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棒槌

撂棒槌

青州府花邊,俗稱“撂棒槌”,是青州傳統的花邊抽紗工藝,它織工細膩、技藝精湛、圖案美觀、色澤素雅、質量優良,是抽紗編織工藝品中的佼佼者,素有“抽紗之王”的美譽。因為其產地青州原是青州府,故稱“青州府花邊”。

歷史,特點,榮譽,工藝,種類,歷史價值,

歷史

青州府花邊源流久遠。據《益都縣誌》記載:19世紀末,編織業在民間已很普遍。“其中尤以花邊、發網稱著。產品遠銷歐、美、澳等地”。1900年,英籍的基督教傳教士庫爾德夫婦,從他們的祖籍引進圖樣和原料,庫爾德夫人傳授技藝,由宋傳典等三人集資,在青州創辦德昌花邊莊。並且在益都縣城裡和宋王莊設立兩處“欄乾房”(當時民眾管這種花邊叫“欄乾”),負責分發原料、傳授技藝。青州人又以自己獨有的智慧將其消化、吸收、改造升華,終於發展成了世人所刮目的一種工藝美術產品。後來,這種技藝通過“母傳女,嫂教妹,親友捆親友”的途徑,逐步擴展到臨淄、廣饒等地區,一時頗為興盛。

特點

青州府花邊,原來是一種以“碼”為單位的帶型花邊,只作衣物的邊飾。後來隨著人們生活及欣賞水平的提高和使用範圍的擴大,逐步產生了盤墊、茶几套、小鑲件等小件物品,以及用在檯布上的半成品,直至現在的宴會大套、床罩、被單套、鋼琴罩等大型產品。
青州府花邊屬抽紗編織工藝品中的小棒槌花邊,以精棉線和麻布為原料,用小棒槌為工具,是經緯相交、細織、密織、隔織、斜織等手法編制形成的純手工抽紗工藝品,是用於豪華賓館、高檔酒店裡面的宴會廳、客廳、臥室等富有裝飾性、欣賞性的高檔實用佳品。它以獨特的民族風格,精巧新穎的編織工藝而著稱於世,暢銷歐、美、亞等的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外商歡迎。

榮譽

青州府花邊在國內歷年評比中均名列前茅,水平領先,先後榮獲省優、部優等產品稱號。1983年獲國家對外經濟貿易部頒發的產品榮譽證書;1984年經國家質量獎審定委員會批准,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金杯獎,贏得了全國輕工產品的最高榮譽;1989年在北京國際博覽會上獲金獎。

工藝

青州府花邊的工藝特色與一般刺繡和花邊不同,它的主要生產工具是幾十對木質小棒槌。這種棒槌長約3寸,筷子般粗細,一頭纏線,一頭系幾個色彩鮮艷的玻璃珠子(珠子起穩定和墜線的作用)。用多少棒槌,視花邊的繁簡而定。一般五十對左右,多的可達七八十對。編織時,織女們端坐案前,巧用十指,魔術師般地撥動幾十對小棒槌,使之上下翻滾,交相穿插,從而編織出瑰麗多姿的圖案。常用的針法有密龍、介花、方結、稀布、雙稀、燈籠花、梅花果、六對抄等。利用稀密對比、明暗交錯、迴旋穿插等手法,構成各種美麗的花邊圖案。

種類

青州府花邊主要分純花邊(又叫滿工花邊)和鑲拼花邊兩種。滿花也叫滿工貨,以純精棉線編織成形,整個圖案以帶行的“密龍”迴旋穿插為主體,組成各種花形;要求花紋形似而不求逼真,注重裝飾與誇張彎行,而不受視域、角度、比例關係的局限,達到遍體透空、整體具浮雕的效果。鑲拼花邊是以編織的花邊配鑲麻布繡花而成,所配麻布和繡花與花邊顏色相同,繡工一般為雕平繡,布線顏色統一,繡花針路突起,間有少數掏眼和扣鎖工種點綴其間,猶如疏星點點,虛實照應,給人以清淡素雅、恬靜大方之感,再與花邊連綴成套,愈發顯得高雅名貴。

歷史價值

青州府花邊大套發源於青州,但打破了傳統花邊工藝的格局,與歐洲古老工藝相結合,成為中西方民間文化結合的典範,在國際上享有極高聲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