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崴傷

腳崴傷

腳崴傷,醫學上稱做“足踝扭傷”。這種外傷是外力使足踝部超過其最大活動範圍,令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甚至關節囊被拉扯撕裂,出現疼痛、腫脹和跛行的一種損傷

分辨傷勢輕重:輕度崴腳只是軟組織的損傷,稍重的就可能是外踝或者第五跖骨基底骨折,再重的還可能是內、外踝的雙踝骨折,甚至造成三踝骨折。輕的可以自己處置,重的就必須到醫院請醫生診斷和治療。所以,分辨傷勢的輕重非常重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腳崴傷
  • 又稱:足踝扭傷
  • 原因:軟組織的損傷
  • 治療方法:熱敷與冷敷
腳崴傷的原因,原因1,原因2,分辨病情,熱敷與冷敷,活動與按摩,中醫治療,物理方法,注意,

腳崴傷的原因

原因1

由於正常踝關節內翻的角度比外翻的角度要大得多,所以崴腳的時候,一般都是腳向內扭翻,受傷的部位在外踝部。不少人是先使勁揉搓疼痛的地方,接著用熱水洗腳,活血消腫,最後強忍著疼痛走路、活動,為的是別“存住筋”。但實踐證明,這樣處置崴傷的腳是不妥當的。

原因2

因為局部的小血管破裂出血與滲出的組織液在一起會形成血腫,一般要經過24小時左右才能修復,停止出血和滲液。如果受傷後立即使勁揉搓,熱敷洗燙,強迫活動,勢必會在揉散一部分瘀血的同時加速出血和滲液,甚至加重血管的破裂,以致形成更大的血腫,使受傷部位腫上加腫,痛上加痛。
人們常說的“存住筋”,實際是損傷以後軟組織發生粘連,影響了功能活動。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損傷的中後期。所以,受傷後幾天內的活動受限,一般都是因為疼痛使活動受限,而不是粘連所致的“存住”。

分辨病情

一般來說,如果自己活動足踝時不是劇烈疼痛,還可以勉強持重站立,勉強走路;疼的地方不是在骨頭上而是筋肉上的話,大多是扭傷,可以自己處置。如果自己活動足踝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和挪步,疼的地方在骨頭上,或扭傷時感覺腳裡面發出聲音,傷後迅速出現腫脹,尤其是壓痛點在外踝或外腳面中間高突的骨頭上,那是傷重的表現,應馬上到醫院去診治。假如由於條件限制一時去不了醫院,也可以暫時使用簡便物品,如木條、書本、圍巾、繃帶等固定受傷部位,儘可能減少活動。然後儘快到醫院診斷治療。

熱敷與冷敷

正確使用熱敷和冷敷:傷後24小時內一定做冷敷,傷後24小時後才能做熱敷;熱敷和冷敷都是物理療法,作用卻截然不同。血得熱而活,得寒則凝。所以,在破裂的血管24小時內仍然有出血的傾向故要冷敷,以控制傷勢發展。待傷24小時後方可熱敷,這時出血停止,熱敷以消散傷處周圍的瘀血。
細心的讀者一定要問,怎么才能知道出血停止了沒有呢?原則上是以醫學界認可的“傷後24小時”為界限,還可以參考下面幾點:一是疼痛和腫脹趨於穩定,不再繼續加重;二是抬高和放低患腳時脹的感覺差別不大;三是傷處皮膚的溫度由略微高於正常部分,變成相差不多,這些都可作為出血停止的依據。

活動與按摩

適當活動。在傷後腫脹和疼痛進行性發展的時候,不要支撐體重站立或走動,最好抬高患肢限制任何活動。待病情趨於穩定時。可抬高患肢進行足踝部的主動活動,但是禁做可以引起劇痛方向的活動。等到腫脹和疼痛逐漸減輕時,再下地走動,時間宜先短一些,待適應以後慢慢增加。
正確按揉:出血停止之後的按揉法,用大魚際或拇指指腹對局部施加一定壓力並揉動,方向是以腫脹明顯處為中心,離心性地向周圍各個方向按揉,每次做2~3分鐘,每天做3~5次。

中醫治療

合理用藥。外敷萬,效果也比較理想。用效果也不錯。

物理方法

可用短波、微波、低中頻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療效是很好的!這是醫院常用的治療方法。

注意

踝關節扭傷,大多數人都對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認為“養兩天就好了”,其實不然。適當的休息是需要的,但並不是治療的全部,未經正確良好治療的患者,踝關節再次損傷的可能性是經治療患者的3~4倍。急性期的初次損傷患者,如果損傷沒有累及韌帶組織,只要保守治療,遵守休息、冰敷、加壓包紮、抬高患肢的原則,多可以獲得滿意的療效。急性期24~48小時可冷敷,每次10~20分鐘,6小時一次。急性損傷的可以按壓陽陵泉穴位減輕疼痛。
踝關節損傷一般醫院也沒有什麼好藥、好辦法治療,最好用民間中藥外敷治療,以促使局部組織滲液儘快吸收,快速止痛,消除腫脹。腫脹消退後,可用膠布或繃帶固定踝部制動1周。而慢性損傷的患者,改善疼痛和不穩定的症狀是治療的目的,一般可用進行治療。總的來說,早期採取正確的治療,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以防引起後遺症的發生。
腳崴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