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坳陷東部油氣地質異常研究與資源綜合評價

臨清坳陷東部油氣地質異常研究與資源綜合評價

《臨清坳陷東部油氣地質異常研究與資源綜合評價》是2010年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臨清坳陷東部油氣地質異常研究與資源綜合評價
  • 類別:地學、資源類專著
  • 出版社: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 定價:98 元
  • ISBN:978-7-5625-2348-2
基本信息,內容提要,圖書目錄,

基本信息

【書名】《臨清坳陷東部油氣地質異常研究與資源綜合評價》
【ISBN】 978-7-5625-2348-2
【印次】 1版1次
【開本】 16K 【編輯】 段連秀
【字數】 670千字
【日期】 2010-04-01
【定價】 98.00元 【專業】 地質鑽探、礦產資源勘查
【出版】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類型】 地學、資源類專著

內容提要

臨清坳陷東部已經有40多年的油氣勘探歷史,二維地震測網密度已達0.6km×1.2km,重點地區達到0.6km×0.6km;已經完成350km2重點區的三維地震。區內共完鑽探井50餘口,其中2口井在古近系見到低熟油流,16口井見到不同級別的油氣顯示;14口井鑽遇前古近系,並且在中生界見到油源層,在石炭-二疊系和奧陶系見到煤成氣顯示;梁古1在奧陶系風化面上見到高純度的CO2氣藏。
然而,由於臨清坳陷不僅存在多套油氣源層、多個沉積旋迴,形成了多種圈閉類型,而且經歷過多期構造破壞和低地溫梯度的特徵,使得其油氣成藏條件和保存條件變得十分複雜,已有的各項研究亟待進一步深化,已有的認識也亟待進一步總結和提高。本項研究採用了油氣地質異常分析與常規油氣地質分析相結合的技術路線,經過3年多時間的努力,取得了以下進展和成果:
(1)探討了地質異常致藏理論和求異找油理論,建立了含油氣盆地地質異常動力學模型,並且提出石油地質異常的分級概念,制定了劃分標準;首次開展油氣地質異常的多維多元時空信息的“多S”綜合研究,建立了有利區帶的油氣地質異常評價預測理論與方法,並研發出計算軟體。
(2)厘定了臨清坳陷東部的構造 地層格架,查明了坳陷的區域構造背景,同時發現了一種新的地質異常——殼幔變形異常,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剖析了區域與深部構造背景對基本石油地質條件的控制作用。?
(3)根據物探、鑽探和測井資料綜合研究,進一步明確了S3和S4、S1和S2之間的不整合;通過深部構造分析和區域對比,指出莫霍面埋深大於周圍坳陷區以及缺少高壓保溫層,可能是導致臨清坳陷地溫梯度低的主要原因。?
(4)重新厘定了S3和S4的沉積界限,建立了臨清坳陷東部的中新生界層序地層格架,並且詳細地研究了德南三維區的層序地層特徵。?
(5)建立了臨清坳陷源岩成分分類體系和有機顯微組分分類體系,以及HI-OI有機質類型劃分圖版;揭示了臨清坳陷古近系低熟 未熟油成因機制——硫細菌降解還原主導下的油氣早熟作用。
(6)製作了流體包裹體拉曼鹽度計,對不同鹽度孔隙水的來源、成因和演化過程做出了合理推測;建立了流體包裹體成因分類方案,並成功地套用於含烴流體充注期次示蹤;提出了利用固態微量有機質的“拉曼特徵峰頻率位移差”預測鏡質體反射率的方法,結合其他方法揭示了高地熱異常點。?
(7)確定本區發育有六大古水文地質旋迴,對C-P煤成氣成藏具有不同的影響作用;提出了油氣運移分配單元的概念,並制定了劃分、評價方法,通過實際套用證明對分割強烈的斷塊型油氣成藏作用分析具有推廣價值。?
(8)採用廣義油氣系統的概念,建立了烴源岩級、烴源岩+儲層級、烴源岩+儲層+構造單元級等三個層次的油氣系統;探討了多原型迭合盆地的油氣成藏模擬評價的系統工程模型,以及研究區三維構造-地層格架模擬、地熱演化模擬、油氣運聚人工神經網路動態模擬及其三維可視化。
(9)採用油氣地質異常評價預測理論與方法,以及油氣成藏動力學模擬方法,分別從單因素和多因素綜合評價角度,指出了四個古近系未熟-低熟油和四個石炭-二疊系煤成氣的有利成藏區帶。?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地質異常基本理論及其在油氣勘探中的套用 (1)?
第一節 油氣地質異常的概念 (1)?
第二節 油氣地質異常的研究方法 (7)
第二章 臨清坳陷東部的盆地原型與構造格架 (14)
第一節 盆地原型演化的區域背景 (14)
第二節 地層格架及發育特徵 (25)?
第三節 臨清坳陷東部構造與地熱演化特徵 (36)
第四節 構造異常與有利勘探區帶 (70)?
第三章 臨清坳陷東部充填演化與生儲蓋組合 (78)?
第一節 層序地層格架與坳陷充填演化 (78)?
第二節 生、儲、蓋組合特徵 (114)
第四章 臨清坳陷東部烴源岩特徵及評價 (123)?
第一節 有機岩石學特徵 (123)?
第二節 有機地球化學特徵 (137)?
第三節 生烴作用異常與油氣資源潛力評價 (157)?
第五章 臨清坳陷東部生排烴動力學分析 (163)?
第一節 油氣生成動力學分析 (163)?
第二節 烴源岩的排烴動力學分析 (184)
第六章 油氣運聚的流體包裹體示蹤 (197)
第一節 臨清坳陷東部流體包裹體的基本特徵 (197)?
第二節 流體包裹體的時空分布特徵及其油氣地質意義 (204)?
第七章 臨清坳陷東部油氣運聚動力學分析 (229)?
第一節 典型窪陷古近系油氣運聚動力學分析 (229)?
第二節 石炭-二疊系油氣運聚動力學分析 (244)?
第八章 油氣成藏動態模擬與資源評價 (265)?
第一節 油氣成藏動力學模擬的方法與流程 (265)?
第二節 油氣成藏模擬的地質模型 (269)?
第三節 研究區模擬參數的選取及模擬模型的建立 (287)?
第四節 油氣成藏動力學實際模擬結果 (298)?
第九章 中、高級別油氣地質異常特徵分析(317)?
第一節 找油(氣)有利(3P)地段的地質異常特徵 (317)?
第二節 潛在資源(4P)地段油氣地質異常特徵 (332)?
第三節 油氣地質異常的定位與優度排序 (343)?
第十章 臨清坳陷東部有利區帶評價、預測 (358)?
第一節 基於單一地質異常的評價預測 (358)?
第二節 基於多因素的綜合評價預測 (376)?
參考文獻(38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