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失穩

腰椎失穩

腰椎失穩指各腰段各節段間運動範圍異常或關節變位。常可導致腰背痛甚至腿痛,退變是腰椎失穩的主要病因。腰椎失穩多發生於中年女性,失穩期病人可有急性、亞急性或慢性腰痛並向下放散到臀部、大腿後面,但不過膝。病人不能作彎腰姿勢,每當彎腰到一定程度時,腰部有斷裂感,只能直腰休息。有些病人表現為背部及下肢無力,走路及下樓梯時可突然跌倒,可能是失穩的活動過度。在臥床及腰椎處於穩定狀態時腰痛減輕。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外科
  • 多發群體:中老年人群
  • 常見發病部位:腰部
  • 常見症狀:放射性腰腿痛,不能彎腰。
  • 傳染性:無傳染性
基本介紹,病理變化,治療,

基本介紹

脊柱各節段間的穩定要素由以下4個方面構成:
(1)相鄰骨關節的完整,包括椎間盤和兩個椎弓的小關節;
(2)靜力性結構如關節囊、韌帶、筋膜等正常;
(3)動力性結構即肌肉功能良好;
(4)椎間盤的水壓狀態。
任何一個環節的失常都會導致腰椎不同程度的失穩,而又以椎間盤的退變最為重要。

病理變化

椎間盤退變
椎間盤退變脫水,失去正常水壓的彈性,從而使脊柱屈伸、側屈及旋轉範圍增大。與之相關,則椎弓的小關節產生移位、半脫位、關節囊撕裂,關節滑膜產生炎症,疼痛和因疼痛引起肌肉痙攣,脊柱正常功能活動喪失。如繼續退變,椎間纖維環鬆弛膨出或產生破裂;關節軟骨面退變,關節囊鬆弛,關節可脫位。如纖維環已退變失去彈性,則已產生的椎體及小關節移位再難恢復。
小關節原發損傷
關節面的退變失穩,關節囊的鬆弛,對椎間盤的運動失去導向和保護,從而加重椎間盤的勞損,再反過來影響小關節,使腰椎失穩。
椎間失穩使周圍韌帶處於超負荷狀態
特別在腰椎前屈過大時,會產生腰背部的酸痛或鈍痛;肌肉的保護性痙攣收縮,則使對疼痛的敏感度增加,並產生病理代謝產物,刺激神經末梢引起疼痛。

治療

中年以上患者出現上述症狀時應懷疑本病。檢查時可見脊旁肌痙攣,腰椎生理曲度失常。當腰部作屈伸活動時,可見運動過程不均衡,或突然發生絞鎖,或於某部位特別疼。觸診時可發現滑脫腰椎之棘突有位移。側彎運動兩側不均等,脊旁有壓痛,病人雖述下肢麻木,但神經檢查無定位性神經根損害現象,亦無痛覺喪失。以下檢查可幫助確診:
X線平片可見椎體邊緣呈磨角樣或出現牽拉性骨贅,椎間隙變狹窄。相鄰椎體或棘突邊緣失去連續性,脊柱有側凸或向一側傾斜。過屈過伸脊椎攝側位片,可見椎體向前或向後移位,可為單向或雙向;左右側曲時攝前後位片,可見左右彎曲幅度不等,失穩椎體有側移位。
CT掃描有局限,只能顯示兩側小關節面間隙不對稱,必須結合臨床分析診斷。
治療上應針對患者病情特點具體分析,採取相關措施,首選保守療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