集
  • 修建時期:始建於春秋
  • 類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現狀,史書記載,考古發掘,保護等級,

遺址現狀

臨渙古城牆南臨澮河(古名渙水),東,西,北三面皆為平坦耕地。東距濉阜鐵路1公里,0908國防公路由東北向南穿城而過。
街道和村落大部集結於古城東南部的澮河北岸,岸邊有3個突出高地,其中以觀星台為最大。古城系夯土構築,兩次建成。第一次構築的土層,基部為生土,上部是黃土拌砂礓,寬20至25米,高5至8米。在此基礎上第二次構築,又拓寬10至15米,加高5至7米,土色黃褐。其夯層厚度10厘米,夯窩直徑為11厘米,夯距約1厘米。整個城垣近於正方形,東西長1409米,南北寬1394米,周長5606米,面積為194。5萬平方米。現存城垣基部寬35至50米,上寬5至8米。北城垣保存尚好。城垣上部有烽火台遺蹟共9處,台距約100米,台長35至50米,台寬15至30米,高出城垣5米。城有東西南北四門。城外有護城河,長4。2公里,寬10米,深4米。目前河道猶存。
在該城的第二次構築夯土層中和地表上發現有不少泥質紅,灰陶片和瓦片,其中可辨認的器形有四耳平底罐以及碗,盆等,有的在罐口沿上飾有弦紋,指甲紋和附加堆紋。瓦頸有長有短,卷沿有深有淺,瓦面繩紋分為深淺兩種,瓦里為方格紋和布紋,另有少量的繩紋鬲足和側面三角形鼎足以及雲紋瓦當等。根據上述出土遺物判斷,多為西周至春秋戰國和漢代的遺存。由此可知該城始建於春秋,第二次覆蓋構築應屬漢代。

史書記載

據《宿州志》記載:"即臨渙,秦置縣,漢因之。宋齊時入於魏,梁普通中克魏城為郡,後復入魏,又別置丹城,東魏析置白,渙北縣,北齊時郡廢。隋為臨渙縣,唐襲隋治,宋金因之。元至元二年(1265年)縣廢,四年併入宿州。"臨渙自古以來屢為兵爭之地。秦末陳勝起義,攻取城,義軍首領伍逢,董是縣人。東漢初平元年(190年)為伐董卓,曹操於城收兵千餘人。東晉時,前燕慕容鐫攻晉,相,等地陷於燕。金哀宗天興元年(1232年),蒙古兵攻打城,張若愚據守死戰。清鹹豐六年(1856年),捻軍夜襲臨渙防營獲勝,並分兵扼守與清軍搏鬥多次。民國37年底(1948年),臨渙為淮海戰役總前委駐地。

考古發掘

為配合臨渙污水管網建設工程項目,同時為了解臨渙古城牆的牆體結構、建造方式、年代等相關問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了發掘,發掘時間從2016年12月份持續至2017年1月份,歷時近40天,發掘面積近200平方米。通過對古城牆的解剖,獲得了以下幾點認識。
1、城牆為平地堆土起建,最底部鋪設一層灰白色的細淤泥土,土質緻密堅硬、純淨,然後再層層夯築。
2、城牆有三次較大的夯築過程,但以第一次為主。第一次夯築為黃土及灰色淤泥土夯築而成,土質緻密純淨,底面寬30餘米,高近8米。外側呈斜坡狀,內側有平台;第二次夯築集中於城牆外側,內側有少部分,夯土中含有少量砂石;第三次夯築集中於城牆外側,內側有少部分,夯層最為明顯,有30餘層,夯層厚度為6-15厘米,厚8-12厘米最多,夯土中含有較多砂礓及部分瓦片、螺螄殼、蚌殼等。
3、第三次夯築後,還存在覆土現象,將以往城牆覆蓋。
4、根據地層疊壓關係及出土的遺物看,第二次、第三次夯築過程應為漢代,第一次修築過程為漢代或漢以前,但在第一次修築的城牆中未發現任何遺物。
5、除城牆本體外,城牆還存在著一定的附屬設施。發現了一處排水管道,年代在第二次與第三次夯築過程之間,其目的應該與城牆的保護有關。

保護等級

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5月25日,臨渙古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