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性息肉

腫瘤性息肉是大腸膜上皮細胞增生的真性腫瘤,其單發者統稱為腺瘤,根據其組織學特徵和生物學行為的不同又可分為腺管狀、絨毛狀和混合性3類,多發性者常見為家族性腺瘤病,其他尚有非家族性腺瘤病及伴有消化道外腫瘤的Gardner氏綜合徵、Turcot氏綜合徵等,它們多有不同的惡變率、被視為癌前病變,因此腺瘤的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tumorous polyp
  • 就診科室:腫瘤科
  • 常見病因:炎症、病毒感染、生活習慣、遺傳等
  • 常見症狀:間斷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帶血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無論腺瘤的發生是位於隱窩的什麼部位,腺瘤組織增生主要是朝向管腔面形成突出向外的包塊。儘管所有腺瘤一開始均是呈廣基型生長,但隨著腺瘤的變大,一些腺瘤變為有蒂或亞蒂。推測這可能是腸蠕動和其他因素如糞便性質、結腸系膜的存在等因素的影響結果。

臨床表現

腺瘤是大腸黏膜上皮組織向腸腔的突出物,外觀略呈紅色,藉此可與呈灰白色的增生性息肉鑑別。但即使是有經驗的內鏡醫生確診亦不超過70%,對於直徑在0.5cm以下的腺瘤或>0.5cm以上的增生性息肉,極易發生誤診。
1.多數腺瘤為管狀腺瘤
管狀腺瘤好發於直腸、乙狀結腸,有蒂多見,占85%。大小由數毫米至10cm不等,以1cm~2cm直徑大小的腺瘤多見,無症狀人群普查發現的腺瘤往往較小。其中直徑<5mm的腺瘤稱為微小腺瘤,主要為管狀腺瘤,但也可出現中度甚至重度不典型增生,偶見有浸潤癌,值得重視。
2.腺瘤形態多呈球形或半球形
表面光滑,可有淺裂病,明顯充血,發紅,部分有點狀出血斑,形成虎斑樣結構。有繼發感染時,表面附有黏液膿性分泌物。5%~10%的管狀腺瘤在蒂部周圍鄰近黏膜,甚至在腺瘤頂對側腸黏膜可出現白斑,白斑呈圓點狀,約幾毫米大小,成簇小片分布,性質不完全明確,組織學上主要是炎症變化。
3.絨毛狀腺瘤較少見
好發於50歲以上成人。多見於左半結腸,其中直腸約占82%,乙狀結腸約占13%,右半結腸極少見。大部分為無蒂和亞蒂,有蒂僅占17%,形態不規則,無蒂者呈花壇狀或菜花樣,亞蒂呈絨球,有蒂者類似於成串葡萄。表面不光滑,有無數細絨毛狀突起,往往附有大量黏液。質地較脆,常伴糜爛出血,一般直徑大於2cm,較管狀腺瘤大,並隨年齡增加而逐漸增大。
4.混合性腺瘤
以有蒂、亞蒂多見,可見表面不光滑,可有縱深裂溝,呈分葉狀,伴許多絨毛狀突起。
由於腺瘤大體形態並無特徵性變化,故目前內鏡診斷和對腺瘤分型仍有一定的誤差。Thompason等將內鏡切除的息肉用1%台盼藍染色,結合解剖顯微鏡檢查可精確描述腺瘤的大體形態特徵。他們發現管狀腺瘤和絨毛狀腺瘤的分葉構造顯著不同,根據黏膜表面溝回的異型程度和裂隙或潰瘍情況尚可預測不典型增生程度和浸潤癌的存在。

檢查

1.X線鋇餐灌腸
雖能通過鋇劑的充盈缺損可發現大腸息肉,但常常不能正確分類和定性,內鏡檢查不僅可直視下觀察大腸黏膜的微細病變,而且可通過組織活檢和細胞學刷片檢查而確定病變的性質,因此是發現和確診大腸息肉的最重要手段。
2.內鏡檢查
發現的息肉均須作活組織檢查,以了解息肉的性質,類型以及有無癌變等,小的或有蒂息肉可用活檢鉗或圈套器電切摘除後送驗,大的或廣基的息肉則往往只能行鉗取活檢。
3.活檢
由於同一腺瘤中,不同部位的絨毛成分量及不典型增生程度往往不一,所以鉗取活檢處病變並不能完全代表全貌,活檢處無癌變亦不能肯定腺瘤他處無癌變,因此腺瘤的不典型增生程度及無癌變往往需切除整個腫瘤,仔細地切片檢查後方能肯定,鉗取活檢病理結果可供參考,但並非最後結論,臨床上這種術前鉗取活檢的結果與術後病理診斷不一的情況在絨毛狀腺瘤中相當常見。

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資料不難做出診斷。

治療

1.腺瘤
處理原則是一經發現即行內鏡下摘除並作全瘤活檢,對於出現下述情況者,需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出現淋巴結浸潤者;組織學示癌組織分化差;腺瘤切除邊緣或鄰近有癌腫浸潤。
2.家族性多發性腺瘤病
一旦確診,將可能發生癌變的大腸切除,以阻斷大腸癌的發生,對於已癌變者宜選擇適當的根治手術。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