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崇紳

胡崇紳1923年正月初六出生於老宅,正值家族鼎盛,前來賀喜的人群,排到了老宅大門外。祖父極為喜愛孫兒,稱其為“京娃娃”,還給他取了個乳名“福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崇紳
  • 外文名:huchongsheng
  • 性別:男
人物經歷,捐獻老宅,

人物經歷

在禮州鎮,胡家是望族。胡崇紳的祖父胡煥之,是團練局長,掌握地方武裝,頗有聲望。父親胡懷先,從日本東京高等工業學校留學歸國,專業是工程機械。母親饒應芳,來自北洋軍閥議員家庭。當時的胡家,還辦了織布廠,風光無限。
胡崇紳
胡崇紳1923年正月初六出生於老宅,正值家族鼎盛,前來賀喜的人群,排到了老宅大門外。祖父極為喜愛孫兒,稱其為“京娃娃”,還給他取了個乳名“福昌”。
1935年,胡崇紳12歲,此時的胡家則開始走下坡路,而家道中落也牽連老宅險遭滅頂。
這一年,紅軍長征經過禮州。一名潛伏在隊伍中的特務,獨自闖進了老宅,殺了一隻雞,煮了一鍋麵,還逼問看屋的老人,家中財物在哪裡?半天沒有翻到值錢的東西,特務找來稻草,慾火燒宅子泄憤。就在家中老人苦苦哀求時,兩名紅軍走了進來,制止了特務的惡行。經此一劫,胡崇紳油生感激——這座祖宅是紅軍救下來的。
禍不單行。就在這一年,胡崇紳的父親和三叔被人告發,在禮州被國民黨“別動隊”抓捕。胡崇紳記得很清楚,事發在1935年的冬月28日下午,父親和叔叔被加諸“土豪劣紳、私買槍枝、私通共黨”的罪名,逮捕至西昌殺害。
遭此巨變,母親遂一病不起。這時,家裡又接到訊息:有人要“斬草除根”,孩子可能不安全!母親只能在病中,托人帶信給當時在成都經商的舅舅,要他想辦法,將孩子們安全帶到成都。1936年3月,母親終究是沒有撐住,含淚去世。安葬好了母親後不久,家裡從一個遠房姑母處借了100元當路費,將胡崇紳和二弟送往成都避難。離開老宅,寄人籬下,雖在舅舅家但日子並不好過。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身在成都的胡崇紳時常和同學們一起上街遊行,宣傳抗日。而一份《新華日報》,更讓他開闊了眼界,知道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領導人,也知道了原來八路軍就是當年救下老宅的紅軍。
當年與黨組織結緣,得從一幅抗日漫畫說起。當時,見表兄的抗日漫畫在《星芒報》發表後,他也興致濃厚地畫了一幅名為《反攻》的漫畫投稿,也得以刊發,還得到5毛錢的稿費。胡崇紳後來才知道,《星芒報》是當時共產黨成都地下黨組織的機關報。
1940年5月,在表哥和大哥的介紹下,胡崇紳成為了一名地下黨員。根據組織安排,胡崇紳的主要任務,是在禮州從事地下革命工作。從入黨到解放,9年時間,除了介紹人,胡崇紳沒有向任何人透露過自己的秘密身份,包括當時最親的家人。
1948年5月,當時西昌地下黨領導黃覺庵告訴胡崇紳,有一位同志將到西昌開展工作,兩三天后就到禮州,到時候會去他家,讓他回去準備接待一下。
果然,到了約定的時間,一名戴著眼鏡、穿著藍布長衫、手中拿著一把油紙傘的中年男子,來到了老宅敲門。胡崇紳知道,這是領導安排過來,找他接頭的同志。
而這名中年男子,就是時任中共川康特委副書記的馬識途。這次他是來西昌組織發動起義,同時還要找兩個人,而胡崇紳是馬識途這次工作的“接頭人”。
與馬識途禮州一別後,直到上世紀80年代,胡崇紳去成都,兩人才再次見面。胡崇紳翻出一張照片,在黃覺庵老人90大壽宴席上,他與馬識途兩人並排坐在一起。
因為工作的需要,胡崇紳廣交朋友,利用同鄉、同學的關係,完成組織交付的任務,由於“混得好”,被大家稱為“胡老大”。
胡崇紳的一名“朋友”,姓楊,是一名特務。一天,對方急匆匆找到他,說有人告發他是共產黨,請他出去躲一躲。胡崇紳估計這是圈套,裝作若無其事地說,告發那人與我有仇,你看我這個大少爺,哪裡像共產黨?事後,仍淡定和對方出門逛街,特務的圈套終落空。
1943年上半年,胡崇紳在禮州國小教書。一天,校長匆忙找到他,悄悄說,西康省教育廳得到告密,稱禮州中學有個叫胡崇紳的人,有“奸黨行為”,發文要求嚴查。但胡崇紳在禮州國小,想來是上頭弄錯了單位,但這表明,胡崇紳已被盯上,處於危險中。
好在,當時胡崇紳的堂叔父在當地政府任職,得知此事,他被叔父叫去罵了一頓。不過,叔父也替他打了掩護,讓他今後注意點,並向上級匯報:查無此人。一場危機,才這樣被掩蓋過去。
1949年之後,胡崇紳先後到德昌、西昌工作,沒有再回禮州,也再也沒有回老宅居住。
胡崇紳
1949年10月,中共西昌臨時縣委會成立,臨近的德昌縣還未解放,胡崇紳再次被派到德昌,進行策反的秘密工作。
胡崇紳去德昌,以“結婚”為掩護。不想,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卻也收穫了愛情。妻子李宗妤當時是德昌名門望族家的大家閨秀。當時,李宗妤還並不知道,眼前的未婚夫是共產黨員,還勸他:“你不要天天跟著那些土司混,他們沒有一個是好人。” 後經親人“泄密”,她才得知胡崇紳是在做策反工作。有意思的是,1950年1月,李宗妤也入了黨,而胡崇紳正是她的入黨介紹人。
1950年3月26日,德昌解放,夫妻倆將這一天,定為他們的結婚紀念日。

捐獻老宅

2016年,將家中建於清代的老宅子無償捐給政府。老宅子700平方米,價值百萬元以上。胡崇紳捐出的老宅,位於西昌市禮州鎮益民南街25號,為兩大院、三進深的四合院。主體建築建於清代,後來在民國初年,又補建了其中一部分。一條走廊進去,是寬敞的院子,正中央是天井,四周分別為廂房。天井正對“怡心園”的泛黃牌匾。走進“怡心園”,豁然開朗,這裡是主廳。穿過主廳天井,最裡面是一棟三層木樓,古香古色,駝峰、雀替等木雕異常精美。
胡崇紳
1949年之後,胡崇紳先後到德昌、西昌工作,沒有再回禮州,也再也沒有回老宅居住。起初,宅子就交給了織布社,後來,又轉交給供銷社使用。上世紀80年代,供銷社搬走後,又無償提供給禮州鎮老年協會,作為當地老人的一個喝茶、打牌的活動場所。當時,還有劇組在裡面拍過電視劇。直到近幾年,老宅才人去樓空,寂寞空蕩。胡崇紳雖住在西昌,但有空,也不時回到老宅看看,坐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