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血症型急性放射病

毒血症型急性放射病,是在腸型和腦型急性放射病之間可能存在一種特殊類型疾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毒血症型急性放射病
  • 類別:急性放射病
  • 位置:腸和腦
  • 質疑:國內外學者
  • 類型:特殊類型疾病
簡介,概述,診斷標準,

簡介

急性放射病的分型問題,近年來國內外有些學者提出,在腸型和腦型急性放射病之間可能存在一種特殊類型,即心血管型或毒血症型急性放射病(cardiovascularortoxemicformofacuteradiationsickness)。引起該型急性放射病的劑量範圍為20-50Gy,但有關問題尚待進一步研究探討。

概述

一次全身遭受5OGy以上輻射劑量照射,病情發展快,病程短。主要表現為意識障礙、定向力喪失、共濟失調、肌張力增強、肌肉震顫、不規則抽搐、眼球震顫等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症狀。多在1一3日出現昏迷、循環衰竭、休克而死亡。
有學者將輻射劑量20一5OGy全身照射,出現以心、血管損傷為基本病變的急性放射病,稱為心血管型或毒血症型放射病。嚴重程度介於腸型和腦型之間,主要表現為明顯的急性循環衰竭症狀,多死於心源性休克。
大劑量射線照射後,除造成全身急性放射損傷外,受照皮膚可發生急性放射性皮膚損傷。初期皮膚刺癢、灼熱、出現紅斑,水腫。幾天后進入假愈期,症狀緩解、紅斑消退。2一3周進入極期,出現真性紅斑、滲出、水皰,損傷較重時,可合併感染,發生潰瘍。恢復期皮膚色素沉著,殘留不同程度的皮膚萎縮和瘢痕。重度皮膚損傷形成的潰瘍可長期不愈或反覆發生,形成慢性放射性皮膚損傷。

診斷標準

A.2受照劑量的確定除依據物理方法(包括必要時進行模擬試驗)測定和估算外,尚應參考生物學方法估算的結果。其中,除初期症狀和外周血象(白細胞總數和淋巴細胞絕對數)外,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率的分析是目前常用的可信指標,其有效劑量範圍為0.25-5.0Gy。此外,還可參考淋巴細胞微核率(胞漿分裂阻滯法TB法)的檢查結果,估算受照劑量。
A.3(急性放射病早期診斷圖)是根據我國231例超劑量受照人員、8例不同程度急性放射病和國外44例核事故受照病例的實際資料分析繪製而成。通過實踐證明,利用該圖診斷的準確性較高,方法較簡便,該圖可供實際使用。在使用中要注意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對淋巴細胞的影響。
A.4受照劑量的下限系指X線和Y線一次全身比較均勻的外照射而言。在參考物理劑量估計和判斷病情時,如為全身不均勻和在記分次照射時,則應考慮到不同受照部位、範圍、不均勻程度以及分次照射相次數等影響因素,並以紅骨髓平均劑量或紅骨髓造血幹細胞存活計權計算的等效劑量以及經過時間因子校正而得出的"一次"照射的等效劑量為準。
A.5多次高度不均勻的全身照射所致損傷與相同劑量一次全身均勻照射相比,有以下主要特點:初期反應一般較重,持續時間較長;多伴有明顯的局部損傷,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數下降的程度輕於白細胞總數;造成同等程度的輻射效應所需的累積劑量高。
為估計損傷程度,往往需要由多次累積劑量換算出相當於一次全身均勻照射的等效劑量。建議在沒有更好的換算公式以前,可參考式(A1)、(A2)換算:
以頭頸部為主的全身照射:lgY=1.9060-0.5911lgX(A.1)
以腹部為主的全身照射:lgY=1.9811-0.44091gX(A.2)
式中:Y實效劑量與累積劑量之比(用百分數表示);
X照射天數。
該公式系根據16例腫瘤病人在60Co放療過程中,受到以頭頸部或腹部為主的分次不均勻的事故照射後出現的實際生物效應(臨床和血象變化)與累積劑量的關係總結出來的。
雲南疾控諮詢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