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不統血

脾不統血,病因病理學術語。指的病理。脾氣虛弱,不能攝血,則血不循經。多見於慢性出血的病證,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見脾氣虛弱的一些症狀。治宜補脾攝血。

基本介紹

  • 別稱:脾不統血
  • 英文名稱:Failure of Spleen to Control Circulating Blood
  • 常見發病部位
  • 常見症狀:脾氣虛弱,不能攝血
疾病介紹,主要症狀,醫書介紹,病理研究,臨床表現,

疾病介紹

脾不統血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的病理。脾氣虛弱,不能攝血,則血不循經。多見於慢性出血的病證,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見脾氣虛弱的一些症狀。治宜補脾攝血。
脾不統血脾不統血
疾病注音 pibutongxue
脾不統血
Failure of Spleen to Control Circulating Blood

主要症狀

脾氣虛弱,不能統攝血液,臨床以各種出血症狀及脾氣虛證候為主要表現的證。常見於便血、衄血、皮下出血、崩漏,以及西醫的貧血、胃十二指腸潰瘍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白血病及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多種出血性疾病。

醫書介紹

脾主統血的生理功能,早在《難經》中就有記載,如“脾主裹血”即指脾氣能裹攝約束血液循行於經脈之中,使其不致逸出脈外而為出血。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 class=link>金匱要略中提出用黃土湯治療脾虛下血。明代張景岳、清代唐容川也都明確指出了脾虛不能攝血,可致下血出血。

病理研究

脾不統血是氣不攝血的病理反映,它不僅與脾主統血直接相關,而且與脾化生氣血的功能也有密切關係因為,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運健旺,則氣血充盈,氣能發揮固攝作用,血液也就能循其常道而不致逸出脈外,所以,脾統血的作用是脾氣化生血液和固攝血液功能的綜合體現。若因脾胃素虛,或脾胃因飲食所傷,或勞倦思慮傷脾,或久病耗傷脾氣,均可使脾氣虛弱,運化失司,氣血生化無源;氣血虛虧,固攝無力,則血逸脈外而致出血。

臨床表現

脾不統血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為脾氣虛則運化無力,氣血虧虛,可見食少,腹脹,便溏,肢體倦怠,少氣懶言,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緩弱。一為多種出血症狀,如便血,尿血,月經過多,崩漏等。便血而屬脾不統血者,以大便下血,血便混雜,或先便後血,血色紫暗,或大便漆黑,兼見脾氣虛症狀;崩漏而屬脾不統血者,表現為暴崩下血,或淋漓不盡,色淡質薄,面色白或虛浮,身體倦怠,四肢不溫,氣短懶言,納呆便溏等。
脾不統血的治療以補氣攝血為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