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鐘達

胡鐘達

胡鐘達(1919.11-2000.9),男,漢族,江蘇省寶應縣人,著名歷史學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鐘達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19.11
  • 逝世日期:2000.9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武漢大學
  • 代表作品:胡鐘達史學論文集
  • 性別:男
人物生平,學術成果,

人物生平

1940年秋,入蘇皖聯立臨時政治學院(校址在福建崇安)。1941年秋,轉學入武漢大學(校址在四川樂山),1944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系。1946年秋任蘇州東吳大學文學院講師,1948年春執教於北京大學歷史系,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1958年春調至內蒙古大學,歷任歷史系主任、名譽系主任、教務長、副校長;內蒙古自治區第四屆政協主席、內蒙古自治區第六屆人大常委副主任,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兼任中國世界古代史研究會副理事長、理事長。併兼任中國民主同盟內蒙古主任委員和民盟中央委員。

學術成果

蒙古學
1959年胡鐘達開始研究蒙古古代史,側重於十四-十七世紀的蒙古史。主要論著《呼和浩特舊城〈歸化〉建城年代初探》(《內蒙古大學學報》1959年第1期),《豐州灘上出現了青色的城--阿勒坦汗和三娘子·古豐州經濟的恢復和歸化城的誕生》(《內蒙古大學學報》1960年第1期),《十三世紀蒙古社會性質問題》(《紀念成吉思汗誕生八百周年蒙古史科學討論會集刊》,內蒙古歷史學會編印,呼和浩特,1962年10月),《〈俄國·蒙古·中國〉漢譯本序言》,(《俄國·蒙古·中國》[英]約·弗·巴德利著,吳持哲,吳有剛譯,胡鐘達、陳良壁校,商務印書館,北京,1981年9月)。《明與北宋-蒙古關係之探討》(《內蒙古社會科學》1984年第5期)。
社會經濟形態
“文革”結束以後,胡鐘達對社會經濟形態問題、歷史發展的不平衡性問題和古典時代中國、希臘政治體制的演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尤其是對有關社會經濟形態問題的研究,如《試論亞細亞生產方式簡評五種生產方式說》(《中國史研究》,1981.3);後又修改增補發於《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2),《再評五種生產方式說》(1986.1),《“五種生產方式”問題答客問》等文章,認為過去所說“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以及“東方社會”(“亞細亞生產方式”)都是廣義的封建社會。所謂“奴隸社會”中的奴隸並不多,封建社會中的奴隸也不少,奴隸制與農奴制長期並存,是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的農業社會。把這樣一個社會強行再劃分為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在生產力的發展上缺乏明確的、劃時代的標誌,在生產關係上是“剪不斷、理還亂”,強行劃分,實在是庸人自擾。這一論點提出後,在“五種生產方式”說業已根深蒂固的國內外史學界引起強烈反響。特別是《再評五種生產方式說》一文廣泛引用中外原始材料和國外學術成果,在我國社會形態研究文章中屬罕見。成為我國80年代社會經濟形態研究領域內的代表性學者之一,為“無奴派”五家(黃現璠胡鐘達張廣志沈長雲晁福林)之一。其主要學術成果收於《胡鐘達史學論文集》(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