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南琅琊台刻石

現藏刻石為石灰岩石質,色黝黑,紋理徹,高129厘米,寬67.5厘米,厚37厘米。刻辭殘存13行,86字。其中首行2字,二行5字,三行7字,四、五、六、七行各8字,厚37厘米。刻辭殘存13行,86字。其中首行2字,二行5字,三行7字,四、五、六、七行各8字,末行3字。前2行為秦始皇從臣的官職和姓名,後11行為秦二世時補刻的詔書及其從臣姓名。字跡漫漶,為秦丞相李斯篆書。是中國現存最古老刻石之一,秦刻石存字最多者,世稱秦篆之精品。刻辭如下:

五夫

五大夫楊樛

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制曰:“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膠南琅琊台刻石
  • :129厘米
  • :67.5厘米
  • :37厘米
秦代記功刻石,刻石頌辭內容,後記,

秦代記功刻石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東巡郡縣,南登琅琊,“作琅邪台,立石刻,頌秦德,明得意”。其頌詞凡497字,傳為李斯所書。

刻石頌辭內容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刻石頌辭如下:
維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以明人事,契約父子。聖智仁義,顯白道理。東撫東土,以省卒士。事已大畢,乃臨于海。皇帝之功,勤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摶心揖志。器械一量,同書文字。日月所照,舟輿所載。皆終其命,莫不得意。應時動事,是維皇帝。匡飭異俗,陵水經地。憂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鹹知所辟。方伯分職,諸治經易。舉錯必當,莫不如畫。皇帝之明,臨察四方。尊卑貴賤,不逾此行。奸邪不容,皆務貞良。細大盡力,莫敢怠荒。遠邇辟隱,專務肅莊。端直敦忠,事業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極。誅亂除害,興利致福。節事以時,諸產繁殖。黔首安寧,不用兵革。六親相保,終無寇賊。歡欣奉教,盡知法式。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維秦王兼有天下,立名為皇帝,乃撫東土,至於琅邪。列侯武城侯王離、列侯通武侯王賁、倫侯建成侯趙亥、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毋擇、丞相隗林、丞相王綰、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趙嬰、五大夫楊樛從。與議於海上,曰:“古之帝者,地不過千里,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亂,殘伐不止,猶刻金石,自以為紀。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遠方,實不稱名,故不久長。其身未歿,諸侯倍叛,法令不行。今皇帝並一海內,以為郡縣,天下和平。昭明宗廟,體道行德,尊號大成。群臣相與誦皇帝功德,刻於金石,以為表經。”

後記

秦二世繼位後,於元年(前209)春東行郡縣至琅琊台,在始皇所立刻石旁加刻詔書,以彰明先帝功德。據清代志書記載,刻石為棱形錐體,高1丈5尺,下寬6尺,上寬5尺,上半部寬3尺,頂寬2尺5寸(清代工部營造尺1尺等於23厘米)。北宋神宗初年,著名文學家蘇軾知密州,於神宗熙寧九年(1076)登琅琊台時,始皇刻石早已泯滅,僅存二世詔書刻石。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 ),諸城知縣顏悅道重修琅琊台時,立石碑一座,將殘存刻石鑲嵌於碑上。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諸城知縣宮懋讓見刻石裂,溶鐵束之。清道光間,鐵束散,刻石碎。後諸城知縣毛澄築亭覆之。光緒二十六年(1900),碑石遭雷擊散失。1921年—1922年,諸城視學王培佑等前後兩次到琅琊台搜尋,將散碑石塊湊合修復,移至諸城縣署。解放後移置山東省博物館,1959年移置中國歷史博物館。膠南市博物館存有刻石複製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