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風病

簡介,歷史,防治,

簡介

臍風病病名出自魏晉時期的《針灸甲乙經.小兒雜病第十一》。書中說:“小兒臍風,目上插,刺絲竹空主之”,“小兒臍風,口不開,善驚,然谷主之”。“臍風”歷代醫籍中又有風噤、風搐、噤風、馬牙風、初生口噤、四六風、七月風之稱。現代醫學稱之為新生兒破傷風。“臍風”是由於斷臍不潔,感染外邪所致。

歷史

臍風病屬於初生小兒危重疾病,病死率極高,歷代醫學家對此十分重視。早在隋大業年間巢元方等人編撰的《諸病源候論.臍瘡候》中就有“初生斷臍,洗浴不即試燥,濕氣在臍中,因解脫遇風,風濕相搏,故臍瘡久不瘥也。臍瘡不瘥,風氣入傷經脈,則變為癇也”的記載。這是現存文獻中有關小兒臍風病因病理的最早記載。到宋時1158年刊行的《小兒衛生總微論》中,則明確提出:小兒臍風“亦如大人因破傷而感風”。而且要求斷臍時戒用冷刀。這些記載,可以說明祖國醫學當時已認識到小兒臍風與成人破傷風為同類疾病,並且在防治臍風上已有明確而較科學的方法。同時敷臍法的創造,為嬰兒開闢了一條新的給藥途徑。在國外1884年,德國醫學家尼可萊耶(Nicolaier)發現破傷風桿菌病原菌以前千餘年,祖國醫學的這些見解和方法,無疑是十分可貴的。

防治

臍風病的藥物防治法,北宋時的《太平聖惠方.孩子要用藥物》中最早記載了“烙臍圓”、“封臍散”。如烙臍圓方,用“豆豉一分,黃蠟一分,麝香少許。同搗令爛,熟捻作餅子,斷臍訖,安臍上,灸三壯、艾柱切小麥大,若不啼,灸至五七壯”,來治療臍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