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陽虛

脾陽虛,中醫證候名,又稱脾虛寒證,是指脾陽虛衰,失於溫運,陰寒內生,以食少、腹脹腹痛、便溏等為主要表現的虛寒證候。

基本介紹

  • 別稱:脾虛寒證
  • 就診科室:中醫內科
  • 常見發病部位:脾
  • 常見病因:多由脾氣虛進一步發展,或過食生冷、外寒直中、過用苦寒,久之傷脾陽,或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火不生土所致
  • 常見症狀:食少,腹脹,腹痛,便溏等
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證候鑑別,辯證施治,飲食調理,

病因病機

本證多由脾氣虛進一步發展,或因過食生冷、外寒直中、過用苦寒,久之損傷脾陽,或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火不生土所致。

臨床表現

食少,腹脹,腹痛綿綿,喜溫喜按,畏寒怕冷,四肢不溫,面白少華或虛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或肢體浮腫,小便短少,或白帶清稀量多,舌質淡胖或有齒痕,舌苔白滑,脈沉遲無力。

證候鑑別

與脾氣虛鑑別:本證可由脾氣虛發展而來,同時有畏寒肢冷、脘腹隱痛喜溫等寒象。

辯證施治

脾陽虛多引起脾胃系病證,如腹痛、泄瀉、痢疾、痰飲、水腫、鼓脹等。
1.腹瀉
脘腹疼痛綿綿,得溫痛減,遇冷更甚,或兼嘔吐不能食。治宜溫中散寒,方用附子粳米湯,甚者用大建中湯。
2.泄瀉
由於暴注水瀉,短時間內即導致脾陽大虛;更多見於慢性腹瀉,病程日久,飲食不化,纏綿不愈,時輕時重,腹痛隱隱,得溫則舒,多由素體脾胃虛弱,陰寒內生所致,治當調理元氣,溫中健脾,元氣充足,脾陽來復,其瀉即止。方用養胃煎、溫胃飲加減。
3.痢疾
久痢不愈,因寒積久滯腸中,腹冷隱痛,下痢稀薄而帶有粘凍,且遇寒即發,治宜溫中散寒,消積導滯,《千金方·冷痢》云:“治積久冷痢,先以溫脾湯下訖,後以健脾丸補之,未有不效”。
4.痰飲
由於脾陽不足,氣化無權,不能行水,則水飲內停心下,胃中振水有聲,脘腹喜溫喜按,胸脅支滿,背部寒冷,心悸氣短。應予溫脾化飲,苓桂術甘湯主之。
5.水腫
水腫以腰下為甚,按之凹陷不起,小便不利,由於脾陽不足,氣不化水,以致下焦水邪泛濫。治應溫運脾陽,以利水濕,方用實脾飲。
6.鼓脹
單腹脹大,青筋外露,小便不利,或下肢水腫,小便不利,宜溫補脾陽,化氣行水,方用調中健脾丸。

飲食調理

1.山藥菟絲子粥
山藥30克,菟絲子10克,粳米100克。菟絲子搗碎,煎水取汁,山藥研成細末;與粳米共煮粥,粥熟加白糖。一次吃完。本方以菟絲子補腎益精,山藥補脾腎。
2.羊肉羹
煮熟的瘦羊肉八十克,用刀背砍成泥狀,置碗中,注入六十毫升羊肉湯,放少許鮮薑汁、蒜泥、料酒、味素、鹽、澱粉,拌勻後置籠上蒸四十五分鐘,熱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