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娜事件

胡娜事件

胡娜事件發生於1982年7月,中國派出了由包括胡娜在內的4名運動員、1名領隊和一名教練組成的中國女子網球隊,赴美國參加聯合會杯大賽。在第二輪比賽開始前,運動員胡娜突然離隊失蹤。一年後,她向美國當局申請政治避難並獲準,從而引發了中美之間的一場小規模的外交風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娜事件
  • 發生於:1982年7月
  • 引發:中美之間
  • 事件:運動員胡娜突然離隊失蹤
事件背景,起因,個人經歷,事後願望,結果,

事件背景

1979年,中國恢復了在國際奧委會中的席位,中國體育的各個項目也恢復了單項職業比賽。1981年,中國第一次參加在日本東京舉行、有32 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聯合會杯(它與戴維斯杯大賽並列,一個是女子團體賽,一個是男子團體賽,都是每年舉辦的,檢閱各國網球實力的,規模最大的比賽),進了前16名。就在部分胡娜球迷期待在1982年的聯合會杯有所突破時,“胡娜事件”發生了。

起因

當時,本來是楊明訓一直出任女隊出國任務的領隊,但在1982年組建女子網球隊時,臨時調派了外交部國際司歐美處處長金恕擔綱領隊,教練則由1974、1978年兩屆亞運會女隊的主教練沈建球出任,帶著由余麗橋王萍李心意、胡娜4人組成的中國女子網球隊參加7月在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舉行的聯合會杯比賽。第一輪打日本,中國贏了,第二輪和德國相遇,臨到比賽前,胡娜突然不見了。“比賽前一天晚上,我和她聊天,一點都看不出有什麼反常,結果比賽時找不到人了。”楊明訓說,本來這次女隊實力很強,因為胡娜事件,隊里人心惶惶,隊員也沒心思打球,最後稀里糊塗輸給了德國。
胡娜事件
在楊明訓看來,如果胡娜就此留在美國,從此銷聲匿跡,也不至於惹出後面的風波。然而,“她沒有身份,沒法打比賽”,於是一年後,胡娜向美國政府申請“政治避難”獲準,事態因此而進一步擴大。
1983年4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就此照會美國駐華使館提出抗議,4月7日,全國“體總”認為美國政府此舉破壞了中美正常交流的氣氛,決定停止中美1983年的雙邊體育交往。
作為和胡娜同一時期的男子網球運動員,傅眾與胡娜接觸不多,但有限的接觸也足以給傅眾留下這樣的感覺:“像我們,能拿個全國冠軍就挺知足了。她不甘心,不滿足現狀,特想去國外打球。”

個人經歷

與眾多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網球運動員不同的是,來自四川省的胡娜出生於國內唯一一個網球世家。胡娜的外祖父溫嶺16歲赴上海求學,在1926年慰勞北伐將士運動大會上獲網球錦標賽男子雙打冠軍,當時在上海市江南女子學校就讀的外祖母楊渝君也是學校籃球隊主力。1950年到1965年,溫嶺先後在大陸西南軍政委員會交際處與重慶市政府人事局從事文體工作,主要教授西南軍政委員會領導中喜好打網球的一批人。在這一階段,胡娜的舅舅、姨媽也進入專業網球隊。1965年,四川省網球隊成立,當時特別指明從重慶將溫嶺調任省隊教練,1972年溫嶺退休。胡娜的弟弟、表弟、表妹在她之後相繼進入網球學校學習,其中4人成為四川省網球隊專業球員。
胡娜事件
“組織上挺培養她的。那時比賽少,一年也就五六次比賽,但無論是青少年賽還是成年組比賽都帶著她。她還是四川省青年突擊手,國家還給她漲了工資,基本上能給的全給了。”胡娜出走的原因一時成謎。

事後願望

2003年7月,《參考訊息》記者在台灣採訪到了胡娜,此時她已經定居台灣,是衛視中文台聘請的四大網球公開賽解說和評論員,同時在台北新店開辦了“胡娜網球俱樂部”,任董事長。重提當年“事件”時,胡娜沒有迴避。談及“事件”起因,她認為主要是自己太想成為職業網球選手,“1979年,自從我在英國溫布爾登中央球場觀看了著名選手埃弗特的比賽後,我就有了一個強烈夢想,就是一定要站在中央球場代表中國比賽”。

結果

然而,在她相繼獲得全國所有冠軍,亞洲冠軍,以及世界青少年比賽冠軍後,苦於無法再提高。雖然國外有優秀教練提出免費為中國訓練胡娜,但不被認同;而當時中國選手很少參加國際比賽,更不可能參加排位賽,進入職業比賽,成為真正職業網球選手的夢想變得很遙遠。於是,傳出因為有台灣省方面介入的說法,使得結果不同於一般的非法滯留。
“我那時實在是太年輕,太單純,也太不成熟。”她說。她沒有想到並感慨的是,此後不久,中國越來越開放,優秀運動員參加國際比賽,甚至赴國外受訓的越來越多,原來與她搭檔雙打的李心意不久也去美國接受訓練。傅眾也有同樣的感喟:“她哪怕晚走半年,就能趕上國家送運動員出國訓練比賽了。”
對於胡娜當年的出走,眾說紛紜,即使到今天,沈建球仍說:“她那時太年輕,又熱愛網球,她是受騙上當的,怪不得她”。但當今主流的媒體就沒那么含蓄了,說胡娜是“受到身邊幾個台獨分子的蠱惑”,直指台獨分子是幕後黑手。
對此,胡娜並不承認。其實,出走後不久,胡娜曾應邀到台灣省,當時媒體大肆炒作,把胡娜當成“投奔自由”的“反共義士”。當年胡娜基於為客之道,並沒多說,但如今再度提起,她溫溫地說:“我又沒拿台灣省一毛錢,怎么可以這么說我?”
胡娜胡娜
自小生活獨立、經常拎著行囊搭火車四處比賽的胡娜,至今對當年選擇並不後悔。她說,一個運動員的運動生命有限,她太想打職業網球了,這完全是自己的選擇,當年她自信可以在世界職網打出一番天地。出走美國之前的胡娜,二十歲不到,已經打遍大陸無敵手,獲得全大陸所有重要比賽的冠軍、亞洲冠軍、世界青少年比賽冠軍,但卻苦於無法繼續提高。胡娜一直想參加職業比賽,但當時的中國體育當局並不批准,迫使她不得不採取非常辦法。
但出走之後的路途並不順遂,先是身分問題沒有解決只能等待,於是一年後申請政治避難獲取國外正式身份,引起中美兩國不小的外交風波,並使得當時的教練和隊友受到嚴重處分,至今生活困難。
留在美國的胡娜,一直受傷病困擾,嚴重影響到訓練和比賽,“職業”夢十分艱難曲折。她真正開始打職業賽並擁有世界排名是留在美國3年之後。 1985年,23歲的胡娜參加了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美國網球公開賽,並且在溫網賽上闖入了第三輪,其職業生涯最好排名進入了世界前50位。
“當我站在溫布爾登中央球場比賽時,心裡很激動。因為畢竟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胡娜說,更令她難忘和感動的是,在溫網雜亂的現場,她聽到有人用漢語向她大喊:“胡娜,加油!”“聽到這聲音,我的眼淚差點掉下來。”1992年,胡娜因傷告別球場,那一年,她29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