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黃連丸(《太平聖惠方》)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胡黃連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八十八。主治小兒骨熱,煩躁黃瘦,飲食無味。

基本介紹

  • 名稱:胡黃連丸
  •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八十八
  • 組成:胡黃連、人參、柴胡、羚羊角屑、麥門冬、鱉甲、地骨皮、秦艽、黃耆、木香、犀角屑、甘草、葳蕤
  • 主治:小兒骨熱,煩躁黃瘦,飲食無味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

組成

胡黃連一分,人參(去蘆頭)一分,柴胡(去苗)半兩,羚羊角屑一分,麥門冬(去心,焙)半兩,鱉甲(塗醋炙令黃)半兩,地骨皮一分,秦艽(去苗)半兩,黃耆(銼,微炒)一分,木香一分,犀角屑一分,甘草(炙微赤,銼)一分,葳蕤一分。

用法用量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七丸,以溫水下,一日三服。

主治

小兒骨熱,煩躁黃瘦,飲食無味。

附方

名稱:胡黃連丸
組成:胡黃連、黃連(去須)、丁香、蘆薈、五靈脂、乾薑(炮裂)、檳榔(銼)、木香、麝香(研)
用法:上為末,用炊餅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溫米飲下
主治:小兒血痢不止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八
名稱:胡黃連丸
組成:胡黃連、夜明砂、五靈脂、柴胡(去苗)、麝香(研)、鱉甲(去裙讕,醋炙)、人參
用法:上為末,用豬膽汁煮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米飲下,不拘時候
主治:小兒骨熱勞疾,面黃肌瘦,發熱,夜臥有汗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七
名稱:胡黃連丸
組成:胡黃連、蛤蚧(酥炙)、牛黃(研)、犀角屑、天麻、人參、肉豆蔻仁、大黃(研細,炒)、雄黃(研如粉)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空心、午後各一服,溫水下
主治:小兒五疳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三
名稱:胡黃連丸
組成:胡黃連末、白蕪荑仁末、蘆薈(研)、麝香(研)、巴豆(去皮心膜,出油,研)
用法:上合研勻細,煮麵糊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柳枝湯下,不拘時候
主治:小兒疳痢。因哺乳不節,生冷過度,下痢不止,面黃肌瘦,腹脹發熱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