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旺鎮

脈旺鎮

脈旺鎮隸屬湖北省漢川市,位於北緯30°29’,東徑113°36’,地處江漢平原腹地,漢江中下游,漢川市西南角,距漢川城關31公里,因“地脈旺盛”而得名。全鎮國土面積48.73平方千米,下轄2個社區居委會、16個村委會,總人口4.17萬人(2015)。境內交通便利,黃金水道漢江環擁全境,離武漢80公里,距漢川市城區31公里,水陸運輸四通八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脈旺鎮
  • 外文名稱:Maiwang Town
  • 別名:麥芒鎮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中地區
  • 下轄地區:下轄2個社區居委會、16個村委會
  • 政府駐地:脈北路159號
  • 電話區號:0712
  • 郵政區碼:431604 
  • 地理位置:漢川市西南角
  • 面積:40.34平方公里
  • 人口:4.17萬人(2015)
  • 方言:西南官話—漢川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漢川的三大古鎮之一
  • 機場:武漢天河國際機場
  • 火車站漢川站漢川東站
  • 車牌代碼:鄂K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人口,經濟,農業,工業,商業,服務行業,社會事業,

歷史沿革

脈旺鎮因名,據《沔陽縣誌》記載,明朝隆慶年間(公元1567,'1571年),為避漢水衝擊,於南北兩岸築布堤後,便有脈北脈南區分,脈北西端緊靠牛蹄支河入漢水的出口處,名謂壓頭嘴,年復一年,更加突出,脈南部分原住戶不多,’每日有朝霧籠罩,當地人們迷信地認為是脈氣旺盛之故,起名脈旺嘴,亦傳此地名曰“麥芒嘴”,此名由來,是因古代這裡街面狹長,形如麥芒,因而得名。據傳清代一周姓天官(丞相)漢/(1人,經此吟詩:“細水長流繞秋波,興新引動女嬌娥,十里長街金光閃,柏枝樹上歇桃鶴”。形象地描述了當地景象。脈旺鎮請代曾為沔陽縣治,交通便利,商賈雲集,有“小漢口”之稱,後因縣治遷徙,漢水北移;南街逐而與漢水相背,北街被水衝擊,逐漸縮小等原因,鎮市經濟日漸衰落。
脈旺鎮
1949年解放,1951年劃入漢川縣,縣人民政府置該鎮為縣轄鎮,先後為漢川縣第五區、脈旺區、脈旺鎮公所所在地。1958年公社化時為東風人民公社。1959年恢復脈旺鎮。1975年撤區並社時改為脈旺鎮公社。1979年鎮、社分治,仍為脈旺鎮。1986年,脈旺鎮下轄張台、劉台、陳垸、桃鶴、脈北、脈南、小垸子等7個行政村、1個林場、1個漁場。1987年,撤區並社,原沉湖區撤銷。桃閘、桃花、三台3個村及原沉湖區所轄的橫當(包括劉灘、先鋒、夾街)、東新、西新、又新、直形、馬集、劉口、張灣8個村,劃歸脈旺鎮管轄。至此,脈旺鎮轄18個行政村,分屬馬集管理區、桃花管理區、北街辦事處、南街辦事處四個片區。
脈旺鎮文娛活動脈旺鎮文娛活動
2000年,精簡行政機構,管理區、辦事處機構撤銷,以村為單位直屬脈旺鎮政府管理。2005年,為了便於福星開發區建設,根據漢川市委專題會議紀要[2005]5號檔案精神,橫當、劉灘、先鋒、夾街4個村整體劃歸沉湖鎮管轄。2010年4月,西新洲、東新洲、又新洲3個村劃入沉湖鎮管轄。現轄張台、劉台、陳垸、桃鶴洲、脈南、小垸子、馬集、劉口、直形、張灣、三台、桃花、桃閘13個行政村和脈北社區,94個村(居)民小組,12456戶,總人口39855人,其中,農村人口30261人,勞動力15779人。

行政區劃

下轄1個社區居委會(脈北社區)、13個村委會。

人口

全鎮總人口4.17萬人(2015)。

經濟

脈旺鎮是漢川的三大古鎮之一,也是漢川市歷史上的工業名鎮。上世紀90年代,以鎮辦工業發達而聞名於全省,1992年被評為“楚天明星鄉鎮”,1994年被評為“孝感市經濟十強鄉鎮”。後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經濟一度陷入低谷。經過歷屆黨委政府的接力拚搏和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全鎮工業經濟得到持續較快復甦增長,現已形成金屬製品、紡織服裝、化工塑膠、農副產品加工等四大支柱產業,擁有小太陽兒童、名天服飾、綠時代膠業、凱豐紡織、漢川市宏豐紡織有限公司、安豐米業等9家規上企業。全鎮現有民營工業企業14家,固定資產淨值4000多萬元,其中投資過500萬元企業有3家,已初步形成紡織、化工、鋼管、童車、紙業五大產品系列。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橫當鐵業長廊和桃閘塑業密集區迅速擴展,擁有個體私營企業425家。同時,脈旺鎮也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經濟活躍,商賈雲集,全鎮有32家商業企業,形成了批發、零售、收購、加工四大服務網路,建成了副食、紡織、文化用品、生資、建材等銷售視窗。積極實施小城鎮發展戰略,加快城鄉一體化步伐。
2011年,實現中小企業總產值6.03億元(現價),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4.9億元,農業生產總值26919萬元(現價),地方一般財政收入437.685萬元,全口徑財政收入1108萬元,固定資產投資8460萬元,外貿出口700萬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672元。

農業

全域農業以糧棉油生產為主,兼而畜牧業、漁業和副業,農業生產總值26919萬元(現價)。主要農特產有:油菜籽、芝麻、花生、黃豆、豌豆、西瓜。2011年,全域糧食播種面積1533公頃,總產0.91638萬噸,每公頃單產5970公斤;棉花播種面積758公頃,總產966.5噸;油料播種面積576公頃,總產1100噸;生豬出欄21900頭。農村經濟總收入40739.3萬元;

工業

域內工業以金屬製品、塑膠化工、紡織服裝、農產品加工為主。2011年,全鎮中小企業總產值6.03億元(現價),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9億元。規模企業9個,個體工商戶426戶,從業人員5000餘人。主要工業產品有:童車童床、服飾面料、服飾、塑膠機械與設備、塑膠顆粒、鋼絲彈簧、席夢思床墊、木材用膠粘劑、蜂窩紙製品、滌綸紡紗紡線等。
域內開挖水庫乾、支渠9條,總長31.5千米,埋設管道近900米;共建成電灌站9處,裝機容量522千瓦;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636.6公頃,有效灌溉率達98%。

商業

域內金融網點有3個,2011年末存款餘額3億餘元;郵政儲蓄餘額9200萬元,函件業務3萬餘件。截至2011年底,開通程控電話3400部,寬頻用戶1500戶,有移動、聯通、電信手機18600部,有線電視接入54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達100%。
有網點138個,營業面積28327平方米,商業零售額3197萬元。

服務行業

有酒店、飯店10家,小吃店18家,旅社4家,洗浴池1家,美容美髮13家,洗染1家,照相4家,鐘錶修理2家,家用電器修理8家,小賣部453家。

社會事業

現有中心集鎮1處,小型村級集鎮2個,分別為:脈南、馬集村集鎮。
脈旺中心集鎮是鎮政府所在地,集鎮面積2.5平方公里,總人口1.7萬人,其中非農人口9594人,常住人口1.5萬人,流動人口2000人,城鎮化率42.7%;集鎮有13條街道,分別為:脈北路、荷沙路、桃園路、新村一路、新村二路、高峰路、永紅路、友誼路、文化一路、文化二路、富華路、桃鶴路、環城路。
2010年對集鎮進行了總體規劃,規劃期限:2010—2025年。集鎮性質:鎮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發展規模:城鎮人口達到3.2萬人,城鎮化率達到80%,城鎮面積3.26平方千米。規劃內容為:加快東西發展,形成“一心、四軸、三組團”布局,“一心”,即以鎮政府為中心的政治、經濟、文化、綜合中心區,“四軸,即沿荷沙公路交通發展軸、脈北路綜合發展軸、高峰路商業發展軸、沿漢江大堤綠化景觀發展軸;“三組團”,即南部老鎮區居民組團、新區(西北部、東北部)組團、中部綜合團(商業貿易、行政辦公、多層住宅區)。
集鎮道路長度9.8公里,其中水泥硬化車行道9.8公里,。人行道5600米,總面積44800平方米;下水道18000米;綠化帶5618平方米;1993年,建立了脈旺自來水廠,鋪設自來水管道24000米,日供水4000噸,供水11833戶,供水普及率95%;液化氣站1個;園林綠化1處,面積達10000平方米;安裝街道照明路燈500餘盞;配置垃圾桶56個,21個垃圾池,垃圾處理場1個。
鎮內建有碼頭裝卸碼頭3個,客(貨)運碼頭3個,專用碼頭1個,可停靠200噸以上的貨駁船,年吞吐量達5000萬噸。客運站1個;陸路省道荷沙公路8.5公里,縣道脈沔公路2公里,鎮道90公里,通村公路75公里,可通100%的自然村,村組公路硬化里程75公里,硬化率達100%。橋樑42座。
2009年以來,共投入近600萬元,實施了鎮區主幹道美化綠化、 “五務合一”村級活動場所建設以及花壇、路燈、垃圾池、排水設施配套等工程;投入近800萬元進行了鎮村道路建設。一是實施鎮區環境整治。按照 “綠化、亮化、淨化、美化”的環境整治目標,針對脈旺城鎮基礎設施十分落後的現狀,市、鎮兩級組織資金投入,完成了鎮區道路硬化、下水道配套設施建設、鎮區電網改造、環衛照明等市政設施建設,以及鎮區外環路、漢江乾堤的硬化工程和脈北大道人行道的亮化改造工程。
二是實施荷沙沿線整治。按照城鎮景觀路“綠化、亮化、美化”的設計理念,投入180多萬元,拆除了景觀帶建設範圍內違章建築120多棟,清除雜樹18700棵,建設非機動車道近8公里。共投入近300萬元,修築花壇近200個,綠化20000平方米,硬化公路渠5公里,安裝路燈100餘盞,栽植風景樹1000餘株。
三是實施村莊環境整治。制定了村莊環境整治規劃,先後投入500餘萬元新建通村循環路25公里,通村公路累計達76公里,形成“鎮村相通、村組相連”的循環交通網路;投入60萬元實施“三改一建”,建沼氣池近300口,中型沼氣池2座,改善了農村衛生環境,節約了能源。把張台、小垸子、桃鶴洲、劉口等村列為村莊整治中心示範村,投入50多萬元進行了重點規劃整治,安裝路燈80餘盞,栽風景樹2000株,修簡易排水溝改善鎮村排水設施2000米,建垃圾池50座,硬化通戶路80條。我們抓住張台村被列為全省“百鎮千村”建設和漢川市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的機遇,結合“遷村騰地”建新型小區,累計投入資金300多萬元,完成了張台新村的道路、下水道、綠化、廣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把張台新村建成了配套設施完善,生活環境優美的新型農民社區。張台村先後被授予“孝感市新農村建設先進村”、 “孝感市2008—2009年度市級文明村鎮”、 “湖北省2010—2011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的榮譽。四是建立健全農村保潔機制。依託清潔鄉村中心,實行統分結合,每村落實1-2名保潔員,實行常年保潔。通過綜合整治,極大地改善了農村衛生環境。
先後實施了農村飲水安全、農村危房改造、中國小校舍改造升級、鎮衛生院改擴建和村級衛生室達標全覆蓋、鎮綜合文化站和農家書屋“五項建設工程”;落實了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農業保險“四項保障政策”;開展了全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創建、五家聯調促和諧、農村綜治110“三項強基活動”。通過以上工作,全鎮中國小校舍達到省定標準,農村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98%以上,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鎮衛生院被評為全省二甲醫院,所有村衛生室均達到省級標準,農民看病方便,小病不出村。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按期完成,投入使用。各村均建有村級活動場所、文化活動室、綜合服務社。電話、有線電視通自然村率達100%。全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達2.7萬人,參合率達90%。農村社會保障和救助、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和養老保險等制度逐步完善。一批事關人民民眾切實利益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社會保持了穩定和諧的良好局面。
脈旺鎮脈旺鎮
轄區現有中學2所(漢川市脈旺鎮中心初級中學和漢川市脈旺鎮桃園中學),國小5所(漢川市脈旺鎮馬集國小、漢川市脈旺鎮桃花國小、漢川市脈旺鎮小垸國小、漢川市脈旺鎮南街國小、漢川市脈旺鎮北街國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