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紅園

臨夏紅園

臨夏紅園,位於甘肅省臨夏市西郊,是一個以花卉和古建築為主的江南式園林,建築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由清暉軒、如意湖、盆景院、月季院、怡樂廳、動物園六個部分組成。紅園以池、館、樹交相輝映,兩頭大,中間細,呈葫蘆狀涓。

園內花木扶疏,奼紫嫣紅;湖水如鏡,小溪涓涓。 紅園內建築結構精巧,木結構牌坊的正門用六根大柱托起,中間用七級雲斗支起歇山式主樓,兩旁有歇山式邊梭,檐下裝修均為精巧的木雕、磚浮雕珍品。紅園建築上獨特的磚雕、木雕和河州彩繪聞名三隴.尤其是磚雕藝術,品種繁多,形象逼真,常常令遊人嘆為觀止。

紅園因園內百花薈萃,萬紫千紅,爭艷吐香而得名,是一處以古典建築和花木盆景為主體的庭院式公園。由中國建設部西北工程設計院修建而成的人工湖、長廊亭、動物園、展覽廳、牡丹園、團結堂等整體建築錯落有致。以小巧玲瓏的江南園林風格和高大恢宏的民族建築特色相結合,樓閣造型特異、飛檐翹角、雕樑畫棟,回族的磚雕、漢族的木刻、藏族的彩繪達到了完美的藝術結合。紅園集盆花精品園栽紫斑牡丹於一處。臨夏素有“小洛陽”之稱。紅園門前無撐柱的明代一字“牌坊門”,民國初年建築“鳳凌閣”、“清暈軒”等古典建築珍品自58年以後陸續拆遷建於園內。園內廳堂軒館、樓閣亭廊、鏡湖垂柳、碧波小舟、珍禽異獸、地方風味小吃及各種遊樂設施,令遊人賞心悅目,留連忘返,紅園因而博得了“隴原一絕”、“塞上明珠”的美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臨夏紅園
  • 所屬地區:中國甘肅
  • 下轄地區:臨夏市
  • 面積:4萬平方米
  • 著名景點:清暉軒、如意湖、盆景院、月季院、怡樂廳、動物園、紅園廣場
  • 誕生年:1958年
  • 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
主要景點,旅遊信息,內部結構,木塔結構,重建木塔,

主要景點

臨夏紅園廣場總投資1580萬元,是州委、州政府經過深入調研、廣泛論證,篩選出的一項重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它既是自治州成立50周年大慶的重點州慶項目,更是一項利民工程。
紅園廣場是利用原有紅園體育場地處臨夏市中心地帶,周邊居民多、文化單位比較集中的區位優勢,按照體現民族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城市文明程度,豐富市民精神文化的要求,通過廣泛徵求意見,精心設計、施工、建設,建成了集旅遊、休閒、健身、娛樂、集會五味一體的城市亮點。紅園廣場占地面積約43畝,公分為四個區,西北為集會區,包括磚雕文化壁和漢白玉浮雕;西南為景觀區,包括音樂噴泉、水幕電影和廣場主雕塑;東北為健身區;東南為幼兒活動區。正北方為集古典建築藝術和園林藝術為一體的旅遊休閒區。

旅遊信息

交通
從臨夏打的直達/市區景點均可步行,4路車到達紅園門口,1路公車往返於汽車南站和北站。6路公車往返於汽車南站和西站.
美食
臨夏基本上都是清真餐廳,比較著名的招牌菜是東鄉手抓肉,味道不錯。每個十字路口都有夜市,到羊肉串也不錯,臨夏的餅子是非常實惠的麵食。臨夏的清湯牛肉麵、羊肉泡饃都很有特點。而臨夏的拉碗子是一大特色。大眾飯館多集中在小十子一帶,串串香是值得一試的美味,經濟有趣.
購物
新華街是一條充滿現代化的區域,娛樂,服飾,飲吧等都是很不錯的選擇.而慶生路上適合年輕人去消費遊玩,KTV,酒吧,網咖等有很多檔次.脾特果,古河州酒的許多珍藏品,紅鱒魚、珍珠米、百合、東鄉洋芋、東鄉旱酥梨、黃河鯉魚、唐汪大接杏、“五山池”黃酒、臨夏手工地毯、蕨菜、保全腰刀。

內部結構

臨夏紅園面積雖少,但建築緊湊,遊覽項目豐富,地方特色突出,被譽為甘肅城市名園之一。園內有人工湖、長廊亭、動物園、展覽廳、牡丹園、團結堂等。園內花卉以盆花和園栽牡丹為特色。臨夏市民素有培育名貴盆花的傳統,紅園集盆花精品於一處,尤其是園栽紫斑牡丹,在全國唯臨夏獨尊,故世有“小洛陽”之稱。清代著名詩人吳鎮有詩云:“牡丹隨處有,勝絕是河州”。
臨夏紅園(圖2)臨夏紅園(圖2)
園內磚雕是我國古典建築中的一絕。紅園門前無撐柱的一字牌坊,在我國牌坊建築中獨樹一幟。臨夏紅園雖彈丸之地,卻給中外遊客以美好深刻的印象。真可謂“度方寸之池,觀萬般精品”。
臨夏紅園

木塔結構

甘州木塔以其宏大的壯觀的建築工和高超精湛的造型藝術稱決於世。本塔原有15層,塔身木構件處表貼金,富麗堂皇。尤其是塔基有一地下室,中心豎一鐵柱,下承鐵座,上接塔頂。遊人站在鐵座上,用力啟動鐵柱,可使整個塔身旋轉。這一精湛的絕技令中外遊人讚不絕口,當時波斯國使者曾觀此木塔,驚嘆地說 “此塔製作之工,可為世界木工、鐵工、畫師取法”。另有西域沙哈魯王使者途徑張掖,在遊記中寫到:“每層內有房屋門戶,施以油漆,全以術料建築,外貼以金,全塔嚴然金制”。到了清代,木塔雖降為九層,仍氣勢不凡,雄姿不減。
臨夏紅園(圖3)臨夏紅園(圖3)
當時,整個寺院(萬壽寺)是張掖有史記載中最古老的寺院。塔後的藏經樓是一座兩層三重檐山頂建築,頂層四周有木構回欄,以其端莊渾厚與木塔挺撥俊秀相得益彰。除木塔外還有殿樓、廊廡、廚庫、山門等建築,塑有五百羅漢,二十尊護法神等。特別是塔頂懸有古鐘一口,造形玲瓏,發音宏亮,撞擊之聲可達數里。舊時稱為甘州八景之一的“木塔疏鐘”,專指此鐘。這座矗立了一千多年的古塔在清未遭遇“黑風”侵襲而毀。

重建木塔

目前,映入遊人眼帘的木塔是公元1926年重新修建的,現有木塔高三十二米,共有九層,為磚木結構的閣樓建築。塔形為正八面體,塔的外面是一個完整的木架,塔內空心,不能登臨,內徑約三點三米。塔體不用釘鉚,全由斗拱,大梁、立柱縱橫交錯,相互拉結。塔基高為一米,面積約二十平方米的土台,四周用花崗岩石欄護圍,上雕龍鳳、孔雀、祥雲等吉祥圖案,給人以莊重厚實之感。
臨夏紅園(圖4)臨夏紅園(圖4)
塔底由二十根粗大圓柱支撐著,一至七層為磚砌塔壁,外檐為木構,每層周圍均勻地豎立著八根木柱,每層有八根橫樑,分別指向八個不同的方向,每層的八個角上都有木料刻成的龍頭,口含寶珠,下系風鈴,微風吹來,鈴聲叮咚,與飛燕爭鳴斗曲,悅耳動聽。塔頂成傘形,由下而上逐層縮小,每層門窗各異。
古人曾賦詩盛讚:“無龍何處鳥鳴習飛,一塔依然雲翠微,畫棟凌空齊雪嶺,殘鐘斷續入柴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