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型急性放射病

簡介,疾病病因,治療原則,

簡介

腸型急性放射病亦稱胃腸型急性放射病。人員在短時間內遭受大劑量(約1,000拉德以上)丙種射線或丙種射線和中子混合照射後,除了造血組織受到嚴重破壞外,主要病理學改變表現在胃腸道系統,特別是小腸病變更為突出,腸黏膜上皮發生廣泛性壞死脫落,故稱為腸型放射病。  
腸型急性放射病是以嘔吐、腹瀉、血水樣便等胃腸道症狀為主要特徵的非常嚴重的急性放射病,其傷情嚴重、發展快、病程分期不明顯,生存時間短,多在短期內死亡。  
本病以胃腸道損傷為基本病變,為具有初期、假愈期和極期三階段病程的嚴重急性放射病。其中,輕度腸型急性放射病,除照後1h內出現嚴重噁心、嘔吐外,1~3天內出現腹瀉、稀便、血水便,並有腮腺腫痛等初期症狀,經3~6天假愈期後,上述症狀加重,極期開始,可伴有血、水樣便,發熱。而重度腸型急性放射病在受照後1天內即出現頻繁嘔吐、難以忍受的腹痛、嚴重稀水便、血液濃縮、脫水、全身衰竭、低體溫等。繼之劇烈嘔吐膽汁或咖啡樣物,嚴重者第二周時在血水便或便中混有脫落的腸黏膜組織,大便失禁、高熱等。腸型患者造血功能損傷嚴重且難以恢復,經治療後可出現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主要臨床表現醫學。

疾病病因

大劑量具有穿透性的高頻電滋波(如X和γ射線)或高線能轉換(高LET)的中子引起,也可由亞原子粒子形成的帶正、負電荷的粒子(如α和β粒子)引起。平時,放射事故照射可引起急性或亞急性放射病及皮膚損傷。接受放射線者不注意防護,長期受照於超過劑量限值的射線,也可得慢性放射病。受損傷的主要是細胞,細胞受損傷後器官組織喪失功能,出現臨床症狀,造成放射病。組織受損的輕重取決於放射線劑量大小、受損傷的細胞多少、範圍和受照部位的器官和組織的重要與否。一般認為,放射的直接損傷表現為細胞的死亡,不能再增殖新的組織,抵抗力降低,血管破裂出血,組織崩潰,出、凝血時間延長等。放射的間接損傷可以引發腫瘤、白血病,壽命縮短,反覆感染,發生貧血和潰瘍等。放射的局部損傷可在受照後幾個月或幾年後才出現。全身性疾病只有在機體內幾個器官組織受損或全身受照時才發生。

治療原則

根據病情程度,採取積極綜合對症的支持治療,特別注意早期的妥善處理。  
對輕度腸型放射病病人儘早無菌隔離,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失衡,改善微循環障礙,調節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積極抗感染、抗出血,有條件時及時進行骨髓移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