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學本草醫方合編

脈學本草醫方合編

《脈學本草醫方合編》是方藥著作。又名《新鐫本草醫方合編》。清·汪(昂)仞庵撰。刊於1694年。系《本草備要》與《醫方集解》的合刊本。乃採集諸家本草簡輯而成,將藥、證、病因加以聯繫。首論藥性總義,次以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獸、鱗介魚蟲及人等八部分類,收載藥物470餘種,每藥概述性味、功用和主治。該書既完備又概要,切合臨床實用。刊於1694年。系《本草備要》與《醫方集解》的合刊本。各見本條。現存數十種清刻本及多種石印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脈學本草醫方合編
  • 作者:方藥
  • 別名:《新鐫本草醫方合編》
  • 類別:谷菜、金石水土、禽獸
保存,新解,

保存

《本草備要》 告訴人們吃哪些中藥來補益五臟,以獲致健康。若平常時多吃一些安養五臟的中藥,則可以提升免疫力,減少疲勞感冒,增進工作效率,並使情緒平穩,身心柔軟。汪氏認為古今本草有數百家之多,內容精詳者,莫如《本草綱目》:“考究淵博,指示周明”,但是它“卷帙浩繁,卒難究殫…··攜取為難,備則備矣,而未能要也。”而《明醫指掌》中的藥性歌,便於“初學之誦習,要則要矣,而未能備也。”再如《本草蒙簽》、《本草經疏》也都是當時學醫者常讀之書,但《本草蒙筌》“文拘對偶,辭太繁,而闕略尚多”。《本草經疏》的藥物“未暇詳地道,明制治,辨真贗,解處偶有傅會,常品時多芟黜。”這些都是美中不足之處。因此,從諸家本草中取適用者400餘味,對每味藥說明其性味、歸經、功用、主治。“而以土產、修治、畏惡附於後,以十劑宣、通、補、瀉冠於前。既著其功,亦明其過。使人開卷瞭然。”並附有藥圖400餘幅,編為4卷。本書既備有常用之藥,又突出這些藥的使用要點,故訂名為《本草備要》。問世之後,頗受初學者之歡迎。 《醫方集解》 該書頗具實用價值,因此刊行後受廣大醫者的歡迎。費伯雄在《醫方論》中介紹:“當時之醫,每以《醫方集解》一書奉為枕秘。”公元1761年吳儀洛以《醫方考》和《醫方集解》為藍本,綜合兩書,撰《成方切用》。公元1865年費伯雄鑒於《醫方集解》的廣為流行,選取《醫方集解》355方,對各方逐一分析評論,撰《醫方論》。1904年南京名醫張秉成稟承汪氏思路,仿《醫方集解》體裁,撰著《成方便讀》。

新解

中醫方藥治病,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古今方論著作,浩如煙海,層出不窮。陝西中醫學院教師楊文潮同志出其《醫方集解新解》示余。其註解闡釋,簡而精當,嚴謹客觀,探究論述,富有新意,且理論與臨床並重,頗具使用價值。
方解,是對方劑組意義、藥物配伍特點等的闡釋,始於金成無已,至清呈蓬勃之勢。汪昂<醫方集解>選錄“諸書所共取,人世所常用”之劑,正方300餘首,附方過之。採集歷代醫家方論名言,對每方主治之病因病機、涉及臟腑經絡、藥性配伍歸經、加減變化及服法等,無不備錄。其學術價值較高,流傳較廣,對後世影響較大。汪氏書中關於方劑歸經學說,雖具有一定臨床指導意義,但後世極少運用。
文潮同志立足中醫根本,博採古今醫學之精華,綜合現代方藥研究最新成果,對汪氏之著作進行科學整理,大膽補註訂正,闡理髮微,鉤沉其旨。尤其是書中補充之方藥現代研究及套用、學術爭鳴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價值,對方劑理論研究亦具較高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