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洮門宦

臨洮門宦

臨洮門宦,中國伊斯蘭教蘇菲主義虎非耶學派所屬支系門宦之一。因其始傳人馬玉煥原籍屬於甘肅臨洮,故得名。馬玉煥,回族。清乾隆年間人,生卒年不詳,終年35歲。該門宦系從穆夫提門宦分化而成。馬金煥以長子資格繼承了穆夫提第六代教主,在康樂傳教。其弟馬玉煥是阿訇,學識較好,因不能繼任教主職位,遂遷居臨夏瓦窯頭,後去麥加朝覲,走訪了虎非耶道堂的謝赫,重新領受了傳教學理,回國後苦修善行,發展了一些信徒,逝世後葬於臨夏西川王家場,當時民眾稱為臨洮門宦。在他之後,因缺乏接替人,三代未傳,陷於衰落。

基本介紹

  • 本名:臨洮門宦
  • 所處時代:清乾隆年間
  • 民族族群:回族
  • 出生地:甘肅
臨洮門宦簡介,歷史傳說,相關知識,

臨洮門宦簡介

約在清道光年間,他的曾孫馬有德(1799~1868)為振興臨洮門宦,在去麥加朝覲時,再次尋訪了虎非耶學派的謝赫哈比布拉,接受了修道“迪克爾”,返回後大力傳播,教眾達1000餘戶,興旺一時。但在其後的兩代教主穆罕默德·扎希迪(1828~1890)和舍木斯丁(1852~1892)雖都是“哈吉”,但學識、道功都不及前輩,使該門宦未得到發展。第八代教主馬成章(1871~1952)兩次去麥加朝覲,並拜訪了納格什班迪耶教團謝赫麥爾蘇木,領受其教理。回國後在甘肅臨夏、東鄉、甘南和青海西寧等地清真寺任教長期間,傳播他的主張,使該門宦得到鞏固和發展,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定影響。他逝世前未指定接替人,因此,該門宦到20世紀50年代初,已處於衰落狀態。臨洮門宦的主要教義和禮儀除與穆夫提門宦基本相同外,還具以下特點:(1)不以“長子繼承”為唯一教權承襲制度,教主須由本家族有經典學識的人繼任,而且須是“哈吉”。(2)主張教主對信徒平易相處,也不主張行跪拜禮。(3)重視履行天命五功,反對把朝拱北與朝天房同等相待,認為朝天房是“天命”,朝拱北是一般悼念儀式。臨洮門宦到20世紀50年代已傳13代。前五輩與穆夫提門宦相同,第六代為馬玉煥(即臨洮門宦的第一代),此後3代無人接替,主持人失去記載,從第十代起,依次為:馬有德、哲拉魯丁、扎希迪、舍木斯丁、馬成章(達烏德)。教眾約二三千人,主要分布於甘肅臨夏市西川、八坊和康樂、劉川等地。
二輩太爺哲倆龍吉尼時,他率眾在臨洮太爺墓上修建了東拱北(位於臨洮縣城東面)。
三輩太爺穆罕默德·咱赫吉·馬真時,他主持緊挨臨洮太爺拱北南面為二輩太爺哲倆龍吉尼修建了拱北,並在臨洮太爺生前所購置墓地上修建了四合院,院中鋪了磚。教眾把臨洮太爺拱北稱為老金頂。據臨洮太爺第五輩後裔、年已90歲的艾布·伯克爾·馬英俠回憶:民國十七年前(國民軍馮玉祥部趙席聘燒毀臨洮拱北前)當時拱北正門座西朝東,氣勢雄威。進了拱北大門,門道有30米長,用水磨磚鋪設門道,迎面是一面磚雕花木照壁。照壁北面是二門,二門座北朝南,進了二門是一座四合院,東、南、西、是大廳,整個院子都鋪著青磚。東面還有一個門,穿過該們是一座後院,後院是埋雜灘(墳院)。後院有後門通往東面巷道。四合院北面正中是一座氣勢宏偉的木質牌坊門,穿過牌坊門就是拱北金頂院,金頂院也全鋪著青磚。內有老金頂、新金頂,進入老、新金頂,但見各位老太爺的墓前皆立著一尺五長的磚制墓碑,墓碑上刻著該太爺的姓名、經名和生亡年月日。金頂院牆外還有一轉,離金頂院牆三米許,有一堵牆,高數米,兩牆之間猶如有一巷道。
民國17年(1928年)臨洮拱北被毀於國民軍馮玉祥部下趙席聘部隊的炮火。
國民34年(1945年)重建金頂和附屬房屋。
1958年8月,反封建宗教特權運動擴大化中,臨洮拱北金頂被拆毀。“文化大革命”中,於1968年拆除僅存的南廳3間、學房5間。
1981年批准恢復。
1983年三月,眾後裔和化隆等地教民重建老金頂和新金頂(前4輩繼承人墓廬),並建清真寺,修禮拜大殿一座,東西講堂各五間。清真寺聘請阿訇,講授教義教法,領五時之拜,聚七日之禮和兩個會禮,在聖紀節和伊斯蘭教各種紀念日及各位先賢紀念日集會誦經贊聖,隆重紀念。

歷史傳說

臨洮拱北在城西二里,屋脊五光十色,彩霞四射。拱北創自前明,系成化間物戊辰燹毀。(見民國二十年黃陶庵編《續修導河縣誌·捲入·金石門·轉瓦》)
註:臨洮門宦先賢歷史追溯到明朝,拱北為清代建築。《續修導河縣誌》著者可能當時把二者混淆了。
臨洮拱北:本門宦屬虎非耶派,其祖先原於唐時來自阿拉伯。住於陝西西安倉門街,至宋時遷居青海西寧,明初又遷至洮陽(甘肅臨洮)。崇禎十六年,生首輩道祖名白什勒力哎尼。……發揚虎非耶派教理,育化群迷,不遺餘力。後於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十五日歸真,享壽八十五歲,葬於臨洮(現分設為康樂縣,原屬臨洮)。其道傳於西寧同太爸爸,繼傳至七世道祖馬玉煥(生於乾隆三十二年十月十四日——應為“生於乾隆九年十月十四日”),遷來臨夏(本門宦一門兩戶即由於此)宣揚教理,授徒甚眾。後於嘉慶十二年十一月十四日因病歸真,葬於城西王家場。當其病篤時,有得意教徒前來探視,並向道祖曰:死若可代,吾能替否?道祖頷首笑曰:汝可替余。道祖逝世,該教徒亦同時而歿。當時康樂教徒聞知道祖逝世,欲偷遷屍靈,臨夏即星夜穿壙,壙深丈余,於最底層安葬道祖,而於五六尺處穿穴葬埋該教徒。康樂教徒於盈夜偷得史靈,倉卒間未辨真假,及抬至康樂境,於休息時啟視,始知非道祖真體也。此即道祖所謂“汝可替吾”者也。想見道祖行高功深,洵非尋常。復傳三世,至十世道祖馬真(生於道光八年九月,歸真於光緒十六年四月,享壽六十三歲),不再遞傳,而告一段落。至道祖馬有德,曾赴阿拉伯,遇虎非耶道堂散以的名哈必本拉海,得其真傳。

相關知識

門宦是中國回族.保全族.撒拉族.東鄉族等四大蘇非學派的各 個支派的泛稱。“門宦”一詞始見於光緒二十三年(1897)三 月河州知府楊增新的《呈請裁革回教門宦》一文中。門宦制度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權 力更集中.轄區更大的教坊制度,是中國伊斯蘭教中的一種特有的組織形式。由文本化的宗教思想.模式化的宗教意識和層級化的教權組織等要素組合而成的一種比較穩定的結構體系。認真研究這一制度有助於,我們作好新時期的伊斯蘭教工作。
一.門宦的產生與形成門宦在明末清初形成於甘肅河州(今臨夏).狄道(今臨洮)青海的循化等地,該地區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墾荒區,元代以後成為穆斯林聚居區。明末,蘇非派通過貿易路線由中亞經新疆傳入,蘇非思想也進入該地區,由於蘇非教團組織嚴密和接近民間宗教意識和實踐,在中國穆斯林中有了一定的影響。蘇非主義的派別很多。但傳入甘.寧.清後蘇非學派逐步發展成虎夫耶、庫布忍耶、哲赫忍耶、嘎德林耶等派別,後來這些派別進一步發展.創建四十多個支派。起初,這些教團分支都有各自的阿拉伯語名稱,或以贊念的特徵命名,或沿用原蘇非教團的名稱。至清乾隆年間,甘肅臨洮北鄉穆夫提門宦第六輩教主馬顯忠,因積極改善回漢關係,又出資辦學,經地方鄉紳上報陝甘總督,賜於統領頭銜,令其統管河州各門宦。從此有了“門宦家”之稱。
二.門宦的文本思想門宦屬於蘇非主義學派,主張守貧.苦行和禁慾。共同遵信《古蘭經》,並以“念、禮、齋、課、朝”為基本義務,遵守不逾;遵行的禮儀是,崇敬教主、老人家,宣揚他們是引領教眾走上正道的“篩海”(長老)教眾需遵從他的領導;教主、老人家須作靜修持,常念“迪克爾”在教主墓地建立亭室,名曰“拱北”,教眾須經常去拱北禱念;門宦的老人家、教主由始傳者的子孫世襲或由信賴的高徒繼承,別人不能繼承相傳;教主管轄教坊,教坊的阿訇由教主委任。各門宦除具有這些共同的教義、禮儀外,還有一些不同的遵守。如,虎夫耶主張“教乘”、“道乘”並重,重視隱修和默念“迪克爾”,但所屬各支系門宦因傳道者的不同念訓也不很一樣。嘎德林耶派別在長期的發展中,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較深,與其他蘇非學派有顯著的區別,其主張“道中有教”,教是通過穆罕默德生平言行所形成,而道是超然的、非創造的、永恆不變的。為了求道,一派認為修道者不娶妻室,出家住供北修行中以靜坐參悟、默念“低克爾”為尚,宣揚“一時的參悟,勝過千年的功修”。而另一派認為婚配繁衍後代是天命,否則違背主命,修道也不完美,該學派將出家修行者分為三等,第一等是童子出家且要經過長期的巡遊乞討以及果腹苦煉,第二等出家人是“勤煉人”或“記教人”,他們可以是童子出家也可以是半路出家,但是只限住拱北,第三等出家人是,管理拱北的當家人或主持,是拱北的掌權者,主持教務和修行兼而行之。庫不忍耶門宦,主張“先教而後道”,靜修默念“低克爾”,其主要學說是靜性修命,渾化歸依,認為要通過履行天命五功和靜修參悟,達到“天人合一”。者赫忍耶門宦主張“先教而後道”,認為沒有教乘作基礎,道乘也失去了基礎,同時道乘修持只限少數有條件、有決心的繼承人,不要一般教眾都去進行道乘修行。,高聲念誦“低克爾”,宗教禮儀以簡為尚。
三.各門宦的命名17世紀後期,虎夫耶、庫不忍耶、嘎格林耶、者赫忍耶等蘇非學派,相繼從阿拉伯、中亞以及新疆傳入甘、寧、青後,在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下,逐步形成了穆夫提、大灣頭、大拱北花寺、官川等派別,這時並不叫門宦。19世紀才正式有了門宦的說法。而各個門宦逐步有了自己的名字,但其命名有這么幾個特點,從大的學派講,一般繼承了傳入時的名稱,如虎夫耶或嘎德林耶或庫克忍耶或者赫忍耶;從小的支派講有的以地名命名如畢家場門宦、北莊門宦等,有的以創始人的姓命名如劉門、楊門、張門等,有的以創始人的形象命名,如胡門、瘋門等,有的以建築物的特點命名如花寺門宦等。
‘四.門宦的級層化教權組織模式從世俗的層面看,門宦內部的不同角色實體之間有階層之分,教主、熱依思、阿訇、教徒處在不同的位置上,他們共同構成了完整的門宦系統;門宦是由教主——熱依思——阿訇——教徒(者赫忍耶)或教主——熱依思——阿訇——教徒(虎夫耶、嘎德忍耶)等組成的教權層級結構。門宦內部結構呈金字塔型,教主是各種角色組合中的最高存在,處在金字塔的頂端,向下依次是熱依思、阿訇、穆里德、處在不同層級上的角色享有不同的權利、地位和社會聲望。但不論是熱依思、阿訇還是穆里德,一般都在“穆勒師德”的教導下。在這種關係框架下,宗教權利集中在教主這一極,他既是精神領袖也是世俗權威。熱依思、阿訇的宗教權力和地位來源與教主,他們的行動也要服從與教主的意願。五.四大蘇非學派及其支派的範圍虎夫耶所屬教眾主要分布於西北各地,尤以甘肅為最多,其在甘肅的主要門宦有:畢家場門宦、穆夫提門宦、臨洮門宦、花寺門宦、北莊門宦、胡門門宦、丁門門宦及明德堂、慶雲堂等。其中花寺門宦在歷史上影響較大。者赫忍耶學派教眾主要分布於西北及雲南、貴州等13個地區。該學派早期有二個分支門宦:、北山門宦和南川門宦。後來北山門宦又分裂成“北山”和“沙溝”兩個分支門宦;南川門宦也分裂成“南山”和“板橋”兩個分支門宦;其中北山門宦直接管轄教坊有張家川108坊,天水、秦安、徽縣、成縣、兩當、清水禮縣等地25坊,齊齊哈爾、河南汝縣、南京及陝西隴縣、固關等地14坊,總計不到200坊;沙溝門宦直接管轄的教坊有寧夏西海固和隆德、靜寧地區的260坊,甘肅隴東地區的130餘坊,新疆各地的40餘坊的,10雲貴多坊,山東、北京、吉林的10多坊,總計450餘坊;南川門宦直接管轄的教坊有張家川等地的55坊;板橋門宦直接管轄的教坊有寧夏金積等地的120餘坊新疆的20坊,甘肅、青海、江蘇等地的10多坊,總計150於坊。嘎德林耶學派教眾主要分布於西北五省區和四川等地,該學派早期有三個分支門宦:大拱北門宦(祁門)、鮮門(後改信虎夫耶)和馬門(雲南馬),後來又分裂出很多分支,其在甘肅的分支門宦有大拱北門宦、海門門宦、阿門門宦、崖頭門宦、高趙家門宦等。庫不林耶學派教眾主要分布於甘肅、新疆等地。俗稱張門,其道堂有兩處,東鄉大灣頭道堂和康樂上灣道堂。六.門宦制度的變化(一)信教民眾對門宦教權階層順從程度的變化受我國傳統文化和宗法倫理的影響,門宦教主和教眾之間既是導師和弟子的關係,又是“巴提尼”的父子關係,這種關係賦予了門宦“家”的意義,因此,教眾就必須去遵從“師道”,這必然就產生了對教主的敬畏和順從心理。這種順從心理一方面有利於門宦凝聚力的形成和增強,一方面也束縛和禁錮了教眾自我意識和自主精神的形成。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這種對教主的絕對順從和依附的情況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比如,有人作過這樣的調查,問當你的“穆勒師德”給你“口喚”讓你做一件事情,你是怎么辦的?並提供了三種答案:A.“穆勒師德”的口喚都是對的我無論如何都的遵守;B.對的遵不對的不遵;C.所有的事情都商量著辦,結果選A的占20%,選B的占35%,選C 的占45%。這就表明,第一教眾對宗教上層的神秘感在減弱,平等意識逐漸增強。第二宗教上層正在從“表意型領導”向“工具型領導”、“象徵型領導”的方向轉變,已不在對民眾有很大神秘性和吸引力。第三教權階層的世俗化,教徒的自我意識和對事物的自我意識和對事物的自我判斷能力都有所增強。‘(二)門宦內部結構的變遷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門宦制度也在發生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門宦內部權力由教主權力高度集中制向多元化權力主體發展,教主、寺管會、阿訇、宗教界人士、一般信教民眾都享有不同的權力。歷史上門宦內部權力結構呈金字塔型,權力高度集中在教主這一極,他既是宗教精神領袖也是世俗權威,教眾對他的指示或命令要無條件的服從和遵守,無論是在大的宗教生活方面還是在重大的個人行為方面都要討取他的“口喚”獲得同意方能做。但現在,這種情況已發生了重大變化,教主按照自己的意願指使教眾,或按自己的意願安排其歷史勢力範圍宗教生活的情況已很少,相反寺管會、阿訇、宗教界上層人士的表現則明顯突出,表明門宦內部的權力結構正向多元化發展。二是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員會正在成為新的權力主體。。清真寺民主管理委員會是一種有較強民主化色彩的新型基層宗教自主管理組織。作為新的權力主體,有幾個特點,一是它是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其權力基礎是本坊的全體教眾,其所開展的各項工作都代表了本坊大多數教眾的意願。二是具有現代化的管理理念,比如其內部有明確職責分工和健全的規章制度。三是寺管會成員大多是社取中的精英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三是教主、寺管會、阿訇和教眾之間既-相關互動又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制衡關係。比如,過去由門宦教主放阿訇而現在寺管會選聘阿訇任然要通報教主,表明他們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制衡關係。總之,歷史形成門宦制度在一定時期內還將對伊斯蘭教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必須加以重視。
格底目 格底目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後最早形成的一個教派。初無定名,18世紀以來為與其它派別相區別始被稱為“格底目”(阿拉伯語,意為古老),又稱尊古派或老教。遵遁遜尼派的正統信仰修持,總其教義是“認主順聖”。在教法上數哈乃斐學派,重視五功和六大信仰。靜修參悟被視為一種副功。以清真寺為中心,包括附近穆斯林居民,構成教坊,實行教坊之間互不隸屬的單一教坊制。教坊的組織形成是“三掌教”制,由領拜伊瑪目、講經宣教的赫蒂布和呼喚禮拜的穆艾津(宣禮師)組成。清末被開學阿訇、二阿訇、穆艾津以及學董、鄉老所代替。學董是一坊內宗教事務的實際掌權者,開學阿訇亦受其制約。
格底目派尊崇正統,虔守老規舊矩,重視細微末節的儀式。該派雖對門宦制度持異議,並反對朝拜拱北,但不反對任何門宦的道乘功修,也不攻擊任何教派和門宦的宗教操守。在教派紛爭中持寬容溫和態度,是中國伊斯蘭教的多數派。
依赫瓦尼
依赫瓦尼是中國伊斯蘭教教派。通稱新興派,亦稱遵經派、聖行派。19世紀90年代馬萬福創建於河州(今甘肅臨夏)。清光緒十四年(1888),馬萬福去麥加朝覲留學,受瓦哈比派的影響,回國後結合中國伊斯蘭教實際,聯絡當時河州知名的“十大阿訇”,創立依赫瓦尼派。他們提出十項主張:①不合念《古蘭經》,一人念,眾人聽;②不高聲贊聖;③做功課時不多捧手念;④不朝拜拱北;⑤不請阿訇聚眾做“討白”(懺悔);⑥不提倡紀念死者忌日;⑦不用手傳轉《古蘭經》為亡者贖罪;⑧不鼓勵舉行五功以外的副功;⑨處理教法問題,以易形為原則;⑩不能請人代念《古蘭經》等。20世紀40年代,該派在甘肅、青海、寧夏地方勢力的支持下,在上列地區的伊斯蘭教中確立了優勢地位。
依赫瓦尼派的基本特點,是尊經、革俗、反對異端。主張認主、順聖,嚴格履行五功,不提倡蘇非主義的修持方式。認為崇拜教主、拱北,特別是對人下跪,是違反“只拜唯一的安拉”這條伊斯蘭教最根本的信仰。但後來通過“海依”制(中心清真寺轄小寺制),又把互不隸屬的教坊加以統管。馬萬福逝世後,河州一帶的依赫瓦尼分為兩派:一派以尕蘇個哈吉為首,恪守原來宗旨,稱為“蘇派”,居多數。另一派以尕白莊阿訇馬德寶為首,不執著於原來宗旨,稱為“白派”。蘇派主張禮拜時一抬手,被稱為“一抬”;白派主張三抬手,被稱為“三抬”,而他們自稱為“賽耒非耶”(意為崇古派)。其賽耒非耶的主要特點是:只承認“前三輩”(即先知穆罕默德的門弟子、再傳弟子和三傳弟子)所奉行的教義、教律,認為前三輩對同一問題有不同解釋時,就要看誰的依據充足,解釋正確,就遵從誰,不盲目排斥任何一個;同時主張遵行《古蘭經》原文和正確的註解。對《古蘭經》中有些隱晦不明之處,不妄加解釋。他們還認為聖訓是對《古蘭經》的解釋,應當遵行;主張不必用現金和財務為亡人贖罪;主張男子蓄髮,婦女必須帶蓋頭。同時,反對崇拜臥里(聖徒)及其墳墓。
西道堂
西道堂是中國伊斯蘭教教派。1902年馬啟西脫離北莊門宦後創建於甘肅臨潭。最先名星堂。光緒三十一年(1905)馬啟西遊歷中亞,途訪“白道堂”(希達葉圖拉的道堂)後,改名西道堂;取西有北道堂(即白道堂),東有西道堂之意。同時,因其以劉智等人“以儒詮經”的伊斯蘭教漢語著述為傳教依據,故又有漢學派之稱。
基本信仰仍是“認主獨一”、“順主從聖”,尊奉《古蘭經》和聖訓,履行五功。其特點是將劉智等人的學說融會於宗教信仰之中。宗教禮儀和格底目基本相同,與哲赫林耶也有不少相似之處,具有高念派特點。創建初期,因簡化宗教儀式,減輕穆斯林的宗教負擔,不強迫兒童念經,移風易俗,提倡男女上學念書,因而得到當地穆斯林的支持,發展很快。
西道堂的教權結構具有門宦特點,實行教主集權制。教主既是宗教領袖,又是堂內世俗生活中總管一切的最高權威。內部組織結構分集體戶和個體戶兩部分;集體戶約四百戶,千餘人,在臨潭舊城道堂內過集體生活;個體戶約萬餘人,散居甘肅、青海、新疆、四川等地;整個道堂又似一個帶有封建莊園性質的經濟集團。堂內集體經營商、農、牧、副各業,全部財產歸道堂所有。堂內設總經理統管各種經營,其下各行各業設經理,下又設專門負責人。統一管理,統一分配。
過去,西道堂既是一個教派,又是一個經濟集團,它的經濟制度從創建到解體,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因屢受地方軍閥勢力的打擊,教派上層人物又相互爭權奪利,至1949年已四分五裂,下層穆斯林生活日益貧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西道堂作為一個教派,其宗教信仰、宗教活動受到國家餓保護;作為一個經濟組織,已無繼續存在的條件,而逐漸解體。
門宦
門宦是伊斯蘭教蘇非主義派別及所屬各支派在中國回族穆斯林中的通稱。伊斯蘭教蘇非主義派別中的卡迪林耶、哲赫林耶、庫布爾耶等相繼傳入中國西北的甘肅、寧夏、青海後,逐步形成33個支派。最初,各個門宦都有自己的名稱,有的沿用原蘇非主義派別的名稱,如卡迪林耶等;有的以念誦迪克爾的聲調命名,如哲赫林耶、虎夫耶;有的則以居住地命名,如畢家場、北莊等,有的以創始人的形象命名,如胡門、瘋門等;有的則以創始人的姓氏命名,如張門、楊門、劉門等。到清乾隆(1736~1795)年間,甘肅臨洮鄉穆夫提門宦第六輩教主馬顯忠(又名馬金煥),由於出資開辦義學,並積極改善回、漢關係,清地方當局遂賜予“統領”頭銜,令其統管河州各教派。民眾稱其所管為“七門八宦”。從此,始有“門宦家”之稱。繼而一些文人、學者在其著述中用其名。在官方文書中,門宦一詞始見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三月河州知州楊增新的《呈請裁革回教門宦》一文。
南宋時,中國東南沿海已有雲遊四方的蘇非主義修道者的傳教活動,但還沒有形成教團或派別。明中葉以來,蘇非主義的一些支派從中亞的布哈拉、撒馬爾罕傳進新疆,通稱為“依禪”。明末清初,又通過海、陸兩路,從阿拉伯、中亞以及新疆傳入甘肅、青海和寧夏。著名傳教者有:希達葉圖拉(新疆的阿帕克和加)、阿布都拉西,還有專程去麥加、葉門等地留學的甘肅人馬來遲、馬明心等。希達葉圖拉傳播了虎夫耶,阿布都拉西傳播了卡迪林耶,馬來遲傳播了花寺,馬明心傳播了哲赫林耶。
門宦基本上形成、發展於河州(今甘肅臨夏)、循化(今屬青海)、湟中(今屬甘肅)地區。河、湟地處邊塞交通要地,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屯田區,也是穆斯林與藏族等交換農畜產品的重要市場。元代以來,逐漸形成了一個穆斯林聚居區。清廷開放海禁以後,阿拉伯和中亞的蘇非派學者隨著商業貿易的開展,來到河、湟地區。他們自稱“聖裔”,傳播蘇非主義,受到當地穆斯林的崇信;從而使河、湟地區的蘇非主義派別得以發展,並逐步形成哲赫林耶、卡迪林耶、虎夫耶和庫布爾耶(即庫布拉維耶)四大門宦。
門宦的宗教特點,除信奉《古蘭經》、聖訓和履行五功外,主要還有:崇敬教主,宣揚教主是引領教民進入天堂的人,要求教民絕對服從,在教主墓地建立亭室,名為拱北。號召教民上墳念經,坐靜參悟,念迪克爾(讚頌詞),是他們的主要修持功課。其特權主要表現在:教主只能由始傳者的子孫世代相襲,別人不能繼位傳承,教主的“口喚”,教民只能服從,不能無故違背;教主管轄許多教坊或清真寺,教長由教主直接委任。教長隸屬於教主。教主將教民的施捨,用來置買土地、牲畜等,一般都成為富冠一鄉的頭領。故一派教主不僅總攬該派宗教事務,還擁有一定的封建特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社會的發展,門宦的封建特權也隨之逐步消失,廣大穆斯林的正常宗教生活得到保障。各民族內部與各民族之間、教派之間,團結一致,和睦相處,從而進入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歷史新時期。
哲赫林耶
哲赫林耶是中國伊斯蘭教門宦之一。哲赫林耶一詞阿拉伯語意為高念派,與虎夫耶門宦相反,主張朗誦迪克爾(讚頌詞)。因其以甘肅定西官川為傳教基地,故又稱官川門宦。創於清乾隆(1736~1795)年間,教法上屬哈乃斐學派。它兼收並蓄沙孜里、納格什班迪、卡迪里等蘇非主義派別的學理,在中國穆斯林中獨樹一幟。創始人馬明心全家躬耕自給;他常穿羊毛褐衣,隻身週遊各地,教徒有所奉獻即隨手轉送窮人。他反對教權世襲,提倡簡化宗教儀式,從事宗教革新。後來隨著門宦制度的確立,有些教主如馬以德、馬化龍、馬元章等置田產、造莊園,直至經營巨資商業,富甲一方。
教權結構是道堂、教區、教坊(清真寺)三級制。教主高居道堂,是門宦的精神領袖,掌握門宦事務的最高權力。教區是由若干教坊組成的區域性機構,每一教區由“熱依斯”(教主代理人)管理教區事務。教坊是以清真寺為單位,由開學阿訇兼行主持教徒宗教生活的場所。熱依斯和開學阿訇過去都由教主直接委派,任期不定。
該門宦高聲念誦迪克爾,其迪克爾不僅記主,還要贊聖;尊崇教主和拱北,特別重視殉教精神。在宗教習俗上,男子戴黑色六角形帽,不留腮須,女子不戴蓋頭,不蒙面紗。教徒分布在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西北及雲南、貴州等地。轄有830餘教坊,歷經八輩教主。在清代因幾度反抗民族壓迫而慘遭鎮壓。後期演變為北山、沙溝、新店子、南川、板橋五個支系門宦。
虎夫耶
虎夫耶是中國伊斯蘭教門宦之一。虎夫耶,阿拉伯語意為低念派,因主張默念迪克爾(讚頌詞)而得名。篤信《古蘭經》和聖訓,主張教乘(五功)與道乘並重,其道乘主要功修是靜修參悟和念迪克爾;所屬各支系門宦因其傳授不同,念誦方式亦各異。
修道制度
修道者分為三級;最高一級是“穆勒師德”(傳引人、導師),稱太爺或教主,被認為是得道的人,具有臥里(聖徒)的品級,並能顯示各種“奇蹟”;次一級是“海里凡”,即穆勒師德的接替人,被認為是辦道的人,具有“篩海”的品級;第三極是上兩級的忠實信徒,稱為“穆勒得”,即追隨者,被認為是學習教門的人。實行教主集權制。在繼承方式上,教主在世時,精心培養幾個海里凡,臨終前,選擇最得意的海里凡作為自己的繼承人,交給掌教印章或一至幾件衣物,作為繼承教權的憑證,使其成為下一輩教主,後來又演變為世襲制。隨著教坊的增多,將若干教坊聯結為一個教區,由教主指派海里凡主持教務,打破以一個清真寺為中心的單一教坊制,成為教主管轄下的多教坊制。同時,由教主委任各坊教長,代替單一教坊教長的推選聘請制,而成為教主的權力集中制。教法上屬哈乃斐學派。教主歿後,信徒為其修建拱北,加以崇拜,甚至將參謁拱北和朝覲克爾白等同視之。
支系
虎夫耶門宦約有支系20餘個,各支系獨立傳教和行使教權、教徒主要分布於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各省、區,部分散居雲南、四川、吉林、河北、河南等地。主要支系有:
畢家場門宦
創始人馬宗生。他提倡順天理、守國法、行人情;先遵行天命五功,後力行靜修默念;主張不隨意批駁別派或與之爭奪教徒。宗教禮儀與格底目大體相似。
穆夫提門宦
創始人馬守貞。康熙十三年(1674),新疆白山派的著名領袖希達葉圖拉?q阿法格?q曼什乎勒向他傳授了虎夫耶學理,並教其太斯塔勒(纏頭巾)、念珠、印信等八件傳教憑據,命名穆夫提。他以故里臨洮北鄉為基地,傳教50餘年。強調參謁拱北與朝覲克爾白具有同等意義。教主為世襲制。教徒見教主必須行跪拜禮,在紀念先輩教主時重視點香。傳至第六輩教主馬金煥時,其弟馬玉煥為爭奪教權,自立門戶,率眾遷往臨夏瓦窯頭傳教,因其由臨洮遷來,故稱臨洮門宦。
花寺門宦
創始人馬來遲,他18歲開始擔任教長達20餘年。1728年去麥加朝覲,併到大馬士革、巴格達、開羅等地遊學深造,先後研究了沙孜里、納格什班迪和蘇哈來瓦迪耶學理。清康熙十二年返回甘肅河州,綜合各派教旨,始傳虎夫耶學理。他主張“鬧中靜”,重視五功、“乾阿麥里”(即為紀念該派有關人物忌日而舉行的宗教性活動)和念《卯路德》、《冥沙勒》等經。教徒死後,須在花寺拱北做“祈求”,並以“傳轉”《古蘭經》為其贖罪,舉行殯禮儀式時要求脫鞋。19世紀70年代分裂為以循化為中心、馬如彪為首和以河州為中心、馬永齡為首的新老兩派。後在反清起義中遭清廷鎮壓,自此一蹶不振。
北莊門宦
創始人馬葆真。他原為花寺門宦阿訇。清嘉慶十七年(1812)曾投新疆莎車白山派謝赫烏尼亞門下,學習蘇非主義,8年後授以傳教憑證。後去麥加朝覲,回過後在東鄉北莊傳虎夫耶學理。該門宦主要特點是:凡傳引人必須具有“哈吉“(朝覲者)身份和莎車道堂的傳教憑證;認為五功、坐靜、念迪克爾三者同等重要;教徒嫁娶必先取得傳引人的同意。主張用“傳轉”《古蘭經》為亡者贖罪。馬葆真去世後,原來分管五地教務的五個主要門徒,名義上仍屬北莊門宦,但各立門戶,自成一派,故又有巴蘇池門宦、達子溝拱北、小楊門、妥葉老人家和井溝門宦五個支派。
靈明堂
俗稱“瘋門”。創始人馬一龍,原為格底目阿訇,後在河州等地接受了虎夫耶和卡迪林耶學理。返回蘭州後,堅守禮拜和坐靜參悟,默念迪克爾,常年身穿破衣單褂,沿街行乞,行止如瘋似癲,執意苦修,去世後,信徒為其在蘭州西園修建拱北,起名靈明堂。抗日戰爭時期,河南皮毛商馬仁甫到蘭州經商,加入靈明堂,後遷固原三營,修建莊院,定名明月道堂,是靈明堂的支派。
胡門門宦
創始人艾布則地,原在西安崇文巷清真寺學經,清乾隆十四年(1749)返祖籍河州東鄉傳教。其宗教儀式和格底目大同小異。較有特點的是對“艾立夫”(阿拉伯語28個字母的第一個)解釋為“一字分三,三字歸一”,即真主、聖人、穆民三者合而為一。不食兔肉。
洪門門宦
創始人洪海儒。其宗教特點主要表現在四段受教儀式上:先行告誡,宣布“十條戒律”;次念討白(懺悔);再念迪克爾;最後授“守頭”,即暗記前輩某一道祖道號,危難之際,呼叫此一道號,乞求前來援救。所授“守頭”,雖父母妻子亦不能外傳。
庫布爾耶
庫布爾耶是中國伊斯蘭教門宦之一。源於中亞人納吉姆丁?q庫布拉所創的庫布拉維教團,教法上屬哈乃斐學派。明末清初傳入中國,教徒分布在甘肅東鄉和康樂等地。據傳,第一個將庫布爾耶傳入中國的是一位名穆乎引弟尼的外籍傳教師。他曾三次來中國傳道,最後於明洪武三年(1370)定居河州(今甘肅臨夏)東鄉大灣頭,改姓張,號玉皇,字普濟,躬耕鄉民所贈的九畝土地,成為東鄉族的成員。和他同來的還有其子艾海買提?q克比若?q白賀達吉,後繼任第二輩教長,發展了不少教徒,當地漢族亦有隨教者。其子孫相襲教長長達11輩。稱張門或大
灣頭門宦。
庫布爾耶門宦除遵行五功外,主要是靜修參悟。靜修分40天、70天、120天不等。屆時幽居山洞,默念迪克爾(咱頌詞),做禮拜,日食7枚大棗和數杯開水;於阿麥里時點香高念《古蘭經》、《卯路提》和《麥達依哈》;以“傳轉”《古蘭經》為亡人贖罪;舉行殯儀時不脫鞋。
卡迪林耶
卡迪林耶是中國伊斯蘭教門宦之一。源於波斯人阿卜杜?q卡迪爾?q吉拉尼所創的卡迪里教團,教法上屬哈乃斐學派。清康熙初由阿拉伯人華哲?q阿布杜拉(號稱盤龍道祖)傳入中國。認為在遵行個《古蘭經》、聖訓的同時,必須靜修參悟,否則不能達到認主、近主的目的。主張“先有道、後有教”;教,由穆罕默德的生平言行所構成,而道則是超然的、非創造的、亘古不變的。為了求道,只有割斷夫妻恩愛,拋棄功名利祿,游深山、訪名師,進行苦修苦煉,以求悟道;認為參悟是求道的捷徑,“一時的參悟,勝過千年的功修”。它的修持理論是“定性復命”和“修身養性”。認為“性”是根,是永恆的,“命”是形,是暫時的,修身克己、清心寡欲都是為了養性。
各輩道祖被認為是出家修行的引路人和導師,能顯示某種“奇蹟”。道祖的道統繼承是由道祖個人指定的,其先決條件是童子出家,而且要經過長期漫遊行乞僅得果腹的苦煉和入山修行參悟。他們在中國的道統,據後子河門宦稱,已傳七輩十一人,此後因無合其條件者而“封印”不傳。
卡迪林耶中分出家人和俗人兩部分。出家人除漫遊苦修者外,還有稱做“清廉人”或“計較人”的。他們可以是童子出家,也可以是半路出家,不要求漫遊乞討,一般居住拱北修行。在道統失傳之後,這種人實際上就成為道統的繼承者,被稱為穆勒師德(傳引人,導師)或臥里(聖徒);還有一種是管理拱北的“站拱北者”,其中稱為“主持”或“當家人”的是拱北的掌權者。他們有的不出家,其主要功課是早晚敬香和默誦迪克爾(讚頌詞)。各種出家人事先要有臥里,穆勒師德的認可,出家後必須遵行反映禁慾主義的戒律和操守。阿訇和一般教徒被視為俗人。他們只是信道者,不履行修道的各種戒律和功課,只要重視朝拜教主陵墓和參加該派的紀念活動。
教坊組織基本上是單一制。阿訇多由教眾選聘,是一坊內的領導人。主要支系有:
大拱北門宦
初以創始人祁靜一的姓氏命名,稱祁家拱北。後因其建築宏偉壯麗,又名大拱北。祁靜一經名西倆里,號西倆魯迪尼,河州(今甘肅臨夏)人,是阿布杜拉的學生。他聽從師命,絕離塵俗,不結婚,先後在陝西西鄉鹿齡寺、四川閬中、河州楊妥家出家修行。主張以“絕塵俗為入道之門”,“清心寡欲為修道之功”,故入其門者,應以“淡泊持其志”,“寧靜守其身”。大拱北無教主、掌教等名稱,每處拱北都由當家人主持和管理;也沒有父傳子受的教權制和世襲的掌教制,一切統由當家人掌握。當家人實際上具有類似教主的權力。大拱北在甘肅、四川、陝西、青海四省約有大小修持地30多處。當家人已傳九輩十七人。
後子河門宦
創始人楊保元,字善堂,經名塔中奴尼。出身寒門,早年父母雙亡,依靠兄嫂生活,童年在清真寺習經,後從著名經師王通受教。清嘉慶三年(1798)經王通推薦,拜卡迪林耶第六輩安道祖為師。專心探求“性命”之學。五年,去麥加朝覲,並遊歷中亞,訪賢求學。回國後,曾在玉門昌麻爾南山石洞中靜修3年,又在北吉塬靜修6年。安道祖認為“楊已到純真無俗”的境界,指定其為卡迪林耶第七輩道祖。歿後,教徒在後子河墓地修建了拱北,通稱楊門。
依禪
依禪原為波斯語第三人稱的複數,即“他們”。後來在突厥語系的部分穆斯林中演變成為伊斯蘭教蘇非主義傳引人的尊稱,與阿拉伯語的穆勒師德(導師、傳引人)同義。中國新疆蘇非主義派別高品位精神領袖多用此稱謂,如白山派第一代領袖稱依禪卡朗,第二代領袖稱依禪穆罕默德?q優素甫。約在1530年,波斯人海比甫?q乃吉米經布哈拉進入新疆喀什、莎車等地傳播蘇非主義,他也被稱為依禪。
在新疆,不僅白山派、黑山派的領袖稱依禪,如卡迪林耶、沙孜林耶等蘇非主義派別領袖,甚至連塔吉克族的伊斯瑪儀派領袖也用此稱謂。後來,新疆蘇非主義派別多被通稱為依禪派。
新疆依禪為適應當地的社會條件,除秘傳各種修持學說、儀式外,並世襲罔替,發展門徒。在信仰上兼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聖徒崇拜等特徵。信徒在舉行活動時,由依禪贊念迪克爾(讚頌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