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花邊

臨淄花邊

臨淄花邊又稱抽紗,是山東臨淄傳統手工藝品。它歷史悠久,工藝精巧,為中國同類工藝品之冠,素有“抽紗之王”的美稱。臨淄花邊大套,多年來,以其玲瓏剔透,美觀大方,質地典雅,馳名於世界,暢銷於香港、澳門、義大利、瑞士、德國、美國、西班牙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國際人士的喜愛,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淄花邊
  • 亦稱:抽紗
  • 地區:臨淄
  • 屬性:傳統手工藝品
發展,長條小花邊,由來,介紹,棒棰長條花邊,外國技術引進,臨淄最早技術,生產工具改革,發展,史料記載,棒棰長條花邊,青州府花邊,由來,歷史,

發展

臨淄花邊的發展,大致可分三個階段:梭子長條小花邊;棒棰長條花邊和青州府花邊大套。

長條小花邊

由來

臨淄的刺繡工藝由來已久。據1920年的《臨淄縣誌》記載:遠在周代之初,已有“畫繡之工,共其職也”的記述。並謂:周族滅商後,封姜太公於齊地,建齊國,治臨淄。太公非常重視臨淄的編織業。因此,春秋、戰國時期,齊都臨淄刺繡業已馳名域內,有“冠帶衣履天下”之稱。秦滅齊,統一六國後,促進了全國經濟的更大發展。臨淄在漢代初期,仍是我國東方著名的大都市之一,西漢政府曾在此設三服官,為皇帝做春、夏、冬三季的服裝,是著名的“絲綢之路”的源頭。梭子長條小花邊,就是在這個環境下誕生的。漢王充在《論衡》中說:“齊都世刺繡,恆女無不能,襄邑俗織錦,純女無不能,日見之,日為之,手狎也”。當時的花邊技藝是以母教女,嫂傳妹的途徑傳播的。此時花邊,主要用於宮內服飾,後來才傳向社會,被廣泛用於美化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社會上一時的風尚。

介紹

梭子長條小花邊,俗稱蘭桿,系土紡絲線織成。工具簡單,式樣古樸,其製作過程是:用一條木凳固定經線,然後用纏有絲線的木梭,依據圖案在經線上來回穿織而成。這種花邊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和濃厚的生活氣息。因用途不同,花邊的寬窄不一,長短不限,故有長條花邊之名。梭子花邊在織法上局限性很大,它只能在寬窄長短上下功夫,圖案雖有人物、鳥獸、蟲魚、花卉等,但只限於在這長條帶上反映,不能打破帶形規格。據考證,當時產地,主要分布在縣城近郊東古城、畢家、南馬坊、皇城等地。

棒棰長條花邊

外國技術引進

1887年,一些外國人發現臨淄的梭子長條花邊與義大利的棒棰花邊相似,就將義大利的棒棰長條花邊帶進了臨淄地區。心靈手巧的臨淄人,將傳統的工藝與西方的編織技術進行了結合,從此,新的棒棰長條花邊,在臨淄生根而發展起來。

臨淄最早技術

臨淄最早進行棒棰長條花邊編織的是:燈籠村的張伯懷的父親張牧師。1890年後,這種花邊技術,在社會上逐漸流傳開來。這時生產的花邊圖案與梭子長條花邊圖案大致相同。針法有單稀、打結、松柏翅、三角稀布、蝴蝶等,式樣還是長條。只是生產工具由棒棰代替了梭子。原料改用了白、灰色棉線。

生產工具改革

生產工具的改革,使花邊工藝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棒棰花邊生產,以眾多的木質小棒棰代替了來回牽線的梭子,打破了過去花邊形式只能向長、寬伸展的局限,可以編織出方、園、菱角等不同規格,以花邊斗枕(一種扁圓形外裹以布,內實麥穰的工具)代替了長木板凳,從而花邊的編織者,不再受工作場地的限制,可以任意搬動,編織中也可以自由變換方位,以銅質大頭針固家結花網扣,按照圖案邊織邊釘,打結打扣,十分靈活,不易錯誤,解決了過去使用梭子編織時,發生的跳線、絞線、穿結等織法的複雜程式和不易掌握的問題。正由於棒棰長條花邊生產比原來的梭子長條花邊生產程式簡便,容易掌握,這一技術很快就遍及臨淄全縣,形成了相當大的生產能力。約在1895年,臨淄出現了首批經營花邊的私人作坊。他(她)們是臨淄花邊業的第一代經營者。其經營方式:是將原料分送各戶,到期收貨,雖然仍為神父代庖,但成品並不直接交給當地神父,而是送往益都(當時稱青州府,臨淄為其屬縣)“春華昌”、“德昌”兩個洋行。根據邊鳳岐在戊申年(公元1908年)6月寫的《山東青州府臨淄縣鄉土志》中記載:“蘭桿運至金嶺鎮(原隸屬益都)銷行歲約值白銀三千兩”。就此可知當時織花邊的人數至眾,營利非小。

發展

1905年,田家莊人姚某在煙臺時,發現“仁德”洋行經營的棒棰花邊,與臨淄生產的棒棰長條花邊相似,遂即與其掛勾聯繫,要求洋行供料來臨淄加工。姚某回臨淄後,在臨淄西關創辦了“益成祥”花邊莊,並聘請了鐵佛莊李相艮為其製圖。由於經營手段靈活,業務發展很快,沒有多長時間,業務遍及臨淄四鄉。是為辛亥革命前後,臨淄經營花邊業的第二代。
姚賓才之後,王星元在白兔丘興辦了“信昌”花邊莊;崔太來在石佛堂村開辦了“益興永”花邊莊;陳志茂在皇城辦起了“德聚公”花邊莊。這四家經營各式棒棰長條花邊的手工工廠,均與煙臺“仁德”洋行簽訂契約,搞來料加工。當時四家作坊,業務興隆,年產值約達白銀2000餘兩。所以,民國9年(公元1920年)撰寫的《臨淄縣誌?實業志》中說:“家家工藝花邊發網,恃此餬口者不下萬人。”

史料記載

1931年,上海華通局出版的《中國重要商品》中記載:“民國初期,……中國花邊工業的中心,以山東煙臺及附近一帶為盛,……青州(今益都包括臨淄)、登州(今蓬萊一帶縣市)地方從事花邊工作者尤多,殆已為特產物之一矣”;以後因帝國主義者,妄圖瓜分我國,兼之軍閥割據,戰亂不已,天災人禍,民不聊生,對外貿易銳減,益都的兩家洋行也相繼關閉。據1933年《中國實業志》記載:“山東花邊輸出以招遠、臨淄為著,年出口僅三萬打”。比之前期,有很大的衰退。

棒棰長條花邊

棒棰長條花邊在式樣上,較梭子花邊有不少改進,可以在長、短、寬、窄上隨心所欲,圖案可以多方連線,針法已有結花、稀布,雙稀、密布方節等,用途僅供鑲嵌直邊檯布、圍裙和衣物等。

青州府花邊

由來

1930年,煙臺“仁德”洋行寄給“益成祥”花邊莊一張照片和一個實樣。李相艮用放大鏡對照片進行了畫樣放大,崔立奎、齊文明、王德光三人,歷盡三年時間,把實樣一針一針地拆解,進行了仔細地剖析,將其針法研究試作成功,並做出了兩頭黑線花邊大套(18×45、72×108均為英寸計算)。從此,出現了花邊大套和黑線貨。為開展工作,“益成祥”花邊莊雇用了一批女學徒工,供食宿,並發給每人每月十元錢的習織工資。於1935年才與煙臺“仁德”洋行,正式簽訂了契約。因為臨淄當時屬青州府管轄,所以在簽訂契約時,訂名為“青州府花邊大套”。臨淄“青州府花邊大套”的名字,從此蜚聲中外,近五十年來,在國際市場上一直保持著崇高的信譽。

歷史

“益成祥”與“仁德”洋行簽訂契約之前,臨淄的花邊工藝已開始向四鄰八方傳播。1932年,徐洪亮和張雲英去掖縣傳授編織花邊技術;王德先去益都縣的宋王莊,南仇莊等地布網設點經營花邊業務,並親自傳授給宋王莊的宋化波及其兒子宋先泉;姚賓才帶領一二十人去壽光縣牛頭鎮傳授花邊技藝,並在那裡開設了花邊加工廠,邀請牛頭鎮鎮長馬保三(馬保三在抗日戰爭時擔任第八支隊司令,後擔任過中共山東省委統戰部長等要職)為名譽廠長。至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者發動侵華戰爭後,才被迫停業。由於“益成祥”花邊莊到益都、壽光開設加工業務,並為兩縣發展花邊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從“益成祥”花邊莊創始“青州府花邊大套”,半個世紀以來,經過花邊藝人的不斷改革創新,規格增多,花樣更新,用途也日廣。其樣品貨號,由解放前的十幾種,發展到目前的332種;貨號規格達628個。現在製作的花邊,已有滿花鑲邊之分和大套小件之別,檔次清楚,規格齊全,具有做工精細,玲瓏剔透的特點。其用途:主要用作宴會檯布、床蓋、被單套、鋼琴罩、沙發靠背、盤墊、衣裙裝飾等。其製作方法:系用六股合成棉線,繞纏在小木頭棰的一頭,另一頭以一串琉璃珠子作穩定和絞線用,然後用銅大頭針分別將線的起頭固定在圖紙上,將棒棰交替翻動,使線線交合構成各式各樣的精美圖案,編織面積越大,則需用的棒棰就越多,故又名為“棒棰花邊”。
“青州府花邊大套”,目前仍是臨淄花邊的名牌產品。它經過解放前四大花邊莊的培植,又經過1951年後,許級三、王元修等人先後在白兔丘、北羊等村所辦的“福民”、“裕民”、“利民”和“建民”等花邊莊的發展,從1954年十幾個人的手工業作坊,發展成近百人的工藝品廠。從製圖、投放、燙刷、鑲邊、驗收到成品出廠,設備齊全,分工精細,管理有序,品質與產量不斷提高。1979年榮獲山東省輕工業廳“優質”和“名牌”稱號。1982年完成產值達318萬多元(人民幣)。隨著社會主義四化建設的高速發展和對外貿易的擴大,臨淄的花邊工藝,又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1980年3月13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核准為“齊城牌青州府花邊大套”並於當年十月發給“齊城牌商標註冊證”。臨淄花邊,這一絢麗的花朵,將帶著濃郁的臨淄齊國古老的芬芳遍及全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